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

    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

    (一)借对

    对联是倾向于工对的,联家千方百计谋求对仗精工。

    传统诗词格律中的借对法,即可把不能相对的词语变成能相对者,甚至变成极工的对仗,从而使对仗获得更多的自由,提供了一条宽工转化之途径。

    借对可分为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

       1、借义对

    作为对仗之字词,用句中原义虽非工对,但其另有他义,借之以对仗则属精工,此为借义对之原理。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七律《曲江》)    “寻常”是普遍的意思,但古制以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故可借为量词,与“七十”相对为工。

       地有七星邻北斗;

    人如二客伴东坡。

    (清·百文敏、吴山尊对句于肇庆七星岩)    “东坡”为苏轼之号,是专用名词,现借“东”为方位名词,而与“北”成工对。

       好句不妨灯下草;

    高龄可辨雾中花。

    (佚名题眼镜店)    “草”本为动词,此处借为花草之草,以与“花”相对。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严问樵挽姬人朝云联)    “朝云”为姬人名,现借“朝”为时令类词对“暮”,借“云”为天文类词对“雨”成工对。

       席上不分南北;

    眼前只见东西。

    (笔者讽酒官联)    “东西”为物品,现借之为方位名词与“南北”相对。

       解脱拈花刚佛日;

    证明因果在仙霞。

    (清·孙叔平挽邢克均巡抚之妻于福建)    “佛日”即佛之生日,死者适于该日去世,此处借年月日之“日”为太阳之同义词“日”,以与“霞”作天文对。

    “仙霞”即仙霞岭,借“仙”对“佛”,借“因果”之“果”为花果之“果”,以同“花”相对。

       2、借音对

    两字本不能相对,但其中之一有同音字与对方为工对时,则可借音而对。

    借音对常多用于颜色对,此种不被联家作为工对,实不得已而为之,因而少用之。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轻。

    (杜甫《泰州杂诗》)    句内借“珠”为朱,和“白”成颜色对。

       寄身且喜沧州近,

    顾影无如白发何。

    (刘长卿七律《江州别薛六》)    出句借“沧”对“苍”,与“白”为颜色对。

       (二)无情对

    无情对,顾名思义,即上下边意义不相关的对联,它只求字面上的对仗,特别强调字词工对。

    在联意方面,它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意而为之。

    无情对非但意义不相关,而且意义上相差越远越好,上下两边的命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每比各自的意义要自然连贯。

    无情对上下边的结构也恰好与一般联语相反,它追求结构的不一致,甚至相差越远越好,以形成强烈的反差,构成意趣。

    如: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上比是赞颂某人的教育成就之语,其结构很复杂;下边只把三个国名(亦即三个名词)排列在一起而已,并没有说明什么意思。

    上下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又如:    陶然亭;树已半枯休纵斧

    张之洞。

    果然一点不相干。

       这些对联虽然上下边意义毫不相干,但每个字词的对仗是十分工整的,尤其讲究名词的小类相对。

    在手法上,无情对的撰写大多采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转义对之,并尽量做到对句中的所有字都转义,转义后还必须使相应的字词依然存在对仗关系。

    如:    丑角;

    美元。

       “丑角”是演员行当,“美元”是货币。

    但“丑”、“美”是取形容词义相对,“角”、“元”是取货币单位名词相对。

    再如:    回头是岸;

    汉口非洲。

       “回”、“汉”是民族名词词义,“头”、“口”是人体部位,“非”、“是”取副词义。

    同时这一无情对又有另一层意思:因为回头是岸,所以汉口(是城市)不是“洲”。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楹联学会还专门举办了一种无情对专刊《无情联圃》,这是笔者见到的全国第一个无情对专刊,已出版20多期,其刊头联“看来易对实难对,道是无情却有情”正好道出了无情对的特点。

    该刊物发表了许多新创作的优秀的无情对。

    如:    治水;  毛利;  莽汉;  楚江;  明朝中叶;  诸葛亮;  我不同他作对;

    整风。

    肾亏。

    荒唐。

    清明。

    美国里根。

    东方红。

    谁来与你买单。

       实际上,无情对的应对比常规对联的应对要难,难就难在追求对仗的工巧和句意的雅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无情对句,不失为提高撰联对仗技巧的一种方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