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带解释

    1. 唐诗宋词,要有解释.要详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草】似莠而细,无芒,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 【梨花】指雪 【瀚海】沙漠 【中军】古多分兵为左中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号令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

    2. 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带解释

    唐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分绝句和律诗.

    宋词的结构比唐诗严格,

    元曲的散曲分小令和( )忘了

    唐诗: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写了秋天的冷漠

    宋词: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词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斑竹枝,斑竹枝,

    ○●○,○●○

    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琴怨,

    ●●●⊙○○⊙

    潇湘深夜月明时。

    ○○⊙●●○△

    【注释】:

    1.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2.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元曲:商政叔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

    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支小曲是写冬季雪天的景色:飘扬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却傲风雪而争艳。月光从窗帘中照进来,更映衬得那遒劲的梅枝玲珑可爱又不失风范,如诗如画。作者借写风雪中的梅花,而抒发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怀。

    3. 唐诗三百首全集及解释

    - 23 - 边塞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集灵台二首之一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 “录”加竹头) ,太真含笑入帘来。集灵台二首之二 张祜- 24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宫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5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赠别二首之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之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26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笔。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为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瑶池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已凉 韩□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27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杂诗 无名氏 尽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清平调三首之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三首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三首之三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 求唐诗宋词各八首,并带注解

    《望岳》杜甫唐诗鉴赏 【作品简介】 杜甫的名篇《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原文】《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 《送人东归》温庭筠唐诗鉴赏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温庭筠诗鉴赏 诗题为“ 送人东归 ”,所送何人不详 。

    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 ,可知是温庭筠宣宗大中十三 ( 859)贬随县慰之后 、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 ,可能作于江陵 ,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关于本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最高。”

    (《唐诗别裁》)试想:地点既傍凄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将何以堪!然而出人意料,接下去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 ”——友人此行,心浩然有远 志。气象格调,非同寻常。

    颔联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初日,点明送别是在清晨。

    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从而展示辽阔雄奇的境界,并以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为友人送行。

    颈联仿效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赋予两重诗意: 诗人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逝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 ,切盼归舟从天际飞来 。几人,犹言谁人。

    “江上几人在”,想象归客将遇见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 ,是对友人此后境况的关切; 诗人早年曾久游江淮,此处也寄托着对故交的怀念。 尾联写当此送行之际 ,开怀畅饮 ,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 ,送别而不伤别 。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深切的愁苦。

    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 ,回应上文 “浩然”,前后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相逢的遐想。

    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则一尽而收,从千里之外的 “江上”回到眼前 ,构思布局的纵擒开合,是很见功底的。 --------------------------------------------------------------------------- 唐诗五言绝句:白居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题解]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 江雪 柳宗元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

    5. 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带解释急用

    唐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分绝句和律诗。

    宋词的结构比唐诗严格, 元曲的散曲分小令和( )忘了 唐诗: 秋夕 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写了秋天的冷漠 宋词: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 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

    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

    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词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斑竹枝,斑竹枝, ○●○,○●○ 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琴怨, ●●●⊙○○⊙ 潇湘深夜月明时。

    ○○⊙●●○△ 【注释】: 1.斑竹:即湘妃竹。 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2.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元曲:商政叔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

    云淡帘筛月华。 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支小曲是写冬季雪天的景色:飘扬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却傲风雪而争艳。月光从窗帘中照进来,更映衬得那遒劲的梅枝玲珑可爱又不失风范,如诗如画。

    作者借写风雪中的梅花,而抒发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怀。

    唐诗宋词带解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