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明清诗词赏析2000字

    明清诗词赏析2000字

    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え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

    下面我们就对这首词作一个主要的赏析。

    《葬花吟》写在黛玉因担心宝玉被贾政叫去受罚,特往怡红院探视,结果却吃了小丫头们的闭门羹,一径自想自伤,恰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春残花落,身世飘零,敏感易伤如黛玉者,又岂能不痛发悲歌一泄心中之感?这就奠定了《葬花吟》的情感基调——感春伤春,自怜自悲,凄苦凄凉,痛诉痛告。

    这首诗出自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实则道明全诗的主要内容:以葬花始,以感怀终。

    全诗52句,共361字,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段从“花谢花飞花满天”始,至“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止,抒发葬花人的春愁;“一三百六十日”至“知是花魂与鸟魂”止是第二段,叙写落花的飘泊葬花人被挑起的悲痛情绪;“花魂鸟魂总难留”到“花落人亡两不知”为末段,诗人以落花自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作谶语,写挽歌。

    一首《葬花辞》,半部《红楼梦》,没到伤心处,难解其中苦。

    《葬花吟》是整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忧愤绝唱,既是黛玉凄惨身世的感叹、风刀霜剑的境遇,也是曹雪芹本人愤慨之情的独白。

    短短五十二句的葬花辞,是《红楼梦》诗词中最绝妙,最有感染力、最具代表意义的诗篇之一。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

    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秋江独钓图》这是一首题画诗。

    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

    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

    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

    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实在精彩!细细品味,这些个“一”用得多么贴切又多么有情趣啊!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古人说:“诗中有画。

    ”读了这首诗,该深有体会,它是一幅美丽的《秋江独钓图》。

    烛影摇红·癸卯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1903年〕

    朱孝臧

    春瞑钩帘,柳条西北轻云蔽。

    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

    狼藉繁樱划地,傍楼

    阴、东风又起。

    千红沈损,鹎鵊声中,残阳谁系?

    容易消凝,楚兰多少伤心事。

    等闲寻到酒边来,滴滴沧洲泪。

    袖手危栏独倚,翠蓬

    翻、冥冥海气。

    鱼龙风恶,半折芳馨,愁心难寄。

    《烛影摇红·癸卯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夏敬观《忍寒词序》论疆村词云:“侍郎词蕴情高致,含味醇厚,藻采芬溢,铸字造词,莫不有来历。

    ”这首词表达了怀念黄公度,展现爱国情怀的含义。

    在《烛影摇红·癸卯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中,这一对知交,促膝旧话,对维新变法不幸失败,爱国志士遭冤被杀,感伤痛惜不已。

    “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用博劳鸟的空啼来暗示变法的失败。

    而“楚兰多少伤心事”,更将此事与屈原的遭谗受屈、国破人亡之事相联系,沟通时空,以古衬今,使这一悲剧色彩更加浓烈。

    词中再次抒写了对死难的爱国贤士的深切的悼念,对残酷杀戮志士的慈禧等顽固派的愤慨。

    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有用之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与批论。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