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初中语文书里的全部古诗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评析: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

    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

    尾联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也隐含祝愿自己的劳动能获利好收成。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评析:诗是田园诗。

    其妙在:记叙的虽是平凡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

    特别是颔联,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评析: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

    “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评析: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无情感的景物写活了写得满富感情了。

    门前的景物只是一条河流("水"),一片农田,两座青山罢了,但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情有独钟。

    弯弯的河流环绕葱绿的农田,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两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门而入,向主人奉献上自己的的一片青翠。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评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

    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

    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

    该诗亦如此。

    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评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

    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

    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

    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评析:词写自己优裕的生活和高雅的情趣,情调开朗欢快。

    内容写的是早年的幸福生活,但从“常记”一词来看,可能是作者的晚年回忆之作。

    从词人晚年的遭遇看,似乎是通过回忆昔日幸福欢乐的生活,反衬晚年孤寂、凄苦的境遇。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评析: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

    首联:采用了互文修辞,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

    颔联: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

    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

    尾联:正常语序为:“路转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古代送别诗,情调大都低沉、忧伤。

    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

    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

    形象精炼,意气风发,成为千古名句。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评析:内容和主题:由古代传说引出一番岁月沧桑、世事多变的感慨,又由眼前的景物触发了怀念故乡的愁情。

    怀古气势磅礴,写景美丽如画,抒情婉转深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

    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评析:诗的目的:从表面看,是指责秦淮河边酒楼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因为她们居然在高唱那首不祥的《后庭花》;其实是指责那些端着酒杯眯着醉眼津津有味地欣赏歌曲的人,即达官贵人之流,亦即他们的所代表的统治阶层“不知亡国恨”。

    “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了互文修辞。

    (相似的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河水和沙滩。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评析:“问归期”点出妻子的来信对远游夫君的思念、关心和爱,暗示两人的恩爱。

    后两句含蓄地写出双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味:互相思念,关心。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诗中提出了两个观点:1、寿命长短不全由天定,自身注意保养调节,使身心保持良好状态,也能延长寿命;2、年老并不可怕,老了也要有所作为,也能有所作为。

    年纪老但雄心壮志不能老。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相见欢 •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评析:“离愁”的愁不是一般的愁,而是再也见不着故国的亡国之苦,是由皇帝变囚徒的愁苦。

    “剪不断,理还乱”今天常被用来形容心情的烦乱复杂。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评析:全篇用比喻:池塘里的水比喻人的知识、学问、思想,“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

    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就像一口池塘中已装了大半池水一样,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来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

    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充实,更新。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评析:是首田园诗。

    诗人把拉家常说笑话编鸡笼等平凡的人和事精心串连起来,使诗有了诗意、情趣。

    诗中农民一家,生活清贫,艰苦,然而却显得清静,祥和,安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评析:首尾两联叙事。

    颔联: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

    “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

    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颈联写景: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评析:第一句通过写飘飞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怨的子规,极力烘托悲凉气氛。

    后两句,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

    思考:诗人为什么偏要托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析:“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

    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

    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评析:第一句用夸张突出塔高的气势,为后三句诗张本。

    因塔高千寻又立在峰顶,才有站在塔顶看日出的说法。

    也才不怕“浮云遮挡观日的目光”。

    其中包含:“要想头脑清楚目光远大,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论诗 •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评析: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

    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评析:首联:诗是送别诗,可送别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诗人自己。

    尾联:把江水(故乡水)作为给自己送别的友人来写,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构思独出心裁。

    秋词 • 刘禹锡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评析: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季,往往是草木凋零、肃杀冷清、萧条,令人伤感凄凉的。

    而该诗虽是写秋,却不悲秋,而是赞秋颂秋。

    思考:“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因秋景爽朗明快优美,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和激情,能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

    从中看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赤壁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评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

    该诗作者(见解)①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

    ②孙刘联军失败了。

    (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析:首联回顾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

    二、三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

    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

    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评析:“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可以返老还童吗?不是,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方面可以老当益壮。

    后两句:诗人虽被贬谪黄州,却仍旷达乐观,不服老,不叹老,自强不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这样就能保持青春活力。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评析:“左迁”指降职贬官。

    首联写因上奏迅速被贬,其中蕴藏着怨气怒火。

    颔联表现了诗人为圣天子清除弊政,为正义而受苦受难,在所不辞。

    透露出的是骨气、正气、傲气。

    颈联(名句)写景抒情大气磅礴。

    ,诗人的遭遇,似乎连景、连物也为他感到不平。

    因而云横雪拥,家不见马不前,表现出悲伤和凄苦之情。

    尾联写对侄孙交代后事,表现出一种决绝的义无反顾的勇气。

    别云间 •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评析:诗人是一位少年英雄、爱国志士。

    年仅16岁就英勇就义。

    思考:颔联诗人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表现诗人面对死神,毫无惧色,而遗憾的是,因为失去了人身自由,连想要与故乡作最后诀别都无法办到。

    尾联:表现诗人虽身死而志不灭的抗清精神。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评析:思考:词所写的“愁”与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中写的“愁”相同吗?

    答:不同,这里的“愁”是一种闲愁,难以消遣长日的愁,因丈夫不能长伴身边的愁。

    “是离愁”中的“愁”是见不着故国的亡国之愁,是由皇帝变囚徒的悲苦的愁。

    “人比黄花瘦”拿菊花比喻自己因愁而成的娇瘦之躯,新奇、形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评析: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

    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

    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

    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评析: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风格怪异。

    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

    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

    无题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评析:“东风无力”指春天将尽,春风已没有先前那种催生万物的力量。

    既点明时令,又造就一种伤感的气氛。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古名句)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

    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尾联的“蓬山”是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根本无望到达,说“无多路”,说要请信使去探望,显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罢了。

    秋 词 天净沙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评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

    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

    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评析:思考: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

    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评析:

    南 园•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评析:前两句希望男子汉大丈夫能够挎起钢刀为国效命,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富贵留名青史。

    “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并非真的认为书生就做不成事。

    这里是明知故问,实际是说他生活的时代,像他这样的书生报国无门,有才无用。

    抒发了自己的怀才?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初中语文书里的全部古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