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满城风雨

    1. “满城风雨”一词出自哪里呢

    略含贬义的成语“满城风雨”,现在也有 泛用化趋势,在此结合例句,强调一下它的 用法。

    看下文: 他勇斗歹徒的事迹现在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满城风雨”出自宋朝潘大林《题壁》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

    这句诗有一个典故。潘 大林的好友来信问他:“最近有新诗吗? ”潘大林回信说:“秋天的景物,件件都可以写出 好的诗句来。

    昨天我正靠在床铺上闭目养神, 听着窗外吹打树林的风雨声,我起身在墙上 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这时,催交租税 的人忽然闯了进来,使我的诗兴一扫而光,无 法再继续写下去了。

    现在我只有这一句寄给 你。”(出自宋•《冷斋夜话》) “满城风雨”字面意思是城里到处刮风下 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 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含有贬 义。

    例句中勇斗歹徒的事迹是好事,不应使用 “满城风雨”,可以改为“传为佳话”。 “满城风雨”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不可 以用来形容风雨。

    2. 满城风雨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这个词的意思是原指城中风雨交加的秋景。

    后多比 喻消息一经传出,很快风传开来,人们议论纷纷。 这个成语出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四。

    北宋时期,有一对意气十分相投的好友:一位 是江西临川的谢逸,字无逸;另一位是湖北黄州的 潘大临,字邠老。 两个人虽然家境都比较贫寒,但 都很有才气,作得一手好诗,在当时的诗坛上颇负 声誉。

    他们虽然住处相隔很远,却情投意合,经常 鱼来雁往,在书信中互相酬唱奉和,切磋诗艺。 有一次,谢无逸惦念潘大临,就去信问候,并 问他近来是不是又作了什么新诗,可让他一饱眼 福。

    对于好友的慰问,潘大临十分感激,立即给他 写了回信,信中说:“近来秋高气爽,景物宜人,很 能引发作诗的雅兴。可恨的是常有庸俗鄙陋的事 情搅乱心绪,败坏诗兴。

    昨天闲卧床上,耳中听着 窗外风涛阵阵,雨打秋林,顿觉诗兴大发,连忙起 身,浓墨饱蘸,可在墙壁上刚写下一句‘满城风雨 近重阳’,一个催收田租的官吏就忽然闯了进来, 我勃发的诗兴顿时全被打消。 所以,现在只能将 这一句诗奉寄给你了。”

    由于这句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秋天风雨萧 索、景物易色的景象,所以它虽未成篇,却同样脍 炙人口,备受称颂。 后来,“满城风雨近重阳”演化为成语“满城 风雨”,不再指秋天的景象,而比喻消息一经传出, 很快便传布开来,人们都对此议论纷纷。

    一般用 作贬义。

    3. “满城风雨近重阳”的诗句和出处

    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

    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

    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这就是著名的一字诗。历代多有人续足。

    宋方岳《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老句》: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宋谢逸《补亡友潘大临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满城风雨近重阳,不见修文地下郎。 想得武昌门外柳,垂垂老叶半青黄。

    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餍不成行。

    塌案,修文郎,传说晋苏韶死后现形,对他兄弟说:颜渊、卜商现在地下任修文郎。后称文士有才华而早逝者为地下修文。

    尹异芳《怀人》: 满城风雨近重阳,偃蹇黄花历乱香。 落叶秋江迷望眼,一杯残酒伴凄凉。

    转自古风论坛 。

    4.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整首诗及鉴赏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作者】韩淲 【朝代】宋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在充满了各种事事非非的尘世中又到了秋天,我独自爬上吴山观看江流。年纪大了已经看不清楚远处了,一腔热血也要埋藏。从来自然风景都被用来抒发感情,这里的深秋萧杀也和我现在的心境一样。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和有抱负的人也都是一样,都会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