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如何评价宋仁宗的历史地位?

    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宋朝的第四任皇帝。

    对他的历史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仁政。

    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或冠以“仁”。

    是历史上较少有的受到百姓爱戴的皇帝。

    宋仁宗驾崩后,洛阳的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2、试图改革旧弊,未能成功。

    仁宗在位期间,实施“庆历新政”,由范仲淹主持的那场社会改革,更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庆历新政”有十大方面内容—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出发点是极好的,但反对势力庞大,难以推动,一年四个月后便宣布中止,错失了革新的良好机会。

    主要的积弊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冗兵严重,军队占用的赋税到了十分之七;第二,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巨大,到仁宗晚年,甚至发展的“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局面。

    3、未与邻国发生大规模战争。

    宋的邻国有西夏和辽。

    西夏与宋的军事冲突中,宋基本处于优势地位,逼迫西夏与宋和谈,西夏向宋称臣,史称,“庆历和议”。

    宋朝也采用和平协议的方式,与辽保持了和平关系。

    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曾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如何评价宋仁宗的历史地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