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卢伦的六言唐诗全部

    1. 卢纶写的六首诗是什么

    您好!我翻了唐诗三百首找到这几首诗: 《塞下曲》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回答完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希望能采纳。

    2. 塞下曲古诗卢纶

    出自:《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原文: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

    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 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赏析: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作者介绍: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出生于蒲(今山西永济),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是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中国唐朝中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卢纶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但是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避乱于江西九江一带。

    乱平后,卢于唐代宗大历年间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大历六年(771年),受宰相元载和王缙先后举荐,出任集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46461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升任监察御史。

    大历十一年(776年),元载和王缙在政治斗争中失败。 卢纶受此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昭应县令,贞元年间入河中节度使浑瑊幕,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遂以卢户部称之。 卢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边塞诗气势不凡,尚有盛唐气象,其中尤以《塞下曲》数首最为有名。

    3. 卢纶写的六首诗是什么

    您好!

    我翻了唐诗三百首找到这几首诗:

    《塞下曲》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回答完毕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希望能采纳

    4. 《塞下曲》 卢纶所有诗与解释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 雁 飞 高,

    单于 夜 遁 逃。

    欲将 轻 骑 逐,

    大雪 满 弓 刀。

    [作者简介]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参考译文]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提示]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5. 卢纶的其他诗词

    1、《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2、《送李端》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3、《晚次鄂州》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4、《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

    鄙词何所拟, 请自边城始。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白云本是乔松伴, 来绕青营复飞散。

    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 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晴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独戍, 主人犹自在高楼。梦亲旌旆何由见,每阻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砂泉丹井非同味, 桂树榆林不并枝。

    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 莫著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5、更多诗参见:/chaxun/all/%E5%8D%A2%E7%BA%B6 6、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楚、浑(王咸)、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

    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愈,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

    《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

    6. 卢纶的其他诗词

    卷一·五言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

    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

    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注】题“惟良上人”一作“郢上人”。

    送韩都护还边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中孚自仙官入仕 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

    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

    此去复如何,东皋岐路多。藉芳临紫陌,回首忆沧波。

    年来倦萧索,但说淮南乐。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

    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

    下淮风自急,树杪分郊邑。送客随岸行,离人出帆立。

    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边去。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

    登高日转明,下望见春城。洞里草空长,冢边人自耕。

    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露色凝古坛,泉声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别自堪悲。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送姨弟裴均尉诸暨 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 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

    城开山日早,吏散渚禽喧。东阁谬容止,予心君冀言。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 传诏收方贡,登车著赐衣。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

    云白风雷歇,林清洞穴稀。炎凉君莫问,见即在忘归。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 楚乡云水内,春日众山开。淮浪参差起,江帆次第来。

    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汉诏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愁与醉相和,昏昏竟若何。感年怀阙久,失意梦乡多。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褒谷通岷岭,青冥此路深。晚程椒瘴热,野饭荔枝阴。

    古郡三刀夜,春桥万里心。唯应对杨柳,暂醉卓家琴。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 霄汉正联飞,江湖又独归。暂欢同赐被,不待易朝衣。

    山雨迎军晚,芦风候火微。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柳垂平泽雨,鱼跃大河风。

    混迹威长在,孤清志自雄。应嗤向隅者,空寄路尘中。

    送黎燧尉阳翟 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列筵青草偃,骤马绿杨开。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谁知望恩者,空逐路人回。

    送丹阳赵少府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

    【诗题原注】即给事中涓亲弟。 送菊潭王明府 组绶掩衰颜,辉光里第间。

    晚凉经灞水,清昼入商山。 行境逢花发,弹琴见鹤还。

    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 送陈明府赴萍县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

    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得潜字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

    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 玉人垂玉鞭,百骑带櫜鞬。

    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 塞屯丰雨雪,虏帐失山川。

    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 送张成季往江上赋得垂杨 垂杨真可怜,地胜觉春偏。

    一穗雨声里,千条池色前。 露繁光的皪,日丽影团圆。

    若到隋堤望,应逢花满船。 送陕府王司法 东门雪覆尘,出送陕城人。

    粉郭朝喧市,朱桥夜掩津。 上寮应重学,小吏已甘贫。

    谢脁曾为掾,希君一比邻。 送太常李主簿归觐省 粲粲美仍都,清闲一贵儒。

    定交分玉剑,发咏写冰壶。 风景随台位,河山入障图。

    上堂多庆乐,肯念谷中愚。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千山冰雪晴,山静锦花明。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浪依巴字息,风入蜀关清。

    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送从舅成都丞广归蜀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注】一作李端诗。

    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 山前白鹤村,竹雪覆柴门。候客定为黍,务农因燎原。

    乳冰悬暗井,莲石照晴轩。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依然望君去,余性亦何昏。 送顾秘书献书后归岳州 黄叶落不尽,苍苔随雨生。

    当轩置尊酒,送客归江城。 竹里闻机杼,舟中见弟兄。

    岳阳贤太守,应为改乡名。 送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彩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执珪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而我诚愚者,夫君岂病诸。

    探题多决胜,馔玉每分馀。 荣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

    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榆荚钱难比,杨花雪不如。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送浑别驾赴舒州 江平芦荻齐,五两贴樯低。

    绕郭覆晴雪,满船闻曙鸡。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

    还似海沂日,风清无鼓鼙。 送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

    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东潭宴饯河南赵少府 十载奉戎轩,日闻君子言。

    方将贺荣爵,遽乃怆离尊。 岸转台阁丽,潭清弦管繁。

    松篁难晦节,雨露不私恩。 坐使吏相。

    7. 卢伦是什么诗人

    1、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2、简介

    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3、生平轶事

    卢纶虽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在诗坛却名声渐盛,而且他交游广泛,是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大历年间,他在长安,在鄱阳,与吉中孚、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李瑞等交游唱酬,被称为“大历十才子”。卢纶堪称十才子之冠冕,受到宰相元载、王缙的赏识与推荐,由诗坛步入仕途。元载将卢纶的诗进给皇上,补阌乡尉。后来又因王缙的礼聘,为集贤学士、监察御史,这中间又曾任河南巩县令。元载、王缙获罪时,卢纶受到牵连,因此还被拘禁过。德宗继位后,卢纶又被任为昭应县令。朱泚之乱发生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召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军营生活,使卢纶诗风较为粗犷雄放,关于军旅边塞诗,写得极有生气,为大历十才子其他诗人所难及。因他的诗受到德宗重视,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正当他在官场将要青云直上的时候,生命却终结了。

    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葱,浑瑊、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卢纶与之交往的,还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