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全唐诗外编电子书

    1.电子书《全唐诗第884卷第四首樊川寒食》喻凫著:新松□绿草,

    我替你到大型图书馆里去查阅了,原本此诗“第一句缺一字”,休怪诸“转载者都用‘口’代替”,也不是“国人治学的态度”不严谨,更不是“国人对待其他事情的粗糙不精益求精的态度”,真是哪个庙都有屈死鬼呀! 其实,几千年来的古典文献保存至今,或多或少都部分缺失的字、页,没办法考证、核实、补订,于是便就有了用“口”来代替某字某段的办法。

    例如《全唐诗》中张循宪的《五言隙岁过栖岩寺》:“……色口行将遗,声贪坐自捐。钟铃口口口,口口眇相连……”10句中就有12个脱字。

    原因就在于诗的原稿是北京图书馆所藏的石刻拓本,由于时间久远,风残日蚀,残缺字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全唐诗》成编于三百年前,有些拗传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误收唐以前和唐以后所作(见陈尚君《全唐诗误收诗考》);漏收唐人诗作,如王重民、孙望、童养年及陈尚君等的辑本(见《全唐诗外编》、《全唐诗补编》);作家作品重出,有时互注,有时无注等等舛误。 如果你在哪里看到这首诗有了那个代替“口”字的诗,或者是假的,或者是真迹。

    如果是真迹,勿忘给古典文献编辑们一个知会儿,将真迹流传下来。 中华书局根据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六日《御制全唐诗》于1999年版的《全唐诗》884卷第四首喻凫所写《樊川寒食》诗原样复印给你,以做参考。

    我提供了这条重要的信息,还奖励那50分吗?。

    2.《全唐诗》收录的主要是哪些诗歌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1]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

    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

    中华书局编《全唐诗外编》,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宁(市河宽斋)的《全唐诗逸》3卷,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孙望《全唐诗补逸》20卷、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21卷等4种。另外,刘师培有《全唐诗发微》,岑仲勉有《读全唐诗札记》。

    张忱石编《全唐诗作者索引》。

    3.《全唐诗》是编于哪个时期

    全唐诗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一部汇集唐朝诗歌的集子。全书共 900

    卷,目录 12 卷,共收唐、五代诗4.89万首,作者2 200多人。在中国,

    还没有一部集子像《全唐诗》那样收辑这么多的诗歌和作者。

    最早考虑编纂此书的人是清圣祖玄烨。1705年春天,玄烨在第五

    次南下巡视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江宁织造曹寅。曹寅邀请了彭定求、沈

    立曾、杨中讷等十人参加编书。次年十月,全书编辑完工。全书的编排体

    例是这样的:帝王后妃的作品编在最前面,其次是乐章、乐府,接着是唐

    代诗人的作品。诗人按时代先后排列,并附作者小传。最后是唐、五代的

    词。由于内容浩繁,编纂时间仓促,书中误收、漏收、重复,以及张冠李

    戴、次序混乱、考证粗疏等问题不少。尽管有这些欠缺,《全唐诗》还是

    一部比较完整的唐诗总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

    为使《全唐诗》更加完整、正确,1960年重新排印出版,改正了

    一些明显的错误。此后,又出版了《全唐诗外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