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百度唐诗关雎

    1.古诗词《关雎》

    关雎 原文 注释 译文 赏析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读解】 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大概应该算作人间永恒的主题。真挚动人的情歌,也可以说是千古绝唱。

    男欢女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有人偏要就此去考证发掘,钻进牛角尖去寻找微言大义,也有人扳起面孔做论文说废话,还有人意在此而故意言彼,更有人无病呻吟故作多情。人这个怪物,总要无事生非地造出一些鬼来吓唬自己,总是造些枷锁来给自己套上,就是不愿意对着镜子正面地、里里外外地看着自己。

    时代在变,莫非人性也真地在变?男的不男,不长胡子,不骑马打枪,浑身奶油,手无缚鸡之力,不称“男人”而称“男孩”。女的不女,粗声大气,膀大腰粗,男孩不敢做的敢做,男孩不敢说的敢说,姑娘能做的不能做,姑娘会唱会说的不会唱不会说。

    工业化不仅把人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化妆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和古人相比,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2.关雎古诗意思

    关雎古诗意思: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原文:

    《关雎》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扩展资料:

    诗文解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

    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风·周南·关雎

    3.古诗“关雎”整首和出处

    【原文】 诗经??关雎??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

    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4.古诗二首关雎,蒹葭

    关雎先秦 · 无名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蒹葭先秦 · 无名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5.关雎古诗意思

    关雎古诗意思: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原文: 《关雎》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扩展资料: 诗文解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 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

    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风·周南·关雎。

    百度唐诗关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