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以“古诗词伴我成长”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从小,妈妈就让我读唐诗。

    刚开始是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等,只记得当时觉得像唱歌似的,很顺口,很有趣,后来,慢慢地,爱上了读唐诗。

    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拿着《唐诗三百首》读上几遍,现在我已经背了一百多首唐诗了,我慢慢地发现,读唐诗的好处真不少。

    首先,读唐诗可以让我认识很多字。

    记得读王维的《鹿柴》的时候,我因为早就认识了火柴的柴,于是就读鹿柴(chai),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才知道这个字也读zhai。

    是寨子的意思。

    后来,在读李益《江南曲》的时候,第一句是“嫁得瞿塘贾,”我认识最后一个字是jia,可妈妈说我读错了,我仔细一看才看清楚,这个字的注音是gu,我很奇怪,这个字明明就是jia字,怎么读gu呢?一查字典,才明白原来这个字是多音字。

    gu的意思是商人的意思。

    就这样,我认识很多原来不认识的字,懂得多音字的另一个音和意思。

    唐诗的韵律很押韵,读起来感觉琅琅上口,妈妈说这叫韵律美。

    像唱歌一样。

    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里边的晓、鸟、少都是押的ao韵,像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里边吴、孤、壶押的是u韵。

    妈妈教我说:“只要能够把握住韵脚,读起来非常好听,也非常容易背会。”我按照妈妈给我讲的去读、去背,果然觉得好背多了。

    不仅如此,唐诗还告诉我很多道理。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刚开始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金缕衣,就问妈妈。

    妈妈说是用金线织成的衣服。

    我一听,觉得很惊奇,金线织的衣服,那得多贵啊!妈妈说,杜秋娘就是为了劝我们珍惜少年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写得这首诗,咱们来读读吧。

    就这样我认真学习了这首诗。

    这才知道,再贵重的衣服,在奢华的生活,都不必去珍惜,最应该珍惜的就是美好的时光,应该抓住少年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不学习,到老只能白白地叹息,一切都来不及了。

    在读到《长干行》的时候,通过妈妈的讲解,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古代女子,她聪明、热情又很有礼貌,和自己的老乡热情地打招呼。

    妈妈说,我和哥哥身上缺乏的就是热情。

    见人不知道打招呼。

    有一次在公园玩,我看到奶奶在公园锻炼,却不知道和奶奶打个招呼,奶奶为此还说我是“冷血动物”。

    学过这首诗以后,我也试着和我见到的熟人、亲人打招呼,他们都说我变了个人。

    唐诗还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人,懂得很多做人和学习的道理。

    比如卢纶的《塞下曲》系列。

    我认识了“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的大将军,感受到了将军“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力度,佩服将军“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作战智慧,更为战士们打了胜仗后“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而欢欣鼓舞。

    在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的时候,我认识到含冤而死的屈子也就是屈原。

    当妈妈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以后,我被故事感动了,也想找来关于屈原的书好好看看。

    妈妈说我们学校图书馆就有这本书,开学我就准备借来好好看看。

    读到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妈妈给我讲了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我觉得这首诗就像专门写给我看似的。

    这首诗告诉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

    不能像《桃花源记》里边的武陵人,到桃花源里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学习也应该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就像我们背古诗。

    如果能坚持不懈,早就把三百首全部背会了,可惜中间有几次没有坚持,导致现在才背了一百多首。

    今后,我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能背一首。

    唐诗带给我的好处太多了,今后,我会继续背唐诗,在唐诗的陪伴下,我会生活得更快乐,更充实。

    一颗单纯幼稚的心像花朵似的,在诗句的滋润下,缓缓绽放…

    幼年,诗与我

    在我刚刚学会写蚂蚁爬般歪歪扭扭汉字时,妈妈开始教我背古诗。

    拿着配有插图的古诗书本,妈妈陪我一起遨游古诗王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刻在我懵懂的心间。

    不大懂诗的意思,只知道了原来小草是烧不尽的,是春风一吹就又长出来的;明白了所有的妈妈都爱孩子,要让孩子吃的饱穿的暖。

    这些句子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多好听啊!于是我嘴里嚼着糖怀里抱着书,对照拼音奶声奶气读着一首又一首古诗

    少年,诗与我

    “妈妈,古诗都过去几百上千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读去背它们呢?”我不解地问妈妈。

    “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呀!多读多背,领会诗意,就会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就能增厚文学底蕴,成为内心饱满的人。”妈妈回答我。

    于是我捧起书本继续背诵古诗。

    从小学升到初中,我手中的书,已由古诗选换成了诗词合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唐诗宋词,我已能流利背诵许多并理解诗意。

    再去读语文书里的课文,很轻松就读懂读透了;写起作文来,遣词造句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青年,诗与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中凝聚了诗人晏殊多少辛酸难言?他的孤独寂寞有谁能排解安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抚今追昔,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有着怎样的痛心追悔?

    不断长大的我,对古诗词不再满足于只简单理解,单纯背诵了,我在以日渐成熟的心灵和丰富感性的认识,去欣赏领悟它们。

    全心投入其间,我能看到诗人们灵魂的独舞,听到他们情感的独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都请寂寥的秋景代言;“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夜风狂雨骤,明朝醒来,叶更绿,花却凋残。

    事物的变化,总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正如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里所言:“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以朴素淡雅的诗句,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多么深沉而又炽烈的情感呀!

    从孩提时牙牙学语的朗读到年岁渐增的喜爱鉴赏,美丽的诗歌在我心里撒种、破土、拔节、开花。

    渐渐地,我能领会诗中蕴含的更深沉底蕴、更丰富情感。

    古诗伴我一起成长。

    它净化我的心灵,陶冶我的情操。

    我决心继续扬帆起航,在古诗的陪伴下,驶去光明的远方!

    以“古诗词伴我成长”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