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李商隐的诗和柳永的词的异同点有哪些

    李商隐的诗和柳永的词的异同点有哪些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

    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

    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

    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

    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

    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

    明王士桢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8]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

    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此外,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影响

    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

    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晚唐时期,韩偓、吴融和唐彦谦已经开始自觉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到了宋代,学习李商隐的诗人就更多了。

    据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

    ”(《原诗》)北宋初期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隐,经常互相唱和,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并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称为西昆体。

    在当时颇有影响。

    此外,王安石对李商隐也评价很高,认为他的一些诗作“虽老杜无以过也”(《蔡宽夫诗话》)。

    王安石本人的诗歌风格也明显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明朝的诗人从前、后七子到陈子龙、钱谦益、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清朝喜欢写艳情诗的人更是专学李商隐的无题诗,例如王彦泓的《疑云集》和《疑雨集》。

    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香艳诗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

    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

    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

    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