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试述鲁迅小说的思想启蒙性

    试述鲁迅小说的思想启蒙性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纪元的开端,可以说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便是鲁迅。

    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个伟大的叛逆者和启蒙主义者;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知识分子—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伟大先驱。

    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早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思想和著作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鲁迅小说的思想成就主要有两点。

    一是鲁迅小说的启蒙主义思想: 鲁迅小说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是“愚弱的国民性”,是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

    所谓“不幸”,主要指人们身受惨重的压迫而不觉悟,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甚至庆幸暂时做稳了奴隶。

    诸如孔乙己的深受科举之毒,华老栓的愚昧麻木,闰土的屈服于命运,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的坚守礼教等等。

    另一个是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小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瞒不骗,十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这一时期里中国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最先觉醒的革命者在寂寞中死去,自己的血做了愚昧群众的送命药(《药》);一心坚守封建礼教的妇女,却正被礼教所吞噬(《祝福》)等等。

    [2]鲁迅在真实、冷静地描写血淋淋的人生时,溶进了他的感受和思考,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礼教吃人、群众的启蒙、国民性的改造、知识分子的悲剧性格、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等,都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紧要问题。

    这是鲁迅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的根本原因。

    一、启蒙思想的产生   五四运动的前一年,鲁迅以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惊醒了沉睡的人民,一年以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始了,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新篇章。

    多年来,人民对鲁迅的研究以形成了一门学科,对于他的前期思想曾一度成为研究的中心。

    而他的启蒙主义,人民曾一度深深的关注,经过了十年浩劫,经过了新时期,在今天这个文化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再来谈鲁迅的思想和著作,更感到一份深刻,他的启蒙思想,有更深远的意义。

    鲁迅在一九三三年写的《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明确地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目的,“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这是其启蒙思想的渊源。

      所谓启蒙,就广义而言,是指反对蒙昧主义,启发人民觉悟;就狭义而言,是指欧洲十八世纪的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  鲁迅很早就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但又不是西方的启蒙思想的照搬,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和鲁迅自己的战斗实践,批判的吸收西方启蒙思想的。

    鲁迅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上,他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愚昧、落后有切身的感受,他比西方的启蒙思想家站的更高,忧忿也更深广。

     在中国,封建专制的传统根深蒂固 。

    以致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本质被异化。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透辟地指出:“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这就是在专制暴政下人的本质被异化的现象,也就是被统治者安于奴隶命运甘心做牛马的原因。

    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挖空心思推行蒙昧主义,实行思想禁锢政策。

    两千多年的专制暴政,生产发展的缓慢,生产方式的落后,社会生活的停滞以及统治阶级的蒙昧主义,是我国人民愚昧、落后、灾难深重的历史原因。

    鲁迅先生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他认为只有改变人民的精神,使人民觉醒起来,中国才有希望。

    早在一九0七年所著的《摩罗诗力说》中,他就呼唤中国的诗人,应该像“恶魔”一样勇敢地反抗封建社会,使中国脱离萧杀的严冬,入于温煦的春日。

    他集中介绍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等资产阶级诗人,他们在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创作,所以他们的启蒙思想也就是鲁迅的创作思想。

    鲁迅盛赞拜伦的作品“无步函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雪莱“抗伪俗毙习以成诗”“凡正义自由真理以至博爱希望诸说,无不化而成醇。

    ”他特别崇拜拜伦“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予荡涤”的反抗精神与“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坚强意志,并誉为摩罗诗宗。

    他把这种精神归纳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力图借以激发中国人民的反抗破坏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热情。

     鲁迅认为只有解放人的思想,社会国家才有新貌。

    他对自由平等、重视人权、解放思想等曾给予高度评价:“思想自由,凡百学术之事,勃焉兴起,学理为用,实益遂生,故时光、十九世纪,而物质文明之盛,直傲睨此二千余年之业绩”。

    他认为“尊个性而张灵明”才能促进国民精神之觉醒。

    鲁迅吸收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精神,同时其启蒙主义带有更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更强烈的战斗性。

    早在辛亥革命前,鲁迅就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他非常重视思想启蒙的工作。

    鲁迅在《药》里就描写了一个崇高的革命者形象,他为了实现民主革命的理想,在监狱里还大义凛然地劝牢头造反,最后英勇献身,可是夏瑜的牺牲却得不到包括他母亲在内的劳动群众的理解。

    鲁迅一方面肯定他反抗朝廷的民族的、民主革命精神,同时有痛心于他脱离群众的弱点,以现实主义的深刻笔触描绘了革命者忽视启蒙工作而酿成的触目惊心的历史悲剧,启示人民,革命要胜利,单靠革命者的英勇奋斗是不够的,更重要得在于唤起群众、提高群众觉悟,并把他们组织到革命队伍中来。

    [2]                                                 鲁迅小说多次揭示了辛亥革命在广大农村中基础的薄弱,《阿Q正传》中,未庄的群众根本不知道革命是怎么回事,在革命到来之前和革命到来之后都从未有过起码的革命宣传活动。

    当革命波及未庄的时刻,除了各阶层的人物骚乱一阵外,一切又重归平静,封建地主阶级仍然牢牢地统治着未庄。

    农民这支最广大的同盟军并为受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重视。

    当革命还在进行的时候,资产阶级就与封建势力妥协,使农村政权落入地主豪绅手中,而像阿Q这样怀着自发革命激情的基本群众,却成了革命的牺牲品。

    鲁迅通过小说的形象描绘,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思想启蒙的无比重要性。

    二、启蒙思想的发展  在强调思想启蒙的同时,鲁迅还提出改造国民性这一命题,这种观点一直贯穿在他的前期创作中。

    他的小说,在表现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时,着重揭发他们身上的弱点,并剖析造成这些弱点的社会根源----封建统治阶级的蒙昧主义.鲁迅怀着沉痛的心情,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尖锐地抨击由封建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的痼疾. 他愤激地把这些麻木的群众概括为“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阿Q、闰土、华老栓……他们都是勤劳、纯朴、善良的劳动者,他们却都有着共同的弱点:愚昧、不觉醒。

    《狂人日记》中的一群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同使被剥削、被压迫的人,却都参加了吃人的行列;《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人群,他们对孔乙己的不幸无动于衷,反而拿他的缺点来取乐;《药》里那些围观杀头场面的庸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明天》中那些借帮忙为名的食客;《头发的故事》中盲目保守的群众;《祝福》中鲁家的短工、柳妈以及其他邻人,他们自私、冷漠,把祥林嫂的伤疤传为笑料,“咀嚼赏鉴”她的悲哀之余便灰报之以唾弃、嘲讽;《示众》中那些盲目赶热闹、幸灾乐祸、麻木不仁的观众……无不引起鲁迅的愤慨。

    他说:“造化生人,已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在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 [3]鲁迅痛恨这种麻木的精神状态,他万分感慨地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对于这样的群众是没法的,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

    一九二四年写的《复仇》便是对这种麻木状况的鞭挞。

    大意是:有两个人在旷野上,手持利刀,显出将要杀戮的模样,路人们四面奔来,要鉴赏这场杀戮,然而这两个人既不杀戮也步拥抱,看客们觉得无聊,便慢慢走散了,作者认为鉴赏这路人的干枯,就算复了仇。

    作为一个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一个伟大的启蒙主义者,鲁迅一反面看到劳动人民在社会的重压下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幸,看到下等人和上等人的对立,也看到群众中的反抗精神;另一方面,鲁迅也非常重视劳动人民所受传统思想的毒害,他不仅为人民历来的奴隶地位而痛心,而且迫切希望人民觉醒起来同历来的压迫者作斗争。

    他看到长期封建统治下农民和广大劳动群众由于自然经济的相互隔离,他们对不公正命运逆来顺受,对别人的疾苦漠不关心这样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在青年时期他就怀着“寄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满腔爱国热情,立志为争取祖国的解放而献身,他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使人民摆脱奴隶命运的问题,如何提高他们的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强调改造国民性,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鲁迅强调人民的觉醒,就是要使广大的人民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蒙昧状态,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启蒙思想的现实意义  封建蒙昧主义贻害了中国几千年,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流血牺牲、前仆后继所要实现的也正是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理想,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进行思想启蒙,有它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又以其蒙昧主义扼杀了一切生机以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启蒙思想之重要,“四人帮”现代蒙昧主义的流毒值得我们终身反省。

    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鲁迅的启蒙思想对于当代的我们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今天,我们应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解放思想,积极吸取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思想。

    我们知道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是非常重要的。

    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鲁迅的小说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宣告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纪的开始。

    在艺术方法上,明显地具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

    在《狂人日记》问世之前,白话体诗歌和散文已经出现,但真正具有深邃的革命思想和文学革命的风貌,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完美的艺术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作品,则是这篇《狂人日记》。

    也可以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

    《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

    《彷徨》收入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

    《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收入《呐喊》中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

    这部中篇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对雇农阿Q的受压迫,要反抗,最后被反动势力杀害的悲剧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及其不彻底性。

    作者对阿Q饱受欺凌与摧残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对赵太爷等反动势力则予以有力的鞭挞;并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痛切批判,表达了力图唤醒农民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强烈愿望。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名作。

    《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

    《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比《风波》更为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小说《孔乙己》以简洁、单纯的构思和纯练、精粹的语言,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科举践踏人生、毁灭人性的罪恶。

    《药》也是愤怒揭露“吃人”的封建建制度的名篇。

    不过,这里不仅有被封建的愚昧、迷信“吃”掉的普通百姓,还有被封建专制的屠刀“吃”掉的年轻革命者。

    华老栓用血汗钱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病的情节,早已成为醒人的文学典故。

    《故乡》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为名著佳篇,通过“我”回到久别的故乡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我”少年时代的伙伴闰土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中国农民在20年代所承受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灾难。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

    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鲁迅教育思想的特点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鲁迅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

    教育工作是他一生中从事的惟一的一个社会职业。

    1927年定居上海以后,虽然没有再从事教育工作,专心于文学创作,但他丝毫没有减少对教育的热情和关心。

    他曾经多次到学校去讲演,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杂文。

    他虽然没有专论教育的鸿篇巨制,但他的许多文学著作,包括小说、杂文、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以及书信,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哲理。

    鲁迅的教育思想,既表现在他近二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表现在他的这些文学著作中。

    研究鲁迅的教育思想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来认识。

    鲁迅所处的是什么时代呢?周恩来曾经说过:“鲁迅的时代,是一半满清,一半民国的时代。

    他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他受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他受过戊戌政变后的洋务教育,嗣后,留学东洋,又受教于章太炎先生,并参加了光复会。

    入民国后,他又做过多年北方官僚社会的小京官,也可说是闲差事。

    直到五四的前夜,他才得参加思想革命的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

    从此以后,他就公开地成为宗法社会的逆子,士大夫阶级的叛徒,逐渐养成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可是他自己却又那样谦诚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马前卒’。

    ”周恩来精辟地分析了鲁迅经历的时代和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研究鲁迅的教育思想还必须和他的思想主线相联系。

    鲁迅的思想主线是要摧毁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催生新社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培养革命战士,进行思想革命。

    他到日本留学,开始学医,原想将来回国后解除病人的疾苦,以医学来拯救祖国。

    但是他在学校里受到具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日本同学的歧视。

    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鲁迅受到了这种侮辱,感到生为弱国人民的痛苦。

    特别在一次日俄战争的影片上,看到一个说是替俄国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斩首,而围观的一群中国人却神情麻木,视若无睹。

    他深受刺激,苦思数月,得出结论:“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正是这种挚爱使他容不得人民病态的存在。

    他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为此,鲁迅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国民性。

    早在日本,他就常常和好友许寿裳议论中国民族的缺点。

    “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对于(一)因为古今中外哲人所孜孜追求的,其说浩瀚,我们尽善而从,并不多说。

    对于(二)的探索,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至于(三)的症结,当然要在历史上去探究,因缘虽多,而两次奴于异族,认为是最大最深的病根。

    做奴隶的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说诚和爱呢?……惟一的救济方法是革命。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他坚决地主张民族性必须改造,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否则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口号虽新,骨子里还是旧的,革命不能成功。

    他说:“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着自然是扫荡旧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能诞生的机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