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重要问题!请诸位一定帮忙!25首诗求鉴赏!!

    这有些是找不到的啊,你一定要全,难不成要我自己帮你写啊,我就帮你写几首吧。

    但我写的话不会写太长的啊。

    1、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用诗的语言画成了一幅壮美的“寒江独钓图”。

    起首二句的“千山”、“万径”形容范围广。

    鸟绝迹,人绝踪,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这里描述的是“奇景”,在这样的寒雪中,竟然有人在江边独钓。

    这钓叟称得上是“奇人”。

    幽静的自然环境和傲雪独钓的渔翁构成了一幅“人景俱奇”的图画。

    《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

    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

    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

    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

    是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孤独而又不屈的精神面貌的曲折写照。

    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义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

    2、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简析】:

    这首诗没有正面写雪景,而是从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诸方面写起。

    感觉:首句不从正面写雪,却从感觉写起,含蓄地道出“夜雪”悄无声息地来临了。

    “衾”“枕”暗示“夜”字,“讶”“冷”暗传“雪”字,紧扣诗题,文笔简洁了当。

    视觉:二句仍未直接让“雪”登台,又从视觉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已深沉,夜色凝重,此时诗人举目视窗,本该漆黑的一片,却见窗户光明白亮,说明雪下得大,积得厚,正是积雪的强烈反光才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听觉:三、四句笔锋一转,从听觉角度来写。

    寂静的夜晚,不时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清晰的响声,可见雪下之久、之大、所积之厚。

    第三句一个“重”字,是全诗的诗眼。

    一、二、四句都围绕这一“重”字展开,雪下之久、之大、之厚,无不落在它的身上,这一“重”字,既是诗人对雪的感知和推想,更是诗人心情的一种披露。

    寒冷的冬夜,诗人心绪不佳,彻夜无眠,感觉“衾枕冷”,看到“窗户明”,听到“折竹声”,不由自主地写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感悟。

    诗中明写人,暗写雪,可谓苦心孤诣(yì),独出机杼(zhù)。

    通篇采用侧面暗示,将雪虚笔写出,这就使得这首小诗含蓄隽(jùn)永,韵味悠长,不愧是咏雪诗中的珍品。

    【赏析二】

    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睡着睡着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

    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着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

    不过,既然是写诗,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

    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就是从耳边时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

    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3、咏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下雪天气的喜爱。

    首二句描绘了雪已下了很长时间,各家各户门前屋上都积满了雪,一派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象。

    末二句“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描写得极具生活情趣,写了诗人唤来小僮,扫掉积雪,而自己则坐在窗前,欣赏着这美丽景象。

    其爱雪之情自然流露。

    4、《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简析】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赏析

    [赏析]

    《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

    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

    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

    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据说此诗为祖咏在长安的应试之作。

    诗的意境创造皆从“望”字生发出来。

    而诗之妙处在于不仅写所见之景,更写感觉中之景,出人意料。

    诗人从侧面落墨,虚处生神,林表的霁色,因余雪而增“明”,城中的暮寒因雪消而更烈。

    不见“余雪”二字,而尽得风流。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题解

    这是一首邀朋友喝酒的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

    白居易时年四十六,正在江州司马任上。

    刘十九大概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名字不详。

    很多选本认为是彭城人刘轲,据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考证,非也。

    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云:“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刘十九为河南登封县人。

    “十九”,是指排行。

    句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渣,香气扑鼻。

    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

    “绿蚁”,是指新酿的米酒,在未过滤时,酒液面上浮有一层酒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为“绿蚁”。

    “醅”,是指没有滤过的酒。

    这两句以“绿蚁”、“红泥”相对列出,色彩的配合极为鲜艳明丽,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酒是新酿的,迫不及待地等人共品。

    红泥做的小火炉,小巧又朴素;炉火旺旺的,既可取暖,又可温酒。

    这真挚的情意真是比酒还淳厚。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要下雪,你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天欲雪”,说明天气正当寒冷。

    此时,与朋友围炉对酒、促膝夜话,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喝酒,讲究的是“兴”;酒中,又寄托着情。

    这两句正好道出酒中真趣,洋溢着美好人情。

    “晚来”,就是晚上。

    “来”,是语助词。

    “雪”,即下雪,此处用作动词。

    “无”,是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否”、“么”。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价说:“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

    评解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

    此诗堪称典范。

    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

    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

    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

    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

    《唐诗三百首》评价说:“信手拈来,都成妙谛。

    诗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

    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7、《独酌》【唐】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赏析:作者描写的是冬夜在房中拥着炉火饮酒时,自己所想像的一些图景。

    开头两句:“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点出了写作时的时间地点和正在做的事情“喝酒赏雪”在风雪交加的寒冬夜里,品酒赏雪,作者并没有流连于欣赏眼前银装素裹的世界,而是思绪远漂,回想起了秋季时夜晚在钓鱼船上睡觉的温凉舒适。

    表达了他对于秋季那种温和天气的喜爱之情。

    8、《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赏析:这首《村雪夜坐》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客宿他乡的寂寞之情。

    其中“背灯坐”、“暗纷纷”、深村夜、残雁等词汇莫不透出浓浓的孤独凄清之感。

    重要问题!请诸位一定帮忙!25首诗求鉴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