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中的衬托

    1. 诗词中的衬托手法如何分析

    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脱离文本谈论这问题。

    总的说来要把握:1.把我要说明事物的特点,即主题(主旨),如“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中的衬托,其主旨是“香”。虽然梅雪互为衬托,但目的不同;2.联系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应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二者的联系点是“发展”,取其动态;“蝉噪林愈静”取其对比意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取其“静”,强调孤寂之意。3.了解衬托手法的方式,有正面、反面、侧面衬托,有明衬、暗衬等。

    4.作为文学技巧之一,在考试中不会要求过高,能够明确、完整表达意思即可。注意不能过于简单,注重书面语的规范,适当挖些深度,可获加分。

    祝你成功。

    2. 古诗词中的对比,烘托,衬托和渲染有什么区别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4 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从正面着笔.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总结: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3. 诗词中应怎样通过比照衬托

    这种方法要求作者以某一相通点为媒介,进行由此及彼的思考,引出与所写事物有相通之处的另一事物,并把另一事物作为陪衬,与所写事物进行 比照,使另一事物对所写事物起衬托铺垫作用,从而升华所写事物的立意。

    关于诗词中的象征,有很多例子。例如“梧桐”,大多诗作用其表示一种凄苦 之音。

    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冰 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又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 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 《声声慢》)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又如“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比喻高洁的心 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其他诸如“柳树”象征惜别;“月亮”象征思念;“蝉”象征高洁;“长 亭”象征送别等,不一而论。

    4. 初中高中诗词中用了烘托手法的诗句,解析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诗句通过六个鲜明的词语 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秋天的肃杀苍凉的景象。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3)《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4)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

    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

    5. 唐诗宋词中有哪些句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2.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李煜《采桑子》

    3. 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雨霖铃》

    4.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 以乐景写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5656639哀情

    涵义

    乐景写哀情。实际上,乐景写哀情说的是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大致有四种:一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乐景写哀情;二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欣喜之情,即乐景写乐情;三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昂扬、欣喜之情,即哀景写乐情;四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哀景写哀情。

    7. 在表现手法上的作用分析

    1. 杜甫有这样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以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意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一句“今春看又过”使人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而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了“何日是归年”的漂泊异乡的思念家乡的伤感。景虽是美景,情却是伤感。这份伤感源于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家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用美好之景衬托伤感之情

    2. 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在诗歌中,诗人起笔抒“恨”,即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诗人的“恨”全在这“繁华盛况”之中,情与景的连接点就是“昨夜梦魂中”一句。在这里,“旧时游上苑”的景致描绘的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梦醒之后被囚的亡国之痛。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讲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以繁华盛况反衬亡国之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