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禅宗思想对中唐诗歌的影响

    1. 简述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

    禅宗对古典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禅宗是宗教的、思想的、文化的“运动”,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因而讨论具体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与禅宗的关系,就要考虑到禅宗发展的具体形态。研究禅宗与文学的关系,要充分利用禅文献。

    但禅文献在内容上、形态上、表达上都有其特殊性,因此研究者应尽量分清史实和传说,并科学地分析传说。禅宗对诗人生活、思想及其创作的影响,对诗歌创作思维方式的影响,对文章体裁的影响,对于诗歌创作的语言和表现方法的影响,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领域。

    2. 简述佛教对唐文学的影响

    佛教在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天台、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宗尤其如此,它已经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

    佛教对于唐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唐代诗人有的在诗中直接讲佛理,如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有的表现的是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如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往往借着具体的物象,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佛教对于唐文学的积极的影响。

    佛教对唐文学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清人编《全唐诗》,收僧人诗作者一百多人,诗两千七百多首。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劝善诗、偈颂,但更多的是一般吟咏,如游历、与士人交往、赠答等。僧诗中较为重要的有王梵志诗、寒山诗,影响广泛而深远。除僧诗外,士人与佛教的广泛联系,与僧人的广泛交往,也大量地反映到诗中。

    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还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俗讲与变文,就是这时出现的新文体。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于讲唱,内容为佛经,而形式则与当时的民间说话一样,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

    3. 禅宗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相连时意义的情况也有。本文中为叙述方便,对二者通常不严格区分。那么,“禅”的主要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为了便于把握,我们再举一些印中佛教文献中的说法来考察。

    《长阿含经》卷八中在论述四禅时说:“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在这里,禅主要是对人情感和意念的控制或抑制。

    《妙法莲华经》卷四中提到:“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从这段话看,禅或禅定是认识诸法的必要条件。

    在印度佛教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中,都存在着禅思想。甚至在印度佛教外的一些主要宗教中,相当于禅思想的宗教修持也相当发达。只是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形成一个专门以禅思想为主要弘扬内容的佛教流派或宗派。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禅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后来逐步走上了重视“心性”理论、“佛性”理论的道路。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如何“见性”的问题。把禅思想和心性或佛性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禅思想的一个特色

    禅主要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种体悟真理或最高实在的方法,是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是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其思维修炼的方法,是其获得神通,获得功德,获得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禅有不同层次或等级。禅主要是佛教内的,也有佛教外的。

    禅思想是印中两国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印度,又从印度发展至中国,在融汇印中两国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对印中两国的佛教以至其他宗教的发展影响极大。它由最初的控制人的感官活动,使人心神安宁的精神修持方式,发展成为一种体悟真理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禅”不仅在古代东方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在现当代被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们所广泛喜爱。在当代,它在大量佛教寺庙中仍是僧众的基本修持手段,同时也被众多普通人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方式。因此,当代的“禅”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超越宗教的一面。总的来说,是在朝着积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发展。

    4. 禅宗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仅以唐诗为例就应运而生不少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惠能)王维的禅诗与习禅后人常说的"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诗情、诗思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代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

    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禅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从诗歌创作上看传统上的"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

    但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用的是心灵的语言,因而从一种意义上说,禅宗"见性"理论必然影响到诗坛。王维的习禅与禅诗中国禅宗具有浓厚的文学性质,在禅宗文献中饱含相当多的文学成分,可以说,禅宗的发展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相互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学中的禅,这在中国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表现。中国禅宗文化更鲜明的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色。

    禅宗的理论核心是"见性"说,即众生的自性本净,圆满具足;间自本性,直了成佛;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驰求。这是自部派佛教"心性本净"说和大乘佛教"悉有佛性"论及"如来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佛家心性学说与中国传统的人性论(主要是儒家的"性善论")相融合的产物。

    禅宗的这一理论思想必然与文学结下不解的渊源。其实,就正如后人常说的"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诗情、诗思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代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

    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禅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从诗歌创作上看传统上的"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

    但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用的是心灵的语言,因而从一种意义上说,禅宗"见性"理论必然影响到诗坛。唐代创作自出唐到盛唐逐步繁荣,形成了百花竟盛的局面,这与禅宗的发展暗相呼应,表明二者在思想背景上有共同之处。

    盛唐诗人中热衷于禅的不在少数,如王维、杜甫、李白等。他们无论是在诗人习禅还是从诗禅结合上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当然他们的表现又是有所不同的,中唐诗人杨巨源的诗中说: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王维证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

    唐人早已看到了禅对于王维、杜甫创作的巨大影响。在中国诗史上,王维是以"诗佛"著称在他生前,友人就评价他"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似禅"、"入禅"乃是后人评价他的诗歌的话头。在盛唐繁荣的诗坛上,王维诗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而取得了特殊的成就,对当时及后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王维的少年时代,正是"东山法门"在中原兴盛、广为流传的时期。其母崔氏,"师于大照禅师三十余岁,驰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母亲的对他的影响是很深,且在他的友人中多有和当时的禅师有紧密联系的,如裴迪、崔兴宗更是与他一起习禅的人。王维热心习禅,与他的个人遭际和个性都有关系。

    他生逢"开元之治",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有志于一自己的政能才干效力于当时。这种豪情壮志,在他早年写的意气风发的作品中时有展现。

    但他的仕途很不顺利,特别是对他有提拔知遇之恩的著名宰相张九龄的罢相(开元二十四年736),给他很大的打击。他"中岁颇好道"(《终南别业》)。

    四十多岁后热衷于参禅习佛。他表示:"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到空门去寻求寄托。

    他的性格又比较软弱,不那么坚定的执着于原则,后半生选择了亦官亦隐的道路。其实,他取号"摩诘",显然是表示对维摩诘居士敬仰。

    《旧唐书》本传说他"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差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他在《山中寄诸弟妹》中也说到"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他所结交的许多时后来所谓的"禅门"中人。由上可以看出,王维在新兴禅宗形成为强大的社会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强烈的影响。

    促使他用禅宗的思想见解去领悟生命,感悟社会动态。现在有很多观点认为,禅宗的影响表现在王维诗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

    其实严格分析起来,第一个方面并非王维的独创。因为,自六朝以来有许多以佛教为题材的诗已多用禅语。

    这种诗多用玄言诗的写法。只能说王维也有这方面的创作。

    但是表现呆滞,但没有什么艺术性。如这首《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我现在只抄录一首详作观之: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

    胡生但高枕,寂莫舆谁邻。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

    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这首诗从内容上来说具有了禅宗的新观念,但是开头说有了妄念,才执着于有我;如果这样来看五阴、十八界,那么就法、我两空了。

    这还是传统的大乘佛教的观点。但是下面说的,有了"我"就有了人我的主宰。

    如执着"空"肯定是一个外境的实在,所以,"洗心"、"悟道"正是一种迷妄。然而,尽管这首诗有这样的新鲜思想,但是表达上却只是用禅语讲道理,。

    5. 禅宗思想的影响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

    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

    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对外传播亦甚广。

    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将北宗禅传至朝鲜。道义从马祖弟子智藏受法,回国传入南宗禅,称禅寂宗,后改称曹溪宗,为朝鲜禅宗主流。

    12世纪末,日僧荣西入宋,受法于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将此宗传入日本,称千光派。俊荷受杨岐派禅法。

    13世纪初,日僧道元入宋,从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净受法,将曹洞宗传入日本。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至今不衰。

    6. 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有什么影响

    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文人墨客间参禅、谈禅一时成为风气。至宋,这种悦禅习佛的趋势非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不少宋诗都留下了文人参禅的印记。禅宗的思辨力量和“机锋”应对的形式正投合了宋代文人的自省意识。因此在有宋一代,许多文人与禅宗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范仲淹对佛教的态度是矛盾的。从政治而言,他反对佛徒耗民;而从信仰而言,他却是个虔诚的佛学研习者。其《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云:“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徒。”他在改革失败后,别无所为,政事之余,遍览佛典,深究佛祖留训,悟济群生之理。与此不同的是,欧阳修则广交禅友,以诗文相酬唱,文豪与诗僧,在自觉与不自觉中相互学习,相互推重。这表明,禅宗思想在这些文人创作中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

    受禅宗的影响,北宋诗人在诗中往往对自己的人生采取一种超然的、冷静的、旁观的态度。在这方面,苏轼可以说是个典型,尤其表现在他被贬之后。他在政治上受迫害,生活上也十分窘迫,但他在贬谪生涯中,以佛道思想作为解脱苦难之途,禅宗“任运自在”与“随缘自适”的人生观成了他的法宝。在写于黄州、惠州、儋州等贬所的诗中,他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返观自己的生活。如《纵笔》一诗即是如此:“白头萧散霜满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

    7. 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影响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

    “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

    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

    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