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卢克莱修

    一、卢克莱修是怎样阐述生物进化与文明起源的

    卢克莱修非常详尽地描述了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的过程:世界由自身有重量 的原子相互撞击结集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是杂乱无章的,后来就分出了各个不同的 部分,分别形成了天空、大地和海洋;大地上最开始产生的是植物,之后产生了动 物,然后出现原始的人。

    原始的人类没有火、衣服、住房和公共生活,也不会耕 作,他们依靠野果、溪水和捕猎生活,男女混杂地穴居在洞巢和树林之中;由于闪 电和树木的摩擦带来了火,太阳光的作用又教会他们如何煮食物的方法,人类因此 而进入了文明状态,懂得了建造茅舍、获取皮毛和火,男女开始组成家庭;语言的产生不是有人创造出来教给众人的,而是“自然促使人们发出各种舌头的声音,而 需要和使用则形成了事物的名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能力较强智慧较多的 人,就教导人们去用火和其他的新发现来改变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后来财富的出 现助长了人们的野心,于是就产生了争夺和混乱,因此就有人“教人们去设立官吏 职司,制定法典,使大家同意遵守法规”,再后来发现了铁,出现了设防的城市、航海术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也先后产生了。

    二、卢克莱修是位怎样的作家

    卢克莱修(前99—前55年),共和国末期古罗马著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

    他继承了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他进一步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卢克莱修认为,原子组成了一切物质,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转化为无;原子具有一定的形状、重量,物质的消失并非物质的消灭,而仅是构成物质的原子发生了分离;原子是永恒的,宇宙是无限的,是变化与发展着的;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

    他还进一步提出人的灵魂是物质的,也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随人体的死亡而死亡,它们不会对死后的生活怀有恐惧。在认识论方面,卢克莱修肯定感知的作用,认为感知是认识外部世界的源泉。

    他对宗教偏见持强烈的批判立场,认为它是人类罪恶的根源,只要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可以正确认识,从而消除对幻象和超人的自然力的崇拜与恐惧,宗教偏见就会消除。 因此,卢克莱修在诗中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努力运用原子论和其他物理知识,马克思曾称赞卢克莱修对问题的解释“较深刻”,其中有些理解到现在仍使人感到惊叹。

    在卢克莱修的诗中还论及世界和生命的起源。虽然他的社会观中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面他仍然做出过一些有价值的推测。

    三、卢克莱修否认神的思想是什么

    伊壁鸠鲁虽然否认神对自然和人世的干预,但是并没有彻底否认神的存在。

    卢克莱修则坚决否认神存在于任何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宗教起源的原因,批 判了宗教迷信对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集中驳斥了宗教迷信的支柱——灵魂不死学 说。他认为造成万物的只是那些元素,宇宙间没有任何事情受神灵摆布。

    但是,由 于人们的愚昧无知,不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原因,加上惧怕自然的威力,于是就 企求神灵庇护,进而产生了宗教崇拜。他认为灵魂也是由微笑的粒子构成,“和身 体是同时生出的,并且一起长大和衰老”。

    四、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主要内容

    第1卷批驳了宗教和神创论,论述原子与虚空。指责宗教蒙蔽人们的理智,贬低人的尊严,唆使人类作出不道德的行为,使人们陷于极端的贫困。他通过具体事例论证了原子和虚空的实在性,但没有用“原子”这个词,而是用“本原 ”、“原初物体”、“物体”、“种子”、“元素”以及“物质形体”来代替。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他认为原初物体的形状是有限的,他从物体的多孔性和比重的不同论证虚空的存在。他把原子论和感觉结合起来,提出可能性表明性质,不可能性表明虚空。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物质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世界在形成、发展和消亡,我们的世界并非唯一存在的世界。在第2卷中,他阐述了原子运动的规律性,他还说明了世界和万物形成的原因,指出了为德谟克利特所忽视的偶然性的存在。在第3卷中,他论述了灵魂的本性,区分了灵魂和精神。他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原,精神是意识和理智,二者都是物质的,是由极其精细的原子所构成的。在第5卷中 ,他描述了宇宙、生物和社会的形成过程,并着重描绘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图景。他还推测到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理性能找到满足需要的手段。这些看法既表现出肯定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萌芽,也混夹有唯心主义的观点。在第6卷中 ,他研究了当时的各门学科,并用原子唯物论观点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书中还表现出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五、卢克莱修生平简介

    卢克莱修(约前99~前55)

    Lucretius,Carus

    古罗马哲学家。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哲学观点:

    “思想和灵魂的本质是有形体的……(而且是)有生死的。如果灵魂是长生不死的,并又能在出生的时候进入我们的肉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记住遥远的时代,也留不住以前的行动痕迹呢?如果思想的力量完全被改变了,所有对过去的记忆都丢失了,那么,我认为这与死亡毫无二致。因此,你们得承认,以前存在的灵魂已经消失了,现在存在的灵魂已经形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