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中国唐诗的演绎

    1. 古诗词演绎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总览 一年级上册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字与拼音(一)”)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字与拼音(四)”)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0“太阳与月亮”《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5、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劳动”)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冬天”《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本册共6首] 一年级下册 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家园”《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春天”《语文天地》读背)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动物”《语文天地》读背) 10、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6“爱护”《语文天地》读背) 11、春夜喜雨(节选)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雨”《语文天地》读背) 1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朋友”《语文天地》读背) 13、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时间”) [本册共7首] 二年级上册 1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秋天”《语文天地》读背)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读一读背一背) 1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祖国”《语文天地》读背) 附: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10“考验”《语文天地》读背) 17、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8、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4“画”《语文天地》读背) 1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玩具和游戏”《语文天地》读背) 2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6“岁月”《语文天地》读背) [本册共7首古诗] 二年级下册 2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4“植物”《语文天地》读背) 22、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5“青青的山”《语文天地》读背) 2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8“远行”)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清清的水”《语文天地》读背) 2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3“快乐的生活”《语文天地》读背) 26、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小英雄”《语文天地》读背) 2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6“夏天”《语文天地》读背) 三年级上册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色彩”《语文天地》读背) 30、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声音”《语文天地》读背) 3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祖国在我心中”《语文天地》读背)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塞北江南”《语文天地》读背)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成长的经历”《语文天地》读背) 35、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9“幻想和想像”《语文天地。

    2. 中国的诗文化

    没有第一首诗,只有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多是百姓口口相传,最后由孔丘来汇总。

    《诗经》之后是《楚辞》,以屈原的诗为代表,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先驱,但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是庄子所开创。

    秦貌似没有什么好诗词,毕竟,只有短短20来年的历史。

    而汉魏六朝就有了一种新的诗体,叫做“乐府诗”。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

    当然在汉魏六朝中还有很多有个性的诗人,比如说陶潜,是他开创了我国的田园诗。

    然后就应该是唐诗了,唐诗后是宋词,宋词后是元曲,后来是清朝,清诗我个人认为和唐诗差不多,清词也和宋词差不多,只是很难超过唐宋之人。

    再后来,就是现代诗了

    非常的简略

    3. 关于古诗词的表演除了古诗词朗诵,还有哪些

    著名的中国古诗词朗诵家有方明、雅坤、周正、张家声、鲍国安。

    方明、雅坤:两位老前辈最出名的应该是标准朗读版,标准意味着以准确表达为主,感情以及个人情绪上的发挥必然会有克制。具有老一派艺术家特有的强调,会让听者有一点官腔的感觉。

    事实上标准朗读版的要求也正应如此,字正腔圆,表达精准。两位的作品念的比重大一些,诵的比重因为作品的需求性以及普及性较少。

    适合初学者对照原文跟诵,以正字音及断句。周正:声如其名,音色醇正,有厚重感。

    感情渲染平实,层层迭进,代表作有《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张家声:其音色清却不亮,声音有回旋之感,停顿转折特别有味道,极具韵味。

    朗诵的作品有种胸中有丘壑娓娓道来的感觉,仿佛就是随手翻至,随口念来,却辞意隽永。代表作品有杜甫作品集。

    鲍国安:作为魏武帝的最好扮演者,鲍国安的朗诵极其厚重!情调慷慨悲凉,语气刚健有力,气势之强,感情之浓烈,情绪起伏之大,颇具魏武帝的建安诗派风骨,朗诵的近乎都是豪放派的作品。

    4. 唐诗里的中国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风吹仙阕飘飘举,惊破霓裳羽衣舞

    《兵车行》

    曾经沧海难为水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折戟沉沙铁未销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

    千里共婵娟

    月是故乡明

    床前明月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金散尽还复来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时征战几人回

    柳咏--《雨霖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涉及的诗很多啊,应该还没找全。我就能想到这些了……

    5. 求一篇文章《唐诗里的中国》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我心中。

    6. 赏析 唐诗里的中国

    江楼感旧

    作者:唐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这就启逗读者,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中国唐诗的演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