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繁荣在什么时候最繁荣

    1.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一朝时期文学的繁荣都有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x0d诗歌在唐代得以繁荣有赖于繁荣的社会经济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助长了封建文人的诗歌风气基于建功立业的理想唐朝诗人批判地继承了我国诗歌传统不断推陈出新构成唐诗繁荣的内在原因.x0d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在历史上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个可称之为天朝大国的时代 大唐王朝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 如此繁荣的经济给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x0d唐代实行的宽松政治政策 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社会原因.x0d唐朝极重诗才,唐皇帝重视诗,更重视诗人 很少广兴文字狱而耸人听闻. 相对贫乏的历史积累给唐朝诗歌的君临天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唐诗之前虽有诗经楚歌陈宫梁体 但并无任何需要仰视的高峰. 能白纸为画 从心所欲 自然挥洒自如毫无顾忌. 以此使得后世之人犹如泰山在望 遮阴蔽日 目光所及均不离隙 时有心生戚戚之感. 鲁迅先生曾说“唐后无诗” 也意由此.x0d唐 诗 唐诗兴盛的原因x0d(1) 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x0d(2) 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x0d(3) 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x0d(4) 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x0d(5) 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x0d唐诗的发展概况x0d《唐诗英华》序云:「世之论唐诗者必曰初、盛、中、晚.」把唐诗总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大致符合唐诗的发展概况:x0d(1) 初唐诗发展概况 初唐时期的诗坛仍为齐梁诗风所统治 充斥著歌功颂德、辞藻华艳的宫廷作品.当时以「绮错婉媚」为特色的上官仪的诗歌受到推崇 人皆仿效 被称为「上官体」.初唐后期 相继兴起的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 开始突破宫廷文学的樊篱 扭转浮靡的诗风.在形式上 虽未脱尽齐梁余习 喜用华丽的辞藻 但奠定了五律的基础 发展了七言歌行. 沈佺期、宋之问在前期写了不少点缀升平的奉和应制之作 当时号称「沈、宋」 但遭到流放后 诗风一变而为抒写真情实感.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子昂是唐代首位提借诗歌改革的作家 力借「汉魏风骨」 反对「彩丽竞繁 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其诗以五古为主 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触及时政的篇什 从而推翻了六朝以来形式主义在诗坛的统治地位.x0d(2) 盛唐诗发展概况 唐开元、天宝年间 经济空前繁荣 国力强大 唐诗也在这时发展至高峰.再加上经历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及陈子昂等人对诗歌之推动 诗歌创作进入成熟期 作品内容充实 风格也多样化.主要有王维、孟浩然之山水诗派 岑参、高适之边塞诗派 李白之浪漫派及杜甫之社会现实派. 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这派诗人大都受到佛教和退隐思想的影响 求仕不遂或官场失意后归隐田园林下 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在艺术上融合了陶渊明诗的浑成和谢灵运诗的工细 而追求形神兼备 意表合一 情景交融 风格恬静.x0d边塞诗派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 王昌龄、李颀等也有突出的成绩.作品描绘了祖国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 抒写立功塞外的英雄壮志 同情征人戌卒的痛苦 奋笔揭露和谴责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闺怨.诗风雄伟奔放 以气象见长 极富浪漫主义的特色.七言歌行章法多变 雄伟豪浑; 七言律绝形象鲜明 意境高远. 李白。

    2.唐诗为什么会繁荣兴盛

    唐朝是广为认知的诗歌天堂, 所谓”唐诗宋词元曲”, 其中把诗归结于唐, 也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与垄断之势. 而关于唐诗繁盛的原因,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总和起来, 就是唐朝的经济, 政治, 文化, 历史这四方面都极为适合诗歌的发展, 从而使得其在唐朝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

    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在历史上,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个可称之为天朝大国的时代 大唐王朝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 如此繁荣的经济给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简单来说, 就是如果人民还吃不饱肚子, 脑袋随时可能搬家的状态下, 恐怕不是大发诗情的好时机. 而唐代国富民强, 前有太宗贞观, 后有玄宗开元. 杜诗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社会几乎达到了上古大同的地步. 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 诗歌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

    而唐代实行的宽松政治政策, 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社会原因。

    首先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 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 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 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 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开明.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 很多域外文化溶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唐代的自信,使它的诗人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般如许的胸襟, 各族文化更是百花齐放, 万家争鸣.

    其次, 唐朝极重诗才, 严羽的《沧浪诗话》曰:“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虽不全面, 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高祖武德四年开科取士, 第一场既考诗赋,考五言排律,每诗要求 12 句, 太宗开[文学馆]「弘文馆」以征文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唐代的统治者之好诗词歌赋, 犹甚往朝. 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 录入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并序》列位卷首。而后的高宗,则天,中宗,睿宗,至此道高手玄宗李隆基, 都对此十分重视. 不仅如此,王室成员中的后宫佳丽,公主王孙,能言诗的也不在少数, 他们所起的引领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再有, 唐皇帝重视诗,更重视诗人, 很少广兴文字狱而耸人听闻. 太宗有《望送魏征葬》,玄宗有《送贺知章归四明》, 宣宗有《吊白居易》. 甚至连犯了死罪的诗人照样为他们编集出版,以示不泯。如此的宽容,历代少有. 唐代咏史诗、讽喻诗,直露且锋利非常, 比起前代被贬的苏东坡或是清代常有的诛族惨案, 唐代的诗人是很幸运的. 他们的君王既不特别神经过敏, 也不过于疑神疑鬼, 否则以当时的文风, 十有八九是要杀头的.

    第三点文化, 也是唐诗不可或却的兴盛条件之一. 在这里文化即指文化背景而说. 其一, 唐朝上至宫廷秘闻, 下至生活百景无一不可入诗, 内容比前代丰富百倍, 格律更加成熟完整,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体近体两种诗体共生. 丰富的文化背景, 给唐诗带来了绚丽多彩的发挥天地. 而在文化背景当中的另一点, 就是唐代诗人不仅限于王侯将相, 清代编撰的《全唐诗》, 作者除文人和帝王将相以外,更有“市井小民,贩夫走卒、和尚尼姑,娈童妓女,渔民樵夫,神棍艺人,甚至乞公丐婆”. 再加上唐朝是一个思想十分自由开放的社会, 给唐代文学的空前发达繁荣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文化氛为之下, 唐诗的蓬勃发展是绝对可以理解而且是必然趋势的表现.

    最后的原因, 则是相对贫乏的历史积累给唐朝诗歌的君临天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唐诗之前虽有诗经楚歌,陈宫梁体, 但并无任何需要仰视的高峰. 能白纸为画, 从心所欲, 自然挥洒自如毫无顾忌. 以此使得后世之人犹如泰山在望, 遮阴蔽日, 目光所及均不离隙, 时有心生戚戚之感. 鲁迅先生曾说“唐后无诗”, 也意由此.

    汇总上面所说, 唐诗的兴盛确有其原因. 无论从经济, 政治, 文化, 历史哪一方面来说, 唐朝都具备了更甚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条件, 给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环境,使唐诗如一颗灿然明珠, 在中国文化史上烁烁生辉, 艳压群芳.

    3.为什么唐诗在那时那么繁荣

    文人们在诗歌的形式上继续探索,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把四声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造了“永明体”,这就为律诗的形成奠定基础。又经庾信等人努力便具备了后来各体律诗的雏型,中国近体诗发展的新时代便这样开创出来了。所有这些诗歌形式上的成就,都为唐诗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富有意味的还有,唐代诗人也曾批判前人的形式主义诗风,却不抛弃那形式,并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创造,于是唐代饱有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形式: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无不齐备。这是唐诗赖以繁荣的坚实基础。

    唐诗的发展与繁荣,无疑还在于唐代诗人在语言表现形式和整体风格方面的创造。李白继屈原后,又极大地拓展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其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便是显著标志。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其语言苦心孤诣追求的程度,何况他还极重声律形式,乃有“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看起来唐代诗人已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极至,不仅空前,几乎可说是后人难以企及了,那么宋代文人还怎么写呢?

    4.唐诗为什么会繁荣兴盛

    这个我们就简单点从国力,政治环境,文化传承来讲好吧!!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来说唐朝经过汉代以后版图扩展,随着君王的有效治理和发展国力强盛,在一定基础上有助于文化事业的兴盛,其次唐王朝中前期战事比较少,国内外政治军事环境相对稳定,再次唐诗诗承汉代赋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

    他们无沦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

    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

    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

    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

    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琮。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

    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

    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

    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人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

    《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

    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

    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

    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

    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土,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

    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

    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

    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

    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

    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

    在想像之中,。

    5.唐诗兴盛与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唐代皇帝的爱好与唐诗的兴盛 一般都认为盛唐是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它以气吞日月的磅礴声势、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刻意求新的独创精神,缔造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又一个光彩夺目的高峰,而唐诗无疑是这座文化高峰上的璀璨明珠.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蜚声四海,映照古今,其内容之广泛,体裁之多样,艺术之精湛,都是历代无法与之相比的.若追溯唐诗的起源,应该说是魏晋以来文风不断转变发展的结果,但唐诗的繁荣又确实得益于唐代统治者的“导向”作用.唐朝的皇帝,特别是前期的皇帝几乎都擅长诗赋,多有作品传世.作为一代英主的唐太宗不但在政治上具备雄才大略,同时也是一位写诗高手.虽然他的诗宫廷味较浓,但他的示范作用影响了他周围的文人学士,并进而影响了一个时代.唐玄宗的祖母武则天与伯父唐中宗也都是诗人,他们倡导宴饮赋诗,群臣应制,有时一次多至百篇,那些不擅长作应制诗的大臣,便很难参与朝会.到盛唐时期即玄宗、肃宗时期,也是唐诗最繁荣的时期,诗坛人才辈出,群星璀璨,风格各异,流派纷呈.高适、王昌龄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更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终将唐诗推向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繁荣,除皇帝爱好的原因外,也得益于诗歌在士子入仕中的导向作用.唐以进士科取士,应试者必须长于作诗,而这也就成为士人们获取功名的正路,唐诗也因以诗赋取士而繁盛起来.高宗时,进士科加试“杂文”(诗赋),是以诗文茂美者入选之始.及至盛唐,诗赋取士更见推重,玄宗朝的进士及第或位极卿相者如张说、张嘉贞、张九龄等,都是精于诗赋的.唐朝的文官几乎无一不是诗人,诗作数量之多实在惊人.清康熙时曹寅辑的《全唐诗》,所收诗达48900多首、作者达2300多人.应该说,这一数字虽然惊人,但仍然不是全部.朝廷看重诗人,世人仰慕诗人,诗人在盛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在这种社会导向下,许多文人学子都把追求诗“境”作为自己的理想,诵习诗赋也成了士子入仕的敲门砖.李白刚到长安时,因没有什么名气,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晋谒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贺知章.贺看了他的《蜀道难》,扬眉赞道:“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于是他把李白推荐给玄宗,李白得以“供奉翰林”,从此名扬天下.那些慕名者也接踵而至,以得李白品题为进士中举之捷径.有个叫魏万的人,从河南跟踪李白,奔波三千里,终于得到李白的《还山诗》一首,魏万靠此诗居然金榜题名.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出,社会的导向作用对唐诗的发展与繁荣有着何等的影响.宋代的文人政治与宋词的极致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其时,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场,在许多城市也都有歌楼伎馆,甚至有些官僚豪绅家里也有歌伎舞女,这种社会风尚为宋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章编的《全宋词》,含著名词人1330多家、作品19900多首.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