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王安石的《咏石榴花》全诗

    王安石的《咏石榴花》全诗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这是王安石咏满树只发一花的石榴花名联。

    红一点,指石榴花。

    春色,景色。

    在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石榴之艳美、之珍贵,并不在于其万紫千红、妖娆多姿,纵叶稀疏而少,而那花却越发地显得鲜艳妩媚了。

    扩展资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称王荆公。

    谥文,又称王文公。

    临川(现抚州)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

    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

    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

    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

    北宋嘉佑三年 (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参考资料:

    腾讯新闻--王安石作品汇总赏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