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望岳的唐诗素描

    1. 唐诗素描 望岳

    望岳① 唐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齐鲁③青未了。

    造化④钟神秀,阴阳⑤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⑥眦入归鸟。

    会当⑦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东地区。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

    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

    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

    凌:登上。 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

    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

    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

    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时,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

    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

    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

    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

    2. 唐诗素描 望岳

    望岳① 唐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齐鲁③青未了。

    造化④钟神秀,阴阳⑤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⑥眦入归鸟。

    会当⑦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东地区。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

    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

    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

    凌:登上。 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

    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

    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

    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时,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

    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

    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

    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

    3. 早春的唐诗素描约100字,请尽快,急,谢谢

    是这个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蒙蒙细雨洒落在长安的大街上。

    这轻柔细润、酥油一般的小雨,悄悄地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当你放眼向郊外远望的时候,山坡上,原野间,到处是一片片和新一量你兴冲冲地赶到近前,想好好观赏一番,那绿色却反而消失了,不见了――草儿虽然开始返青了,但毕竟还太小、太嫩呢。

    诗的前两句写细润如酥的小雨,写似有若无的草色,都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象,体现着诗人取材的典型了观察的精微。 这正是一年里春光最好的时节,远元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晚春!是啊,早春,这是春天的开始,回黄转绿,生机勃勃,哪个时节能在人们心中唤起这么多的希望呢?所以,早春是一年最美好的时节,就像清晨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童年是一生最美好的年华一样。

    4. 唐诗素描怎么样

    在唐诗里旅行 ——读曾冬散文集《唐诗素描》 汤文培 我始终相信,经典,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能提拔一个人的人生。

    可能每个人对经典作品的喜爱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方式,比如有的人爱好给经典作品写读后感,有的人喜欢把经典作品认真誊写在自己的手抄本上,很显然,曾冬对经典作品的爱好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首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文本形式——唐诗素描,用散文写意的形式诠释着自己对唐诗的一往情深。 《唐诗素描》与传统的关于唐诗的释义迥然不同,它以原诗为载体,在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如画的散文,在散文化的形式下再现了唐诗的意境。

    《唐诗素描》精选作者十年来创作的120篇优秀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讲,《唐诗素描》是对唐诗的再创作。曾冬是一位诗人,他对文字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感情的把握之准,简直让人无可挑剔。

    作品中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又质朴自然,体现出一种厚重感和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在选择词汇上和词汇的构成上作者也是别具匠心的,比如在选择词汇上,作者注重选择“阳光”“静谧”“远方”“温暖”等轻快且有深意的词语;在词汇构成上,作者擅长使用平实自然的叠词和叠字来丰盈作品的艺术形象。

    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作者根据自己内心情绪的变化而变换着语言的节奏,看似随意,其实饱含着作者充沛而复杂的感情,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作者的想象是大胆而且前卫的。

    在《送友人》里作者如此阐释“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终于要分手了。一个人望着另一个人,不说话,只把一颗心,装在另一颗心的心里。

    一匹马望着另一匹马,萧萧长鸣,眼里是无尽的哀伤。挥手的刹那,有雨,打湿了春天的背景。”

    凝练的几句话,将送别友人时留恋难舍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马》里:“诗人突发奇想:什么时候,我能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骏马,一匹装束华丽的骏马,在这清凉如水的秋夜,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漠,如鹰般飞快地驰骋,自由的奔跑,忘掉世间的一切束缚和烦恼。诗人抬起头,望了望依然朦胧、依然空旷的远方,忍不住为自己天真的想法笑了。”

    这就是曾冬的想象,既有天马行空般的不切实际,但内涵又如此贴近我们生活的本质、贴近我们的真切感受。 作者超常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使他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景观上悟出生命、文化和历史来,唐诗里的景观,他已熟知于心,他仿佛同唐诗里的山川景物、草木风情发生着强烈的共鸣:在《蜂》里,作者为蜜蜂打抱不平的同时,心里挂念着唐代勤苦的百姓:“蜜蜂啊,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唐代百姓的影子,勤心苦胝,豁达乐观。

    虽一辈子劳苦,而果实,却总被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榨取。”在《北青萝》里,作者领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佛家境界:“人只不过是大千世界里一粒微小的无色的尘土,一朵清晨绽放又在风中突然消失的无影的花,又何必再去在乎那些金钱名利、爱恨情仇?” 我常常在暗地里独自庆幸,庆幸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伟大而美丽的唐诗;读完曾冬的《唐诗素描》后,我不得不再次庆幸,庆幸我们这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还有像曾冬这样诗情俊逸而心怀悲悯的诗人。

    读《唐诗素描》,如同在唐诗里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我仿佛在一步一步走近唐朝的诗人们,我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生命,纵然时空相隔,山遥水阔,却仍与千载而下的我们共享喜怒哀乐。

    5. 求一篇宋词素描

    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

    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春夜静寂,淡淡的晨曦已遥遥可见。

    如烟的柳丝随晨风轻摆。春雨仿佛水晶的珠帘被微风轻轻的挂起,斜斜细细的雨丝悄然投入大地的胸怀,她只是缓缓的滋润春天,不露一点声息。

    那嘀哒的更漏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这拂晓的沉寂。惊醒了梦中的大雁,城门楼顶上栖息的乌鸦也被惊得飞了起来。

    只有画屏上的金鹧鸪还静静地睡在那里。 香炉里轻烟袅袅,薄如晨雾,丝丝缕缕地透帘而出。

    寂寞的重门里溢满凄凄的惆怅。伊人长夜难寐,对烛思人,终是解不开那心中的愁绪。

    她轻起慵身,吹灭了红烛,垂下了绣帘,和衣斜倚的香榻之上。恍惚中那心上人来到了身旁,陪她赏月吟花,伴她写词作赋。

    那柳丝般的长发荡起无尽的柔情,那点点的雨滴是她面庞上幸福的喜悦。花儿含羞,鸟儿轻唱,他们相依而行,有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相思。

    突然那一滴一滴的更漏声又传入耳畔,伊人惊起,哦!原来只是一场春梦。清泪又湿春衫,抬起那双迷惘的秀目,向着远方遥望,心中在想:那心上的人儿也许不知道她的苦苦的相思、缠绵的情素和切切的期盼吧。

    6. 【宋词素描】中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发上来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

    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

    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

    词人举杯望月,

    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

    在苏轼心中回响。

    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

    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

    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

    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

    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

    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

    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

    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

    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

    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

    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

    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

    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

    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

    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

    本词意境虚虚实实:

    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

    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

    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

    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望岳的唐诗素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