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马意象研究
1. 马在古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2. 马的意象是什么
与“马”有关的诗词名句 马,高大伟岸、矫健壮美、鬃发飘逸,引颈一嘶,倾倒多少文人墨客。
自古以来,历代画师便爱以马为素材,以表现其不同形态为乐事。 中国人对马可谓情有独钟,往往将自身境遇与马对偶类比,如:“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走回头路”。
更有许多诗词曲句与马有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 王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王昌龄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龚自珍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王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岑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孟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 陶潜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 辛弃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李白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杜甫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后出塞》杜甫 咏马 杨师道 玉鞍金络过丹墀,骨相峥嵘毛亦奇。 世上殊多千里马,老肥御苑未曾驰。
羸疲岂任盐车重,伯乐见之不胜嗟。 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
李贺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李贺 武帝爱神仙, 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 不解上青天。
《天马歌》 汉武帝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稼轩词中的马意象.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lynxyxb-shkx/lynx2003/0304/030413.htm 《庄子》中的“马”的意象 /more.asp?id=23567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在古代,马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作战的重要工具,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关于马,也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
如伯乐相马,曹操赠马,楚霸王乌江舍生渡马等等。而在古代诗文中,马更是一个极其醒目、内蕴极其丰富的意象,其地位和作用是令人瞩目的。
一、现实生活的反映。 古代称大国为“万乘之国”,因此车和马就成了国家力量的象征。
如《诗经•鲁颂》的一篇《駉》就歌颂鲁僖公养马众多,国力强盛。“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
3. 请问马的意象是
画 马 临清崔生,家窭贫,围垣不修。
每晨起,辄见一马卧露草间,黑 质白章,惟尾毛不整,似火燎断者,逐去,夜又复来,不知其所自至。 崔有善友,官于晋,欲往就之,苦无健步,遂捉马施勒乘之而去, 嘱家人曰:“倘有寻马者,当如晋以告。
”既就途,马骛驶,瞬息百里。 夜不甚啖刍豆,意其病。
次日,紧衔不令驰,而马蹄嘶喷沫,健怒如 昨,复纵之,午已达晋。时骑入市廛,观者无不称叹。
晋王闻之,以 重直购之,崔恐为失者所寻,以故不敢售。居半年,家中无耗,遂以 八百金货于晋邸,乃自市健骡以归。
后王以急务,遣校尉骑赴临 清。马逸,追至崔之东邻,入门,不可复见。
索诸主人,主人曾姓, 实莫之睹,及入其堂,见壁间挂子昂画马一帧,内一匹毛色浑似,尾 处为香炷所烧,始悟马,画妖也。校尉难复王命,因讼曾,时崔得马 资,居积盈万,自愿以其直贷曾,付校尉而去。
曾甚德之,而不知其 即当年之售主也。提问者: suvcuv12345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山东临清有个姓崔的书生,家境很贫穷,连围墙破损也无力修补。
崔生每天早晨起来,常见一匹马躺在附近的野草里,那马黑毛白花,只是尾毛不整齐像被火烧断了。 崔生将它赶跑,但到夜间它又来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崔生有个好朋友在山西,想去拜访他,但两地相距遥远,自己又没养马,于是,他想到了这匹无主的马。将它套住牵回家后,配上马鞍辔头。
临走的时候,他嘱咐家人说:“假如有来找马的,就把我去山西的情况如实告诉他。 ”上路以后,马飞快地跑,一眨眼就跑了上百里路。
夜晚也不怎么吃饲料,崔生怀疑它累病了。第二天就勒紧马缰不让它跑得太快,但马又嘶叫又喷沫,崔生只好松开马缰,任它飞驰。
到中午时就赶到太原。崔生骑马在太原的大街上行走,旁观的无不叹赏称赞。
晋王听说后,愿出高价买它。 崔生恐怕丢马的人会来找寻,不敢出售。
过了半年,一直没有听说寻马的消息,便以八百两银子的高价把马卖给了晋王府,自己另外买了头雄健的骡子骑回家来。后来,晋王有紧急要事,派一员校尉骑着那匹马到外地出差。
但那马没走多远,就独自跑掉了,校尉一直追到了崔生邻居家门口,眼见马进门后便不见踪影。 校尉就向主人索取。
主人姓曾,他实在没有看到马的踪影。校尉不信,走进曾的房间,只看到他家墙上挂了一幅赵子昂画的马,其中一匹马的毛色与崔生卖的那匹马的毛色完全一样,尾巴部分被香火烧坏了一点,才知道这匹马是个画妖。
校尉因无法向晋王交差,准备到衙门去告曾某。 这时崔生用卖马的本钱,做生意已经积累过万。
他自愿代曾某将八百两银子交付校尉。曾某很感激他的恩德,却不知道崔生就是当年把马卖给晋王的人。
“泥马渡康王”是民间传说,故事的变体很多,戏剧中也有表现,甚至象棋残局也有这个名称。 《说岳全传》中有这方面的描写。
第二十回 金营神鸟引真主 夹江泥马渡康王 古风: 胡马南来表宋作,楼台歌舞春光暮。玉人已去酒后空,西曲当年随帝辂。
谁想奢华变作悲,龙争虎斗交相持。京城鼙鼓旌旗急,囗风逐人将士离。
亲皇后妃俱遭谴,义士忠臣无计转。黄云白草蔽胡尘,促去銮舆关塞远。
致令天下勤王心,临歧还觉嗟怨深。欲挽干戈回日月,中原奚忍见倾沉。
金陵气运留英主,竟产英雄获相遇。夹江夜走有神驹,神驹英主今何处?崔君庙畔树苍苍,行人经过几斜阳。
中兴事业浑如梦,尽村渔歌在沧浪。 话说当时众平章喝住崔孝要杀。
崔孝大叫道:“老汉无罪!”平章道:“我念你医马有功,通情放了你进去,为何直到此时才回?倘或狼主晓得,岂不连累我们?”崔孝道:“里边陷阱甚多,没处寻觅。况且老汉有了些年纪,行走不动,故此耽搁久了。
望平章原情饶罪!”平章道:“也罢,念你旧情分上,姑恕你一次,下次再不许到此处来。”崔孝连连说:“不来!不来!”飞跑的奔回。
每日里,仍往各营头去看马,留心打听康王消息,不提。 且说兀术过了新春,到了二月半边,仍起五十万人马,并各国番兵,诸位殿下,一同随征,杀奔南朝。
这就是金兀术二进中原。一路上,但见那些番兵威风杀气,分明是:丰都失了城门锁,放出一班恶鬼来。
行到四月中旬,方进了潞安州城门。你道这次为何来迟?只因在路上打了几次围场,故此迟延了日子。
兀术把陆节度尽忠之事,与众殿下细说了一番,众殿下莫不赞叹。 不一日,又至两狼关。
又把雷震三山口、炮炸两狼关的事也说一遍。众殿下俱道:“此乃我主洪福齐天所致。”
迤逦到了河间府,兀术传令:“不许入城骚扰百姓,有负张叔夜投顺之心。”又一日,到了黄河,已是六月中旬了,天气炎热。
兀术传令:“仍旧沿河一带安下了营盘,待等天气稍凉,然后渡河。 ” 倏忽之间,又到了七月十五日。
兀术先已传令,搭起一座芦篷,宰了多少猪羊鱼鸭之类,望北祀祖。把祭礼摆得端正,众王爷早已齐集伺候。
只见兀术坐了火龙驹,后边跟着一个王子,穿着大红回龙夹纱战袍,金较带勒腰,左挂弓,右插箭,挂口腰刀,坐下红缨马,头戴束发紫金冠,两根雉鸡尾左右分开。 那崔孝也跟在后头来看,打听得就是康王。
那康王正走之间,坐下马忽然打了个。
4. 诗歌鉴赏方法以及意象的研究
★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和典故 冰 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对月思亲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蝉 :以蝉喻品行高洁。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南浦 :水边的送别之所。
长亭 :陆上的送别之所。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有飘零之意。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子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司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
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连理枝 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战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没拉住,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
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后来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青梅竹马 :用来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逐鹿 :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三尺 :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
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彭祖 :传说中长寿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
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
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
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后来称女。
5.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总结
《月下独酌》诗中把明月作为抒情意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抒发了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的寂寞孤独之情。
李白爱饮酒作诗。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拟人化,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手中一壶酒,只能是“独酌无相亲”,于是他举杯,邀约自己毕生最喜欢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于是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起来了。
可是明月毕竟只是天边的皎洁一片,它不能解善饮的诗人之意,而影子也不过是随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时,渐入醉乡的诗人酒兴发起,于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静聆佳音;地下静默的影子也转动着仿佛与诗人共舞。醒时月影交欢,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与诗人一往情深,于是又深情地许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题目是《月下独酌》,而李白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孤独而又不孤独的场面,表面看来,诗人真的能够自得其乐,而背景则是无限的凄凉。诗的整篇,都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孤独感成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寂寞高手。
6. 古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是什么呢
梧桐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梧桐的出现多是伴随着诗人或者作者的深情感怀,因此梧桐意象常常代表着作者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则主要有下面的这几种,分别是高洁品格、忠贞爱情、凄凉冷寂、离愁别绪。
高洁的品格常常是古代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古代诗人、文学家在看到梧桐高大、傲立于秋风苦雨之中的时候,难免会心生仰慕,希望自己能够像梧桐一样,傲然面对人生的凄风苦雨,显示出作者自己的高洁品格。另一方面,梧桐与凤凰为友,可见其品格高尚,以德为邻,显示出高尚品格的美好。
梧桐的意象还表现为对忠贞爱情的赞美。传说梧桐指的是两种树木,其中梧指的是雄树,桐指的是雌树,梧桐总是生长在一起,同气连枝、同生共死。
因此,梧桐树在诗人的笔下常常是忠贞爱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