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词大赛央视第九期

    古诗词大赛央视第九期

    25.★和尚敬茶

    【转帖-参考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

    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

    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

    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

    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

    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26.造酒忘米

    【转帖译文】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

    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

    ”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

    ”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

    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

    27.尊师

    【转帖译文】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

    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太平安定了。

    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

    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践、贫富了。

    象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

    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

    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

    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

    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28.刘备纳贤

    【转帖译文】当初,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判断句)。

    幼年丧父十分的贫穷,与母亲一起以靠贩卖草鞋作为职业,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时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怀大志,很少说话(倒装句),喜悦愤怒不轻易在脸上表现出来(倒装句)。

    他因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拜师学习,因此前往投靠公孙瓒。

    公孙瓒派刘备和田楷夺取青州,他们立下了战功,于是把他们立为平原县相。

    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他与这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像亲兄弟一样友爱,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

    他们跟随刘备一起与敌人周旋,不逃避艰难险阻。

    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访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后,以赵云的胆识为奇,十分用心去交结。

    赵云于是就随刘备到平原,为他统领骑兵。

    29.求不死之药

    【转帖译文】当初,燕国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一类人声称世上有一种成仙之道、人老死后尸解骨化升天的法术,燕国、齐国的迂腐、怪异之士都争相传授和学习。

    从齐威王、宣王到燕昭王都相信他们的话,派人到海上寻求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据说这三仙山在渤海之中,距离人间并不遥远。

    只是凡人将要到达,凡就把船吹走了。

    不过也曾有人到过这三山,看见各位神仙和长生不死的药均在那里。

    待到始皇帝出游海滨时,通晓神仙方术的人如故齐国人徐等纷纷争着上书谈这些事,请求准许斋戒清心洁身素食后率领童男童女往海上寻求神山。

    始皇于是派遣徐征发数千名童男女入海求仙。

    但是,船行海上后却均因风势不顺而返航。

    不过他们仍然说:“虽没能到达仙山,可是已经望见了。”

    30.僧寺夜读

    【转帖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31.炳烛而学

    【转帖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

    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

    32.赵广拒画

    【转帖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

    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

    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

    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

    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33、治国如栽树

    【转帖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

    隋炀帝仍旧不满足,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

    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

    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

    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

    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34、郭进治第

    【转帖译文】郭进有才略,多次建立战功。

    曾经做邢州刺史。

    郭进曾经在城北修建宅院,建成之后,聚集族人和宾客庆祝落成,连地位低下的土木工匠都参与,于是在东厢房安置众工匠的席位,在西厢房安排众子女。

    有人问:“众子女怎么可以与工匠们并列?”郭进指着众工匠的方向说:“这些是造房子的人。

    ”又指着众子女的方向说:“这些是卖房子的人,本来就应该坐在造房子的人的下席。

    ”郭进死了不到一年,果然被他人所占有。

    35、一言具狱

    【转帖译文】相约在五更时去甲家会面),如期往(乙按约定时间去了)。

    甲至鸡鸣(甲到鸡叫时),往乙家呼乙妻曰(去乙家呼叫乙的妻子说):“既相期五更(既然我已经与乙相约在五更),今鸡鸣尚未至(现在鸡都叫了,乙还不到),何也(为什么)?”其妻惊曰(乙的妻子吃惊地说):“去已久矣(他离家已很久了)。

    ”复回甲家(于是又回到甲家),乙不至(乙还是没到)。

    遂至晓(就到天亮时),遍寻踪迹(到处寻找乙的踪影),于一竹丛中获一尸(在一丛竹林中找到一具尸体),即乙也(就是乙)。

    随身有轻赍【音基】物(随身带有的一点财物),皆不见(都不见了)。

    妻号恸谓甲曰(乙的妻子痛哭着对甲说):“汝杀吴(应是“吾”字)夫也!(你杀死我的丈夫了)”遂以甲诉于官(就把甲告到官府),狱久不成(但这个案子久久不能定案)。

    有一吏问曰(有个衙门中的办事员问甲道):“乙与汝期(乙和你相约),乙不至(而乙却不到),汝过乙家(后来你去乙家寻访时),只合呼乙(只应呼叫乙才是),汝命(此“命”字定有误)不呼(你不呼叫乙),乃呼其妻(却去呼叫甲的妻子,[可见你知道甲已经被杀而不在家]),是汝杀其夫也(定是你杀害她的丈夫了)。

    ”其人遂无语(那人[即乙]就无话可说)。

    一言之间(办事员只一句话之中),狱遂具(案子就结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