•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小池的拼音解释

    1. 杨万里 小池 拼音

    宋·杨万里《小池》

    yáng wàn lǐ《xiǎo chí》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一、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二、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2、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4、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扩展资料

    《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的杨万里的一首七言诗,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万里

    2. 《小池》这首诗的解释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句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3. 《小池》这首诗的解释

    作者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原文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今译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4. 古诗小池的意思

    古诗词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词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古诗词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5. 急求唐诗 悯农(二) 忆江南 江南 寻隐者不遇 小池 古诗原文 和拼音

    悯农(其二)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