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收集有关于部队或从军的诗词

    收集有关于部队或从军的诗词

    部队或者从军的话,边塞诗就是最好的,而诗经里面也有专门的战争诗。

    边塞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崔颢,李颀等!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诗经里面的战争诗

    有战争诗

    《诗经》战争诗划分为三种类型

    1、表现天子、诸侯、将帅士卒在平定叛乱、抵御入侵、扶弱抗暴等正义之战中的情感体验的战争诗。

    例如,小雅中的《六月》、《出车》、《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

    诗人都热情地赞颂了任用贤能,对外族的入侵进行了有效的抵御和反击,收复了失地,振奋了人心。

    2、表现战争给士卒将领带来的忧思祸难和常年战争中的哀伤之情的“悲歌型”战争诗;《邶风-击鼓》中表现了战士对妻子的思念,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因为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而流传千古。

    《王风-君子于役》写了丈夫久役不归,少妇日暮时分的思念、牵挂、怅惘和祈祷。

    《卫风•伯兮》,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写: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些都反映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对社会生活造成的破坏。

    《豳风·东山》反映的就是士卒的厌战情绪了。

    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景况和回家后的心情。

    3,表达嘲讽、批判之情的战争诗。

    《唐风•鸨羽》、《小雅•黄鸟》等,这些诗完全是对繁重徭役、不义战争的愤慨厌倦,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和极端厌战,揭示出繁重徭役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苦难。

    但是总的来说,诗经中的战争诗歌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具体的军事场面,最多就是对行军阵容的宏大和军队的气势给与描写,没有更具体的关于军事斗争的内容。

    但同时诗经的战争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崇德尚义,这也许对后世的兵家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反对不义战争。

    而起于战国兵家学说则主要对战争所涉及的权谋,形势和具体的作战技巧进行研究,更专注与具体的战争,所以跟诗经联系很少,反而受道家,和法家思想影响较多。

    如果可以的话,望采纳,谢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