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中“子规”的意象有哪些

    一,借“子规”烘托伤春、惜春之情,表达惜时之意 。

    《送春 / 春晚》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白话文释义: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

    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风唤不回。

    二,借“子规”抒发乡愁、思念之情,寄托羁旅之愁 ,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宋代:柳永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白话文释义: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

    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

    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

    家乡在何处。

    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

    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

    却听到,杜鹃声声叫: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三,借“子规”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白话文释义: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四,借“子规”感慨险峻、亡国之情。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白话文释义: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

    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

    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五,借“子规”渲染春闺之怨。

    《踏莎行·院落深沉》宋代:洪迈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

    残红立褪慵看镜。

    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白话文释义:凤形的头钗倾侧在头发的一边,蝉形的鬓发发武零乱不整。

    憔悴面孔的脂粉颜色即刻减退,也懒得去照一下镜子。

    月下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催归的啼叫声,不经意间,一年中三春的美好时光就这样轻易终结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