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中国唐诗艺术的魅力

    1. 唐诗的艺术魅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国”之称,而唐代又是诗歌空前繁荣的时代。唐诗数量之多,名家之众,质量之高,流传之广,影响之深,都超过了它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并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它作为一代文学的标志,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块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唐诗一出现,就以其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社会上的各阶层人士,读诗、赏诗、写诗,在当时知识分子中蔚然成风。不少诗人的诗传诵于“牛童、马走之口”,“炫卖于市井之中”,书写在观、亭、寺、驿的墙壁上,有的还流传至西域与海外,受到少数民族与国际友人的青睐。“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生动概括。

    一千多年来,唐诗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并输注给后代诗人最丰富的精神养料,对今天新诗的创作与繁荣仍然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对唐诗的艺术魅力及其产生原因等问题,仍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

    2. 唐诗的魅力

    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瑰宝,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3. 唐诗的魅力

    唐诗的魅力 文 / 格老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

    今天父母给孩子教的第一首诗,大多是李白的《静夜思》,听着那稚嫩的声音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由会心一笑,想起自己的童年。大型文艺活动唐诗也是一道保留节日,濮存新诵读的《将进酒》令人荡气回肠,据白居易《琵琶行》改编的琵琶独奏清新秀丽。

    流行歌曲也大量借鉴唐诗的原素,据张继的《枫桥夜泊》编写的流行歌曲,我很喜欢,“月落乌啼不改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仍是当年的夜晚”。与朋友边喝酒边听歌,沉浸在那风花雪月、关山大漠、大江东去、枫林晚秋、野舟横渡的意境中,是一种享受。

    而旅游休闲,每每看到眼前的美景,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诗,登高就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雪就会吟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望瀑布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诗几乎为所有的景色都题写了绝妙的解说,像李白登黄颧楼说的,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影响了我们的创作情绪。 连人的情感也每每陷在唐诗的情臼中,唐诗常常侵入了我的潜意识。

    得意时会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时会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

    过年过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故乡亲人时恨不得“只愿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青时喜欢唐诗是为了表示自己有文化,有品味。

    读书人不会几首唐诗那是没面子的,因为唐诗太普及了,影响太大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唐诗的理解有了新的感受,感觉唐诗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一种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唐诗的魅力无穷,原因何在,古往今来,专家学者有许多专著在探讨,在解读,我的阅读感觉是,唐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诗中有画 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不足为奇。

    在唐朝的诗人中,不仅是王维,还有许多诗人都能画画,或者有着画家观察生活裁剪素材的本领,他们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就是一幅幅秀丽多姿的风景画,令人品味欣赏。 庐山的瀑布有几十处之多,李白到底描绘的是那一处呢?一般认同是香炉峰,我觉得描写的是秀峰的瀑布,秀峰我去过多次,瀑布位于庐山南郊星子县境,从山下爬坡约半个小时,远远望到一处瀑布挂在近山顶的绝壁上,大多时候烟雾潦绕,太阳出来金光灿灿,一般人只感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而李白却把瀑布比作银河,何其形象,妙不可言。

    天门山位于安徽和县,我年轻时曾与团员们一起去天门山游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站在天门山上,李白描绘的景色一览无余,两山夹江,碧水东流,孤帆远去,清新自然,无一句评说,但诗中的愉悦,景中的秀丽融会交合,情景交融,沁人肺腑。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表现了山林的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丰富多彩,明月、青松、岩石、溪流、竹林、莲花,使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处境,不由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博大、和谐、永恒。

    杜牧的《山行》,描写秋天的山景无人可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几乎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了千古名句,秋天赏红叶成了人游人的节日,茅盾还用作小说的题目。

    唐诗人不仅是画家,也是高明的摄影师,像柳宗元的《冬雪》与其说是幅画,更像幅摄影照片,“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空旷寂静的冰雪世界里,一个穿着蓑笠的人在垂钓,我看过明人据诗画的画,画面冷艳、超脱,冷酷,但于冰雪之中又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寄托。 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像是四幅图片,颜色有“黄”“翠”“白”“青”,镜头有近中远景,黄鹂在柳树中啾鸣是特写,白鹭飞上青天是中景,窗户嵌套的西岭雪景则是远景,而门泊东吴万里船则带些想象,有蒙茏色彩了。

    唐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关山大漠,戈壁草原,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春花秋月,小桥流水,楼台亭阁,都溶入了诗人的人生感受和艺术创造,令后人难以超越。 诗中有情 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有人说,悲伤出诗人;道理都对,诗人有情感,诗人要有生命的激情。

    好的诗歌都是抒发出真挚的情感,来感染读者的,唐诗中的情感像窖藏的美酒淳香醉人。 以我之见,情有大情小情之分。

    所谓大情是忧国忧民之情,悲天悯人之情。所谓小情是儿女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

    无论是大情和小情,在唐诗中都有精致的作品。 杜甫是忧国忧民最典型的代表,“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

    “穷。

    4. 唐诗的魅力和宋词的魅力个字有什么特点

    唐诗的魅力 唐诗虽然远离我们有千年之久,但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千年不朽,仍然活跃在当代人的心中,影响着现代文化生活,让我们从中得启示,受教育,可以用来滋润、丰富、提高我们的人生。

    唐诗在唐朝的时候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唐朝的科举取士,一首好的唐诗往往会让你从此摆脱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古代的文人雅士要么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要么就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会在普通的百姓面前显得与众不同。

    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诗词,就算是一个人他放荡不羁,但他有过人的才华,能随口吟一首好诗,照样会被别人另眼相看。作为诗仙的李白,为人不羁,在诗歌上造诣很高,凭着这一身才华,被唐玄宗所欣赏,邀请他到皇宫讲学,令的杨贵妃为之研墨,这段故事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触景生情之时,在抒发内心之际都会选择吟诗作对,像杜甫在颠沛流离之时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在外地巡游四连故乡亲人于是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在感叹物是人非,岁月无情于是作出《琵琶行》,这些诗词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描绘了那个现实的社会,作为后人的我们,在欣赏优秀的诗词之际,更要深思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对这个社会不平的事,对人间的苦难表示同情。 唐诗已经过去千年,然而唐诗的魅力去丝毫未减,近来兴起的国学热,再次把唐诗推向一个高度,人们发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还大有价值。

    要想当一个学时渊博的人,肚子里没有积累大量的诗词歌赋是不行的,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偶尔来几句诗词会让人刮目相看,你的整体形象也会在别人心目中提升一个层次。 很多外国人来中国留学,都会选择学习唐诗,一是因为唐诗韵律顺口,再就是唐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国家的历史很短,他们被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吸引,从唐诗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最灿烂时期的历史文化,因此,唐诗不仅中国人喜爱,它更是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的财富。

    另外在商业中我们依旧可以看见唐诗的身影,鲜花店取名为“满庭芳”,美容院取名为“千娇面”,音乐茶厅“风入松”,取这些高雅的名字往往在印象上就高别人一个层次,让出入的人们也感觉自己很有情趣。 现代的人们,工作学习压力大,闲下心来偶尔读读唐诗,当他发现古人在不如意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时,自己也会从中受到启发,重振精神。

    现在领导们在发言致辞的时候,为了显示学问,也为了吸引人,往往会引用唐诗,这样会时讲话显得更有水平,也会使听众耳目一新。 唐诗的作用不用多语,唐诗的魅力依旧。

    所以说虽然时代在发展,唐诗并没有过时,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古代文化瑰宝的唐诗必然继续大放异彩,唐诗的魅力将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倾倒。2唐诗的魅力 作为中国人,但凡认识几个字的,大约都会随口背诵几首唐诗。

    在对后代的早期智力开发中,背唐诗也是与弹钢琴、练舞蹈、学英语、习书法等等一样,成为非常热门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唐诗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虽然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写出像唐诗那样的诗句了。

    不可否认,唐诗,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邃、最形象、最具感染力也就最经典的代表,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往往自诩我们的祖国为诗的国度,这话一点儿不假。

    唐诗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嵌入我们的基因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就是因为有了数千年的诗教,有了一千多年的唐诗,我们中国人才有了这诗意的存在,平添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与傲气;我们的思维方式才更加简约而敏锐,语言内容才更加丰富多彩,面部表情才这样的妩媚动人,为人处世才这样的自信与豁达。

    君若不信,请听我慢慢道来。古人云,诗言志。

    诗是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记录思想、抒发感情的。从古到今,信奉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来设计人生的。

    仕途光明,升官有望了,性情狂放一点的,就会高唱李白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深沉一点的,也会低吟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面带沾沾自喜之色。仕途蹭蹬,官运不济的,多会以位卑不敢忘忧国、穷年忧黎元来自寻台阶。

    人伦之重,亲情为上。古代交通、通讯俱不发达,好男儿志在四方,其代价就是常常有故乡之思,亲人之念。

    这时候,奔波在外的人是否会从心底涌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表达了一种普世的人性关怀。漂泊的游子,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低吟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泪流满面。王维的诗,推己及人,触景伤情,道出了天涯孤旅的愁苦与伤感。

    夫妻恩爱,耳鬓厮磨,却又见少离多,天各一方。秋雨绵绵中,客馆独坐,百无聊赖,李商隐的诗,或许会把你的思念送达千里迢迢之外的爱人的心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深入骨髓的相思之痛,就深藏在这轻描淡写的二十八个字当中。

    人生苦短,。

    5. 中华古诗的魅力

    主要还是情重.无论是爱情友情,每一首都把它作为灵魂,以他为主线逐渐牵动整个心灵的升华..

    我读的诗不算太多 但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里面了 读诗圣的诗 即便我只是个小生 我也能感受到那分沧桑 爱的恨的 没有娇柔做作..我想这个应该也是所有古诗魅力的一种重要元素了

    其次我认为是他的韵味 首先要说的就是李白的了 丰富的想像让你目不暇接 可能我们在读的时候总觉得意味深长 让人如梦如欢

    再次就是写实与写虚的奇妙结合 本来我想说巧妙 可好多经典语句似乎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的一样 让人感到自然 畅快 读那些歌功颂德的诗 很少看见那些粗俗的文字 让人觉得那脱离了 诗原本淳朴的意境

    最后可能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影响 每个时代 每个学术的流行 每个地方的风俗 军营 战场 荒芜之地 繁华都市 每个诗里面都洋溢着一种特殊的香味 让人欲罢不能

    小子拙见 还请见谅

    6. 唐诗的魅力

    唐诗的魅力 文 / 格老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

    今天父母给孩子教的第一首诗,大多是李白的《静夜思》,听着那稚嫩的声音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由会心一笑,想起自己的童年。大型文艺活动唐诗也是一道保留节日,濮存新诵读的《将进酒》令人荡气回肠,据白居易《琵琶行》改编的琵琶独奏清新秀丽。

    流行歌曲也大量借鉴唐诗的原素,据张继的《枫桥夜泊》编写的流行歌曲,我很喜欢,“月落乌啼不改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仍是当年的夜晚”。与朋友边喝酒边听歌,沉浸在那风花雪月、关山大漠、大江东去、枫林晚秋、野舟横渡的意境中,是一种享受。

    而旅游休闲,每每看到眼前的美景,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诗,登高就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雪就会吟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望瀑布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诗几乎为所有的景色都题写了绝妙的解说,像李白登黄颧楼说的,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影响了我们的创作情绪。 连人的情感也每每陷在唐诗的情臼中,唐诗常常侵入了我的潜意识。

    得意时会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时会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

    过年过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故乡亲人时恨不得“只愿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青时喜欢唐诗是为了表示自己有文化,有品味。

    读书人不会几首唐诗那是没面子的,因为唐诗太普及了,影响太大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唐诗的理解有了新的感受,感觉唐诗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一种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唐诗的魅力无穷,原因何在,古往今来,专家学者有许多专著在探讨,在解读,我的阅读感觉是,唐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诗中有画 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不足为奇。

    在唐朝的诗人中,不仅是王维,还有许多诗人都能画画,或者有着画家观察生活裁剪素材的本领,他们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就是一幅幅秀丽多姿的风景画,令人品味欣赏。 庐山的瀑布有几十处之多,李白到底描绘的是那一处呢?一般认同是香炉峰,我觉得描写的是秀峰的瀑布,秀峰我去过多次,瀑布位于庐山南郊星子县境,从山下爬坡约半个小时,远远望到一处瀑布挂在近山顶的绝壁上,大多时候烟雾潦绕,太阳出来金光灿灿,一般人只感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而李白却把瀑布比作银河,何其形象,妙不可言。

    天门山位于安徽和县,我年轻时曾与团员们一起去天门山游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站在天门山上,李白描绘的景色一览无余,两山夹江,碧水东流,孤帆远去,清新自然,无一句评说,但诗中的愉悦,景中的秀丽融会交合,情景交融,沁人肺腑。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表现了山林的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丰富多彩,明月、青松、岩石、溪流、竹林、莲花,使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处境,不由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博大、和谐、永恒。

    杜牧的《山行》,描写秋天的山景无人可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几乎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了千古名句,秋天赏红叶成了人游人的节日,茅盾还用作小说的题目。

    唐诗人不仅是画家,也是高明的摄影师,像柳宗元的《冬雪》与其说是幅画,更像幅摄影照片,“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空旷寂静的冰雪世界里,一个穿着蓑笠的人在垂钓,我看过明人据诗画的画,画面冷艳、超脱,冷酷,但于冰雪之中又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寄托。 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像是四幅图片,颜色有“黄”“翠”“白”“青”,镜头有近中远景,黄鹂在柳树中啾鸣是特写,白鹭飞上青天是中景,窗户嵌套的西岭雪景则是远景,而门泊东吴万里船则带些想象,有蒙茏色彩了。

    唐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关山大漠,戈壁草原,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春花秋月,小桥流水,楼台亭阁,都溶入了诗人的人生感受和艺术创造,令后人难以超越。 诗中有情 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有人说,悲伤出诗人;道理都对,诗人有情感,诗人要有生命的激情。

    好的诗歌都是抒发出真挚的情感,来感染读者的,唐诗中的情感像窖藏的美酒淳香醉人。 以我之见,情有大情小情之分。

    所谓大情是忧国忧民之情,悲天悯人之情。所谓小情是儿女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

    无论是大情和小情,在唐诗中都有精致的作品。 杜甫是忧国忧民最典型的代表,“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

    “穷。

    中国唐诗艺术的魅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