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300首爱奇艺

    1. 找一首古诗里有“曲”和”晚" 这两个字的~~~者跟这两个字有关的古

    李煜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晏几道 凤孤飞 一【曲】画楼钟动,宛转歌声缓。

    绮席飞尘满,更少待,金蕉暖。细雨轻寒今夜短,依前是,粉墙别馆。

    端的欢期应未【晚】,奈归云难管。苏轼 江城子之三凤凰山下雨出晴。

    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晏几道 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王安石 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 陈子昂的诗

    陈子昂(661 —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

    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举进士 ,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

    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 ,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

    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 ,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

    终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 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著有《陈伯玉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庭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

    这首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西征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 。

    武攸宜无将略 ,先头部队被契丹所败,总管王孝杰坠崖而亡,几乎全军覆没。武攸宜听说后,十分惊骇,怯敌不前。

    陈子昂认为自己“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于是建议以奇兵胜骄敌,请分兵万人为前驱,但未被采纳;后来又多次进谏 ,“言甚切至 ”,竟触怒了建安王。 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一怒之下,将他降职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蓟北楼——幽州台,俯仰古今 ,纵望天地,思绪潮涌,感慨万端,遂赋诗七首,总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缅怀古代求贤若渴、唯贤是用的燕昭王等贤明君主,抒发自己生不逢辰、未能施展抱负的感慨 。

    《登幽州台歌》是继《蓟丘览古》稍后的又一感怀杰作。 《蓟丘览古 》诗前有序 ,序中写道 :“丁酉岁(697),吾北征。

    出自蓟门,乃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

    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从这篇序中所流露出的怀古伤今之意同样见于《登幽州台歌》之中。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的意思是:象燕昭王一类的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贤,又还没有出现。

    “前贤”已远,“后贤”未来,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怅跃然纸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意思是: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叫人落泪呢!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这首诗歌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 。

    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虽然只有短短四句 ,却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楼台高耸 ,诗人独立,临风远眺,面对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激情满怀,思绪万千。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仓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该诗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使格调显得高亢悲壮,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在这首诗中,诗人无一字正面抒写自己如何怀才不遇 ,无一语直接针砭时弊,而只是十分含蓄而巧妙地借助诗句内涵去荡起读者想象的飞舟,可谓“含而不露 ”;另外,这首诗无一句绘景描形之语,无一词点染过幽州台的耸拔峻伟,但是透过诗境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遭受打击时的激愤、体会到其情怀的高尚。

    由于这首诗情满宇宙,气盖天地,所以其高亢悲壮的格调就能够独彪诗史,千百年为人们所传诵。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所吟咏的对象是香兰杜若。

    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 ,但好花还须绿叶扶 。

    花叶掩映,。

    3. 我领悟的东西作文三百字

    大千世界真是无所不有,有时侯解决问题的办法会很奇妙,往往这些奥妙会被一些有心人所发现。

    就用我来打个比方吧,最近我就发现了一个新原理,踩扁了的乒乓球遇到热水就会恢复原状。 上周日,我和妈妈来到体育馆打乒乓球。

    我们刚打到兴头上,可是不幸降临在我的头上,我发了一个高球,妈妈一个扣杀把球打到了球桌外,于是我去捡球,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完了,完了,这可是我用积攒一周的零用钱买的“红双喜”三星球啊,再买一个又要攒一个礼拜了。

    妈妈走过来,看到我狼狈的样子,笑了笑说:“没事,没事,我可以把它再变圆”。我绝望地说:“怎么可能呢?都扁成这个样子了,肯定是没什么办法了!”妈妈开玩笑似地说:“你看着吧!我马上用魔法将它变回来。”

    说着拧开了装开水的杯子,将乒乓球放了进去,又说:“过一会儿你再看。”我将信将疑,但只有耐心地等待了。

    过了大概5分钟的的时间,妈妈把乒乓球从杯子里取出来,我目瞪口呆,刚刚踩扁的乒乓球奇迹般得变圆了。“这怎么可能?”我惊奇地问:“到底怎么回事,踩扁的乒乓球怎么会复园呢?”妈妈笑着告诉我原因。

    原来空气是会热胀冷缩的,水是热的,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一膨胀,固然会把乒乓球变回原形。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唐诗300首爱奇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