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金秋诗词欣赏解释

    金秋诗词欣赏解释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2.《秋词1》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2》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

    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

    ”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

    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4.《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

    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

    月落夜深,繁霜暗凝。

    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

    “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

    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

    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

    “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

    “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

    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

    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

    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

    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

    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

    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

    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

    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6.《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赏析: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

    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

    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

    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

    讲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没有回房的意思。

    实写女主人公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

    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心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内心处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

    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

    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

    此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诗人描写了一种清冷的景象,以此为“背景”,再写女主人公的“衣着”,以衬托其孤寂。

    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接写“弹筝”的行动,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

    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生动深刻的刻划,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

    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7.《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全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

    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

    “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

    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

    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

    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

    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

    “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

    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

    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

    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

    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

    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

    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

    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

    谢朓北楼是南齐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

    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

    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

    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

    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

    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

    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

    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

    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

    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

    “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

    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

    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

    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

    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

    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

    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

    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

    “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

    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

    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人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

    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

    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

    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

    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9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