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的美感梅祖麟

    1. 以"唐诗之美"为话题,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务

    唐诗之美

    唐诗造就了中国人最初的美感。

    唐诗的美是一种凝练,

    用最少的字说最多的意思,

    如繁花千朵缀满一枝。

    字多即淡,语繁则乱,

    大美山水只着一墨,

    看似美在字,实则美在心。

    唐诗言简意达的灵性,

    即便隔着1300年的时光烟尘,

    那些五言七言的句子穿空而来,

    依然有浅香漫出纸面溢于唇边。

    唐诗的美是含蓄的,

    如薄云遮月、烟笼寒沙,

    朦胧中有意蕴,平常处见非凡,

    好像每一处文字都能显现一处光影,

    看着不禁悲伤起来、寂寞起来、叹息起来、惆怅起来。

    写诗的人与看诗的人隔着遥遥时空在一个微妙的节点契合了,

    仿佛初秋的子夜你走着走着一抬头,

    居然与李太白邀饮的明月相视一笑。

    诗歌、诗歌,唐诗如歌,

    每一句抑扬顿挫起伏里,

    都跳跃着韵律。也正因如此,

    唐诗使得光阴亦是可以驻足倾听。

    寒山寺的钟声、白帝城的猿鸣、

    玉关里的捣衣声、石上流的清泉

    ……短小的字句潜藏着天地万物的景象。

    时光里触手可及的凉意,

    藉着唐诗一字一句走入心底。

    唐诗美如酒,每一次品都有不同的境界和味感。

    儿时背唐诗,感觉十分拗口,重字不重意;

    青年时读唐诗,偶尔契合心情,常常略有所思;

    工作后品唐诗,如置身景画,美在不言中。

    唯是唐诗可以如花如月如歌如诵,

    素纸上墨花点点散开,

    浸染了数朝数代的锦绣山河,

    美如溪水流过无数人的心房。

    唐诗就是一段岁月,

    亘古地停留着时光中,倚文字、扶光影,

    在生命中流转不息。唐诗的美是大美,

    大美总是无形。我的单薄文字只能抒我的胸臆,

    不能也不敢言尽。不过是倾听千年之前的声音,

    让自己在唐诗中和古人来一次心灵的共鸣,

    穿宋元明清,梦回大唐。(编辑:张东杰 来源:哈工大报)

    2. 曾志南的绝句赏析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3. 《萧葭》古诗

    蒹葭

    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蒹葭》是十五风中的一篇,可谓“风”类诗的代表,读它《诗经》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可见一斑。

    4. 古诗绝句宋志南

    绝句e79fa5e9819331333361326238

    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5. 比较论述《古诗十九首》和曹植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简要叙述)

    从艺术风格方面:

    古诗十九首奠定的感伤情调“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像建安诗人直接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风格,以慷慨悲凉为美,曹植诗也深受其影响,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诗十九首追求自然美的艺术风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谢灵运的山水诗最具“清新自然”之美感,受到很多推许,他还继承了古诗十九首师法自然的诗歌传统。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词采华茂"和"体被文质"是其诗歌创作的鲜明风格,"词采华茂"既指其诗歌创作用词华丽、讲究文采,语言整饰、凝炼生动,又指其文学表现手法的丰富性、优美性等。它体现了曹植诗学思想的文质观,即情文并茂、文质兼顾,内容和形式并重。曹植诗歌艺术风格的高度及其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地开启了六朝诗歌乃至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从创作方法方面比较:

    《古诗十九首》为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创作出了一种雅俗相间的文人五言新诗体。这一抒情诗的艺术典范为魏晋六朝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诗歌由“言志”向“缘情”的方向发展的开端,由叙事向抒情方向转变的伊始。《古诗十九首》尽情地毫不掩饰地抒写个人情怀,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描写领域。”

    曹植代表了整个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和最高成就,他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以曹丕称帝为界。前期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主要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前期代表作有《白马篇》等,后期代表作有《七哀诗》《赠白马王彪》等。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

    6. 对首唐诗从美学方面进行赏析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佛之鱼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了“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因此,按照禅宗“顿悟成佛”、“彻悟即佛”的说法,称王维为“诗中之佛”当是不过分的。

    在王维生活的盛唐时代,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当时,不仅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华严与禅宗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王维与禅宗的关系当然最为密切,据其所撰的《请施庄为寺表》说,他的母亲“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据考证,这位大照禅师就是神秀的嫡传高足弟子,北宗禅七祖普寂。

    开元十七年,未满三十的诗人正式拜在道光禅师门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这位道光禅师也是一位北宗中人。

    开元二十八年,王维在知南选的途中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临湍驿,这次会见,对王维影响极大,据《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记载:“于时王侍御(指王维)问和尚言:若为修道得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侍御惊愕云:大奇。

    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乃为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

    寇太守云:此二大德(指神会与北宗禅僧惠澄)见解并不同。王侍御问和尚,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为澄禅师要先修定以后,定后发慧,即知不然。

    今正共侍御语时,即定慧俱等。……王侍御问:作没时是定慧等?和尚答:言定者,体不可得。

    所言慧者,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有恒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学。”由于倾心服膺于南宗禅法,王维又应神会之请为禅宗南宗六祖慧能撰写了《六祖能禅师碑铭》,使之成为研究慧能生平最原始的材料,而王维本人也成了唐代著名诗人中,“第一个出来吹捧南宗学说的人”。

    [2] 由于追求“湛然常寂”的境界,王维在诗中一再宣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在孤独与寂寞中,他宁心静性地观照物象,了知诸法性空的般若实相,走进自己最热爱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获得与天地、宇宙最亲密和谐的接触。

    就在这种禅境之中,宗教体验竟与审美体验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诞生了许多既富有哲理深意而又无比优美的艺术意境。 作为宗教实践、宗教体验而言,王维的“以寂为乐”、“知悟胜事”,是与禅观修习法门联系在一起的。

    全部佛学即包括戒、定、慧三学,修持者必须三学齐修,缺一不可。其中定学一门,多强调止观双修,即在修定之时,必须辅之以观想,方可达到目的。

    早期传入中国的安世高禅学倡导的多半是小乘禅观,主要在于观空、观苦、观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具体有修“不净观”、“数息观”等法门,如不净观想象众生身体各处的秽污不洁;数息观则闭目凝神,端坐不动,心如止水,默数自己的呼吸出入;还有修“四念处”禅观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禅观,由于有导致修行者悲观厌世,停息一切心识活动的倾向,所以被大乘禅学斥之为“沉空守寂”,非是至道。

    与小乘禅学不同,大乘禅观强调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真空妙有,实为不二。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便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中国佛学主要是沿着印度大乘一派发展的,所以在禅观方面也不主张一心唯作苦空观想,而是真有两边,双遮双照。

    如天台宗提出的“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三论宗提出的“八不中道” 《旧唐书·王维传》曾提到王维“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王维在自己的诗中也多次写到“闲居净坐”的乐趣。

    如: 竹径从初地,蓬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登辨觉寺》)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秋夜独坐》)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蹊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过感化寺》)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书事》) 从上述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闲居净坐”一般都带有禅定禅观的目的,但在“净坐”之时,又并非枯寂息念,而是耳有所闻、眼有所见、心有所感、思有所悟的。当然,在更多的时候,王维的禅观修习并非采取净坐的方式,而是如南宗禅师们常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永嘉玄觉《证道歌》)采取的是一种“山林优游禅”的修习方式,就在这种“境静林间独自游”(同上)的生活中,诗人既获得了“心法双忘性即真”(同上)的证语,也获得了无人干扰、心清境静的静美享受,一首首意境优美、含蕴深邃的山水诗也就在这种宗教体验与。

    唐诗的美感梅祖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