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江村杜甫

    1. 求杜甫的古诗江村的推荐作文

    《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

    2. 绝句杜甫视频古诗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4、《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5、《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6、《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7、《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8、《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9、《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20、《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3. 杜甫的诗歌《江村》首联的“幽”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4. 《江村》唐 杜甫(整首诗)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优雅、恬静,长期的动荡生活使 诗人深受离乱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静之处,栖身之所,重又与家 人团聚,怎能不让诗人为此感到欣喜和满足呢?那梁间的春燕,那 水中的白鸥,那痴情的老妻,那天真无邪的稚子,都让诗人感到无 限的欢乐和惬意。 这种欢乐与惬意是表面的,而骨子里正隐藏着多少悲苦之情, 诗人能享受这种村居之乐,是靠亲朋老友接济的禄米。

    贫寒困窘 的诗人要靠他人的接济才能生活下去,这不能不让人伤感。 杜甫的咏怀诗多在结句忽转凄婉,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 在结句也不免吐露落落寡欢之情,读之顿生怅惆之感。

    5. 杜甫《江村》赏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诗,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质朴无华的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将夏日江村最寻常而又最富于特色的景象,描绘得真切生动,自然可爱,颇具田园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宋代蔡梦弼《草堂诗话》评价说:“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尔。”

    诗的前半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6. 杜甫《江村》赏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诗,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质朴无华的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将夏日江村最寻常而又最富于特色的景象,描绘得真切生动,自然可爱,颇具田园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宋代蔡梦弼《草堂诗话》评价说:“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只是平易。

    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尔。” 诗的前半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

    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

    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

    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唐诗江村杜甫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