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生活 > 教育
  •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情况说明

    1.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调查范文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日前,我对我院中文系的四个教学班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

    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 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在“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选)”问卷中A、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占47%。

    B、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占39%。C、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占14%。

    D、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占12%。E、沉溺于网上娱乐,无心向学占7%。

    在这项调查中,前三项占的比例大足以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的智力素质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

    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

    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

    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

    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三.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有39%的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5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2%的学生认为严格控制上网,3%的学生认为上网太浪费时间。而在“你的网络知识从何获得?”这一项中,只有8%的学生是从学校获得,而57.2%的学生是从同学中获得,35%是自学获得。

    而在哪里上网这一项中,84%是在网吧,只有4%的同学是在学校里上网。 这几项调查结果表明,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条件,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

    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

    2.求《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怎么写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调查报告 关于牟定一中1200多未成年人的问卷调查 2006年5月,按县教科室的要求,我校以学校的名誉申报了《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研究》,2006年10月,在申报后,等待了130多天后,我们的课题才得到了中央电教馆的申批通过。

    此后,我校按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特殊情况展开了工作。10月份,我按学校的要求拿出了课题研究计划并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按计划的第一步,首先对我校的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工作是取样和问卷的设计。

    问卷设计很是伤脑筋,怎么样设计才全面,怎么样设计才准确获得一手的资料,才能准确的了解现状?在经过了两周的准备后,我设计出了一份问卷,并在我校的高一、高二年级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得到了信息技术各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

    他们所教的班级的问卷调查都是他们来完成的。 首先是调查样本的取样工作。

    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大多数都还处在未成年时期,高一、高二的学生更是如此,再加上高三不开设信息技术课,不利于也不方便进行相关的调查,所以我选择了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来作为调查的对象。 其次是问卷的设计工作。

    在确定了调查样本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问卷的设计了。说实在的,这个工作之前也没有做过,所以难度还是很大的,在参考了一些资料后,我围绕着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设计。

    整个问卷设计了不记名的形式,这样保证了学生在回答时没有了后顾之忧,保证了回答的客观,整个问卷一共设计了16个题目,14个单选项题,两个多选题。应该来说涉及的面还是很广的,所以说,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有相当的保证的。

    2006年11月,我对牟定一中的高一、高二年级展开了问卷调查,意在了解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了解我校未成年人对网络的认识,接触网络的情况,以及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情况和他们对网络道德的认识。

    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高二年级的问卷作废的很多,高一年级的作废的相对就少一些。2006年底,我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从整体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我校有61.25%的学生对网络了解一点,94.08%的的学生都喜欢网络,77.24%的的学生接触网络时间都很短。从这一些数据当中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对了解网络的渴望程度是很高的,他们很多都喜欢网络,但又只是了解点的比较多,那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目前网络对他们的实际影响不是太大,但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他们不了解网络对都很想接触网络,如果他们一旦有了接触网络的条件,那么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他们都没有准备好。作为学校,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现状,作好相应的教育工作,从而可以预防网络对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

    40.61%的学生在网上主要是看电影和听音乐,有11.26%的学生每周上网3次。67.42%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帮助有一点。

    从这一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很多学生在网上其实主要是娱乐为主,真正对学习有帮助的不是很大。目前,中学生上网的必要性不大,他们不能从网络上学到更多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只是一味的追求娱乐。

    所以学校不提倡学生上网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正确的。同时,作为学校,还是要加强教育,加强疏导。

    引导学生把更多更好的时间用到学校的学习上来。 在上网的学生当中,有47.23%的学生都是在网吧上网,在家上网的比例不高,目前全国网吧的环境不是太好,管理也不规范,特别是牟定县城的网吧,管理太乱了,在调查期间,我也走访过一此网吧,虽然证件齐全,但跟一般意义上的黑网吧几乎没有多少区别。

    下一步我还要针对我县网吧的现状进行调研,更深层次的了解我县网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和措施。在牟定一中,几是进网吧的学生,多多少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上课没有精神,比较冲动,没有进取心。

    一中在这方面也管理得比较严,也处理了一些学生。我希望在以后的管理中,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进行一定的引导。

    80.99%的学生反对网恋,64.72%的学生认为网络的开放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有关,69.46%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从这一组数据来年,我们的学生对网络对他们影响方面认识还是比较理性的。

    他们接触网络时间不长,接触的次数也不多,但对虚拟网络的理解应该说是理性的。他们渴望接触网络,但对网络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有一些顾虑,有一种观望心理。

    10.04%的学生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这一比例是测量出来的比较,但我认为比例还会更大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是不记名调查,他有的学生习惯性的回避还是漏掉了一些本来逃过课的而没有如实作答。10.04%比例说明了牟定一中有相当的学生因为上网而逃过课。

    当然也可能是在初中、小学的时候就因上网而逃过课了。现在牟定一中的校园还在建设中,学校的围墙也没有完全封闭,学生要逃课是比较容易的。

    在一些课上,如体育课,音乐课,自习课,一定要加强管理。从严格管理来限制一些逃课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尽可能少的进入网吧。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

    3.求一份调查报告,主题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方便与快捷。

    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演进起到了异常强大的作用。 信息时代的网络的迅速发展以一种极度扩张的趋势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现代世界可以说是一个网络世界,网络已改变了人们的一部分社会生活习性,各种电脑语言正被人们接受,互联网也已改变了一部分人的世界观,它与其他机制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互动潜力更大,它可以让使用者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做事,从而体现了更大的自主性、自由性以及开放性等等,为独立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人的社会化过程总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被称为社会化主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主体,对人的社会化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人群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 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技能社会化 个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化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人,必须要掌握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科学文化技术基础知识。

    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的接班人,为了适应日益进步的社会的需要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传播工具,以其自由性、开放性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乃至文化理念。

    大学生通过对互联网的操练、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加强了技能水平,从而为适应未来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作好准备,从这一层面上说,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技能社会化的影响。 (二) 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兼有预期社会化和发展社会化的性质 预期社会化是指人们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不是现在扮演的角色而是在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发展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大学会在互联网上大量地学习知识文化,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为适应现在的要求而学,有一部分是为了将来而学。

    例如,有人为了研究某一问题而在网络上查询、搜索想光的资料,这是发展社会化;再如,现在多数网站所提供的部分信息是有关于未来生活的,大学生对这部分信息的掌握的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 (三)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有“功”有“过”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

    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使虚拟社会化成为可能。

    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正在消解传统的社会化模式。 网络是全球的,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不易控制的特点。

    由于使用的方便快捷,很可能使青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弱,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同时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中有大量与我们传统的主文化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很不利的,特别是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

    如果引导不当,可能致使走上反社会化的道路。 三、端正态度,正确面对网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多不在于网络自身而在于我们自身。

    网络是一个无思维的客观体,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利用它,用之得当则“收益匪浅”,用之不当则受害多多。所以面对网络这一强大的社会化主体,我们要端正态度,提高警惕,以正确的方法和目的来利用它,使之为我们服务、谋利益、谋福祉。

    怎样写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写作特点 1、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况调查报告。

    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

    4.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负面影响

    1 、迷恋网络,导致学业荒废

    学生登陆互联网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这也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学生在网上用于调查资料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却微乎其微。在学生上网比较集中的那些网吧,一眼望去10 个上网的学生有9 个是泡在聊天室或联众游戏网等网站上。他们上网不是为了搜集资料,而是把网吧变成了“聊吧”,更有甚者是在上网算命。不少学生晚上上网“兴致勃勃”,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网迷”中,不乏“玩物丧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大学生因故退学者大多与网络有关。很多网吧的老板为学生提供通宵上网游戏服务,学生经常是一个甚至数个通宵泡在网上!更有甚者,少数学生因滥交网友而丧失了性命,演绎了不少悲剧。显然,长此以往,这对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有百害而无一利。

    2 、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疏远

    虚拟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网络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然而正是网络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的网民们具有了虚拟的身份,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却变得冷漠起来。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身份,在网络中上演着一个个闹剧和骗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往往都比较简单、幼稚,充满着理想化。网络的虚拟性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据统计,互联网在全球的使用者己将近两亿。其中不少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但大多数却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为了结交朋友。今天,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除了男友、女友、笔友称呼之外,又多了个新名词-网友。这种交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技术同时又使他们远离,就像当初的电话、传真一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容易地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也许正是因为大家不见面的原因吧,有时人反而能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不过,当每个人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网络中去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视而不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网上的“虚拟身份”还常常会演出不少闹剧和骗局。互联网给许多人创造了一个情感的封闭空间,使人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若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网络中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许多大学生抱怨:当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网友知道后,往往会惹来许多麻烦,所以她们往往以男性身份上网。网络上所导演的闹剧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信任危机,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3 、网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知道,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洁、范围更加广阔、效率更加高速。互联网己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规的滞后,管理被动等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再至反动言论,不一而足。

    首先,网上“黄”毒泛滥。虽然几乎每个网吧的入口处都挂有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证书”和“禁止进入非法网站,谢谢合作”的招牌。但实际上一到后半夜,值班人员便无精打采地守在门口。有人来了,发发上机证;有人走了,收收费;其他时间,就趴在桌上睡觉,把公安局的法规早己忘记到了九霄云外。

    其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网上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与我们进行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的激烈斗争。国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网络作为与我们党和国家对抗的工具和渠道。大肆散布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虚假信息,迷惑群众,混淆视听。毒害了群众,也毒害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上的反动、迷信言论应引起我们的警醒!

    5.关于大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去年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

    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我们于去年10月,以某一高等工科院校中的一个完整专业的数百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 网吧是主要上网场所 53%的被调查者主要在网吧上网 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为84%。

    网龄小于1年、1年-3年、3年-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上网学生的43%、51%、2%和4%,每周上网时数小于5、5-10、10-15和大于15小时者分别为77%、13%、6%和4%,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1%、38%、71%和2%,其中主要在网吧上网者多达53%。 大学生网民在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常规上网任务项中,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

    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

    交友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个普遍现象。网友个数少于5、6-10、11-20和20以上者的比率分别为42%、24%、14%和21%,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QQ(OICQ)是大学生网民最主要的网聊工具,使用者达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网聊工具的分别为40%、40%和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更多大学生泰然面对网恋 77%的被调查者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也不应反对 12%的调查对象有过网恋经历。在对网恋的态度方面,11%的人认为网恋是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13%的人认为网恋纯粹是胡闹应予以反对,而77%的人则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但也不应反对。

    在上网与学习的关系方面,有6%的人认为上网耽误学习,18%的人认为上网可促进学习,而81%的人认为上网虽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可以增强综合素质。认为网上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和较低者分别为11%、73%和16%;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等不健康东西感兴趣者为16%,厌恶者只有12%,72%的大学生网民则表示“不太关注"。

    有29%的人崇拜网上黑客,27%的人明确表示反对,而44%的人则表示有机会也想试试。对2000年12月在全国兴起的网络文明工程,有46%的人认为其意义重大,25%的人认为其有好处但对搞好却无信心,只有7%的人认为它可有可无,有22%的人还不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

    经归纳排序,最受大学生网民喜欢的10个网站依次是:搜狐、新浪、网易、中国人、中文雅虎、首都在线、371邮局、亿唐、中华和中央电视台。最受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内容是新闻时事、校友录、娱乐和体育等。

    大学生对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是:新闻时事、百科知识、专业知识、电脑网络、娱乐休闲、网络书籍、招聘求职和其他(卫生保健、网络广告和网上购物等)。 女生上网素质高于男生 表现在上网率高、网龄长、网友多、网德好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民在上网行为的诸多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总的情况是,女生的上网素质比男生要高:上网率高、网龄长、网友多和网德好。 女生的上网率比男生高出11个百分点,为98%。

    有69%的女生网龄为1年-3年,比男生同项比率高出23个百分点,在3年-5年和大于5年两个网龄段,分别比男生高出4和7个百分点。每周上网时数在5-10和10-15两段中,女生的百分点分别比男生高出2倍和3倍。

    人均邮箱为3.67个,比男生多1.52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6封,男生只有1.74封。网友数多于20人者占38%,而男生只有13%;同性网友的比例男女生相仿,但大龄网友的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在网聊话题方面,女生交流感情和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胡扯和对骂的比例又大大低于男生。在网上信息可信度、上网与学习的关系、对网上传闻和性内容的态度、对网络文明的看法、对黑客的态度和网站排名、内容排序等方面,男女生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是女生对贺卡似乎更为情有所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网地点的选择、网聊工具的使用和对网恋的看法方面,男女生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女生中有81%的人在网吧上网,男生的此项比率为70%;QQ是女生网聊的最主要工具,占到84%,比男生高出13个百分点,而其他网聊工具的使用比率则比男生低得多;虽然女生中有网恋经历者达19%(男生只有8%),但认为网恋是选择理想恋人有效方式者又比男生低了2个百分点。

    高校网站不受欢迎 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 本次调查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成才、大学生网民教育和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等问题阐明。

    6.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哈哈笑得咪咪疼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大学生网络游戏情况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班级:组员:指导老师:时间:2016年04月23日大学生网络游戏情况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导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与网络接触的相对成本越来越小,大学生上网的时间也逐年增加,相当大的部分7a64e4b893e5b19e31333433623736的大学生已经将上网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习惯。

    上网玩网络游戏等电子游戏也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网络游戏占据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绝大多数业余时间甚至是全部业余时间。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游戏世界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随着游戏的出现和普及,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大学生沉迷游戏就是一个困惑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生活在宿舍,总能发现一些同学一刻不停地打游戏,几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活动。

    所有我们必须证实游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了网络游戏这一项目作为研究,来了解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长安大学《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论文中,调查者采取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得出大学生受网络影响的现状,并分析原因,进而得出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其分析得出,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有一定的自控力。可见,我们对大学生受网络游戏的影响不能。

    7.关于网络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的调查

    本研究通过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大二、大三学生的问卷调研,对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网络使用与大学生课堂出勤、学习成绩、学术研究的兴趣的关系以及学生对沉溺网络的认识等方面做出了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系,并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学校、学生应如何处理网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沉溺;学习;娱乐媒介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住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寝室有电脑的不在少数,没安装电脑的同学平日也会选择在校内外的网吧上网,因此那里经常人满为患。

    走进宿舍楼就会发现,几乎每间寝室都至少拥有一台电脑,有的寝室甚至人手一台。 同学们的电脑大多用于上网游戏和娱乐,并且大学本来就是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自由之地,学生的生活不受太多约束,如果同学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很容易出现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习的情况。

    有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的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中,80%的学生是因迷恋网络而成绩下降;上海交通大学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名学生中,也有1/3与无节制上网有关。 因此,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要的。

    本研究对网络在大学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学校、学生应如何处理网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网络上瘾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的研究方法较为成熟,研究角度也较为全面。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沙比拉归结出网络沉溺症的五种病征:上网时间总超过计划时间;忽视其他责任;想减少上网时间但总是做不到;由于上网造成其他方面关系恶化;不上网时总感到魂不守舍或焦虑。韩国的Chang-Kook Yang和Byeong-Moo Choe等博士 (2005)采用SCL-90-R和16PF及IAT(Internet Addiction Test)测试,通过对韩国被认为过度使用网络的高中生进行精神状况和个性特点调查发现,过度使用网络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精神问题,并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相对而言,国内在网络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几乎全部为定性分析。南京大学李一副教授(2002)探讨了网络沉溺的判定标准,分析了网络沉溺的生成机制,提出了防范和应对网络沉溺的对策建议。

    宋屹东(2004)等学者从青年大学生沉溺网络现象的表现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沉溺的危害,提出了防范和应对大学生网络沉溺的建议性社会对策。 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和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中未检索到有关定量研究的文章。

    实际上,无论国内外,在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影响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对该问题的实证研究则几为空白。 二、网络沉溺的定义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一副教授认为,网络沉溺,指的是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电脑、互联网络以及整个网络世界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依赖,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摆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网络沉溺的实质,就在于作为网络行为活动主体的人,丧失了行为活动的自主性,而蜕变成为互联网络的“奴仆”。这是我国关于网络沉溺的一个较为权威的定义,国内许多相关论文都引用这一定义。

    我们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我们对网络沉溺现象的调查,将网络沉溺定义为:平均每周上网娱乐时间在20小时以上,对网络世界具有强烈的依赖心理,感觉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的心理及行为状态。 三、样本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 本研究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大二、大三学生中学号末位为5的同学进行等距抽样,发放问卷91份,回收问卷87份,回收率为95。

    6%;有效问卷为84份,有效率为96。6%。

    在84个有效样本中,男生48人,占57。 14%,女生36人,占42。

    85%。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等距抽样的调查方法。

    为了保证调研的有效性,我们参考了国际公认的网络沉溺测试方法——IAT(Internet Addiction Test)测试法。问卷内容涵盖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网络在学习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被调查者的课堂出勤率,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课余学习时间及参加相关学术研究活动的兴趣等。

    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我们根据同学使用网络娱乐时间与网络沉溺程度的差异,对被调查者在学习成绩和学术探讨等方面的情况作出比较,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做出同学上网娱乐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四、数据分析 (一)样本分析 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参与调研的大二、大三学生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为47人,占总样本的55。 95%;在1-3小时之间的有25人,占总样本的29。

    76%;3小时以上的为12人,占总样本的14。29%。

    表1 每天上网娱乐时间 1小时以内 1-3小时 3小时以上 样本单位数(人) 47 25 12 占总样本比例(%) 55。 95 29。

    76 14。29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四道题目以判定同学对网络依恋的程度:一周上网用于娱乐的时间(总上网时间减去用于学习的时间)(见附录Q6)、实际上网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

    8.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文

    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是将众多的电脑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集学习、通讯为一体的系统工具。

    它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社会需要快速发展,及时高效的网络将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需。

    做为21世纪主人公的大学生们势必要用电脑创造出奇迹。所以我方坚信,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理由如下: 1. 网络是巨大的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

    大学生们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最快的查找学习资料,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信息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同时,网络又为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2. 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学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3. 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

    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尤其是校园网和思想政治网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甚至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而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采取的是推广促进兼并加以引导管理的态度,归结起来就是一种改善的态度,而我们对一个东西采取改善而非消灭的态度本身、就说明这东西是整体主流是好的! 所以,我方有理由说明网络对大学生 影响利大于弊。

    谢谢! 攻辩小结: 缤纷的网络,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架起了一座连接社会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大学生惯于通过网络便捷的获取资讯,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就在眼前。

    据调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以浏览新闻为第一选择的比例最高,占2.6%。 “大学生们通过网罗拥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北京下发展着的世界。”

    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 网络的融入,帮助大学校园里将近2000万青年学生将关注点紧紧锁定社会前沿,让“科技”和“环保”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两大主题。

    同时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评价人生最大幸福的主要标准,不是“有钱”“有职有权”,而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网络主流健康思潮的积极影响吧。 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大部分大学生持“了解一些无所谓,有自己的看法”的观点,可见绝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

    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么大量的大学生上网,没有多少人造成人格分裂吧,没有多少人杀人放火危害整个社会吧,没有多少人使国家动乱经济滞后得不到发展吧,那又如何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吧。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情况说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