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歌书苑到底是什么

    古歌书苑到底是什么

    中山路附近的古歌书苑咖啡旅馆会所,这是一部老厦门的缩影故事,这栋百年别墅沉淀了太多太多的文化和历史,她的历代主人都是文人雅士,最早的主人也是大同小学的创始人杨景文先生(1878~1961年),字子晖,厦门人。

    10岁进秀才,早年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他擅长书法、诗词。

    光绪三十二年,时值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际,杨景文等人发起成立"大同两等小学堂",校址设在赖厝埕(今古歌书苑所在地),校舍是庭院式的三层别墅。

    宣统三年(1911年),在林则徐之孙林炳章的督促下成立厦门去毒社。

    "五四"运动以后,大同小学制定"培养忠公爱国的人,培养自学自律的人,培养体力强壮的人"的教育目标,成立各种研究会,建立学生自治社团,声誉日隆。

    1938年厦门沦陷,日伪政权企图在学校推行奴化教育,但杨景文先生带领师生同仇敌忾,不畏强敌,顽强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校园内充满了浩然正气。

    1949年,厦门解放,大同小学从此进入新中国式的历史发展阶段。

    1950年,杨景文先生任厦门市第一届政协常委、文史委员。

    1966年"文革"发生,大同小学也经历了风风雨雨。

    杨景文先生的遗著《宜园小集》、《宜园诗稿》等亦在"十年浩劫"散失。

    大同小学至今已走过百年征程,在这方古朴而文明的土地上,积淀了一个世纪教育文明的底蕴,印满了莘莘学子成长的足迹。

    今天,当年的别墅风烛残年,经过杨景文先生的后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古"的传承人、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杨敏谋先生的修缮,别墅风采依旧,并命名为"古歌书苑",意即怀念那段岁月如歌的年代----

    看过黄渤主演的《疯狂的赛车》的朋友,肯定对厦门独特的“外廊式”骑楼建筑印象深刻,那就在会所所属地拍摄,可见古歌书苑的历史与渊源、文明与进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