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汉语接近唐诗

    1. 其实以古汉语来说,粤语的发音更接近古人说 来自没

    在某些方面粤语比普通话更接近中古汉语,入声调有阴阳上去而且还分阴阳,特别是入声,有ptk韵尾等。

    但在另一些方面粤语不如普通话接近古汉语,比如普通话区分精照而粤语不分,而且粤语中有一些百越底层词。

    说粤语比普通话更接近中古汉语有一些道理,但说粤语的发音最接近古人说法是明显错误的。晋语和六南(粤语、吴语、赣语、湘语、客家语、闽南语、闽中语、邵将语、闽北语、闽东语、莆仙语、邵将语、琼雷话、瓦乡话、徽语、广西平话、各种土话)大都有入声,并不是只有粤语有。而且吴语、老湘语还有中古汉语中的浊音,而粤语并没有。

    要溯源的话,明明嘉荣语更像上古汉语的说。

    (本回答遵守CC-BY-SA 3.0和GFDL协议)

    2. 粤语发音接近古汉语

    这应该是人民大学学术误导的错误产物 要有关联也是越语(吴越之地的语言,这是东晋后期衣冠南渡带来的中原语言和吴越方言的混合结果,不是岭南地区的粤语)开玩笑般,但要命的是中国的学术氛围造就这种荒唐事可以一言堂了。

    毕竟拿着学术研究的经费不整点哗众取宠的怎么交代,这种东西的佐证基本都是很苍白而且自我意淫部分极其重, 根据平仄来反推很片面,而且粤语音调远不止四声,看看唐代流传出去的韩日唐音和吴音发音的明确佐证,哪怕南北朝时期的衣冠南渡,怎么着都不至于沦落到粤语,粤语只不过是在与语言组织和上保留了古汉语多点而已,岭南荒芜之地,村落间联系不便才得以不被异化而保留,怎么会轻易被更改。另外作为北宋官话活化石的杭州话,是明显区别于江浙地区吴越小片的方言就是在吴越方言基础上有很多河南话的影子,可见唐宋时期的官话怎么着都和现代中原官话联系颇深的,不可能意淫成粤语。

    最简单的古代那么多大姓家族,比如孔子的后人,历来被封为衍圣公,这家的是正儿八经从古代传过来的,可有一人讲岭南口音的话么?不都是山东口音的齐鲁官话嘛。所以古汉语听着像粤语之类的事情听过也就呵呵算了。

    3. 唐代人说话和粤语有点像吗

    中古汉语听起来像粤语吗?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具备文字之美,也具备音韵之美。只是唐代的诗人们早已不在人世,也没有录音设备,唐诗到底该怎么读,从何考证?

    近日,网络上流传起《唐诗三百首》的中古汉语配音朗诵版,部分听过配音的网友们表示:“怎么唐代人说话有点像粤语?”很难想象,大唐长安的诗人们朗诵诗歌,发音并不像现在的陕西话,而是像粤语?

    这部在网络上颇受关注的《唐诗三百首》中古汉语朗诵版,由电子书出版机构字节社推出,收纳进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千古名作。记者还看到,杜甫的《望岳》一诗,被逐字配上了音标,这些音标都有别于传统的汉语拼音。

    作者严实自称是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他向记者介绍,该版本的《唐诗三百首》,根据对韵书《切韵》的考据,构拟了一种中古汉语(注:中古,即三国至宋朝时期),进行朗诵。他表示,书中的整个音系,还有每一个音,都是有考证的,且参考了很多音韵学者上百年的成果。因此该书“虽不算学术著作,或类似于科普” 。

    据介绍,在隋文帝年间由陆法言主编的《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古韵书,此前的语音已无法系统考证,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士族所使用的语言。之后各朝各代虽然口语发音有变化,但韵书依旧遵循《切韵》系统编修。大多数汉语方言以及域外方音——除闽语外——的发音基本都是切韵音系的继承,例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的汉字发音等。

    而北师大语言学教授王宁则告诉记者,根据某些韵书,对古代语音进行构拟,在学界很常见,但是多为对音韵的体系和关系进行的构拟,而根据一些方言和范文,对发音进行准确构拟还原,“比如对唐代人说话的声音的还原”,则较难实现,她表示:“这种构拟是难以证伪也难以证实的。”

    为什么《唐诗三百首》中古汉语版读起来像粤语?这个问题是很多好奇的网友关心的。

    在古汉语界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粤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征(例如保留大量入声字)。但是,严实表示,不能因此认定用粤语读唐诗才是正宗发音,也不能认定以北方方言为本的普通话则是“不文”的外族语(“胡人话”)。他在《中古汉语语音教程》的序里说,如果读者觉得他的读音听起来像广东话,是因为如今的普通话乃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人们比较熟悉北方话。

    针对粤语是否能代表中古汉语的问题,王宁认为,语言的演变非常复杂,方言都是由古音分化而来,都保留了一定的古音和古代词汇。“在吴语区、赣南语系、山西方言中,也都保留了很多古代语音中的入声字”,但是,没有哪种现代方言会和一千多年前的汉语完全一样,方言的演变,除了时间的影响,还有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同化,因此,“你也很难说哪一时期的哪一种方言更接近中古汉语,比如唐朝话。”

    网友众议

    @忘机子_有父策风陆孙氏:中古读音应该不能完全复原的,这个系统还是构拟的吧?

    @晓风_机器学习:好悲剧,除了最后一句“一览众山小”,其余的完全没听懂;敢情古汉语和当代汉语发音区别这么大!

    @无所短长:这是很无聊的噱头。古音作为专门的研究以及在特定的专业范围内使用是有价值的,但播及民众极其没有必要。好比木乃伊摆放在博物馆有展示价值,对考古学家有研究意义,但放到大众家里当摆设就恐怖了。

    @yuanshan伟岭:《望岳》之神曲。

    @寒潭侠隐:这怎么看着都像是闽南话啊。

    @Captain在云端:虽然不习惯,但是粤语是留存古汉语发音较多的方言,听同学用粤语念过《鹅鹅鹅》,非常美。

    4. 古汉语(雅言)已不存在了,但我个人认为,粤语、客家话,是接近于

    是有这种情况,好多方言其实就是古汉语,特别是陕西的关中方言。

    唐诗好多用普通话读起来根本就不押韵,而用关中方言就很流畅,因为那时候唐诗很多就是用关中方言写的。关中方言中很多古语都保留了下来。

    如“嫽”字谈“嫽”,关中一带,称道啥好,常说“嫽”,“嫽得太”。嫽是古字,最早甲骨文就有嫽,后引用为美好、畅快。

    说女孩美貌、聪明,加女字旁。说火光大加火字旁。

    “嫽”状人美是很早的,《诗经·阵风、月出》: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后来这意有了转化,就是“美好”的意思。

    西汉时杨雄写的《方言》说嫽,就是好。中国青海一带也把好叫嫽,可见说“嫽”的不限于陕西。

    今天的山东、江苏一些地区当时也这样说。还有白雨这个方言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其实就是大暴雨的意思。

    5. 客家话和中原方言哪个更接近古汉语的发音

    客家话与古汉语的关系

    一般认为,客家话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一般认为,客家话和中古汉语之间的乘袭关系较为明显。用客家话朗诵中古汉语的作品,如唐诗、宋词,韵律方面的吻合程度比普通话要高得多。

    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历史上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中国北方迁移到中国南方的。他们的祖先是从现在的河南省和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从那时开始这些地区的语言开始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官话方言)。而现在客家话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包括同样也能在其他南方方言中找到的字尾辅音-p -t -k,却在一些北方官话中消失了。 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家话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例如,在客家话、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享词汇。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话主要特点是:

    语音上: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如,“别,步,抱”多读作[p'],“地,大,弟”读作[ t'-],“在,字,坐”读作[ ts'-],“旧,舅”读为[ k'-]。古非敷奉声母部分字今读作,而客话读重唇音,如“斧,分,放,腹”念[p-],“孵,讣”读[p"-],“扶,肥,饭”也念[p"]。古晓匣母合口字,客家话中多读[f]声母或[v-],如火,花念[f-],“话黄换”念[v-]。古是晓组声母(如“基,欺,希”的声母),在细音前不腭化,仍保留舌根及喉音[k k" h]的读法;大部分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混入齐齿呼韵母;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声调上,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粤东客话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闽西客家话的永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

    在词汇语法方面,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如“禾(稻子),食(吃),索(绳子),面(脸)”。还有一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词,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泪)"等。在语法上,常用一些如“老,公,子,哩,头”等前缀、后缀;用一些特定的助词或词语(如“黎,咧”等)表示动作时态;通过变化指示代词和声调变化区分近指和远指等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