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杜甫秋兴八首

    1. 杜甫 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平居】平昔所居 【匡衡】汉匡衡直言时政作宰相,而作者直言遭贬。

    【刘向】刘向传经而作九卿,作者欲传经而逢乱世相违。 【同学少年】旧日同学诸少年 【昆明池】汉时所开,武帝演练水师之处。

    因凿石鲸于池中,每至风雨时,鳞甲皆动。又凿牛郎、织女当机之形。

    此处指遭安史之乱,故菰米、莲房零落。

    2. 唐·杜甫《秋兴八首》全诗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1)理解与作用题:闻道:听说.杜甫因离开京城日久,于朝廷政局的变化,不便直言,故云“闻道”.似弈棋:是说长安政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局势不明.(2)情感分析题:“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可以是政局多变,也可以是关河动荡,还可以是人事更迭,国运渐衰与自己的身世飘零.结合课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八悲”来进行分析.答案:(1)“闻道”一词总领全诗,(1分)以下的一系列感慨与伤悲,都从“闻道”生发出来,表明诗人虽流落夔州仍时刻关注国政时局.(2分)“弈棋”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形象地表明了国家的政治中心长安多年来权力争夺不 休、局势变化不定的混乱状态.(1分)(2)①唐王朝的政局多变,朝政混乱,此为一悲;②外患严重,关河动荡,此为二悲;③朝廷人事更迭,导致国运昔盛今衰,此为三悲;④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之思,此为四悲.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赏析:首联: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以清冷秋江喻诗人当前身在蘷州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国思与前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

    4. 杜甫的秋兴八首及赏析

    杜甫 秋兴八首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

    (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

    (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

    (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

    (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5.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 译文

    8.【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陂”。

    昆吾御宿,皆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辟的游猎场所,傍终南山而西,方三百里,跨有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县。

    “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紫阁峰”,在终南山寺之西,在县(今作户县)东南30里。

    紫阁,其形上耸如楼阁,太阳初升时,山呈紫色,故谓之“紫阁”。“?陂”(bēi),水池名,在县(今作户县)西5里,水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周长14里,水澄清而味美,故称“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陂,水池。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因为描写重在说“稻”之“香”、“梧”之“碧”,使人可以想见陂物产之丰、景色之美。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

    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佳人”,指船上的歌女。杜甫《城西陂泛舟》诗云:“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亦指歌女而言。“拾翠”,语本曹植《洛神赋》:“或探明珠,或拾翠羽。”

    问,问遗、馈赠。诗人那次游陂,是和岑参兄弟一道去的,开始刮大风,黄昏时水面月出,所以继续游览。

    “仙侣”,指同舟游人。移,行,这里指泛舟。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彩笔”,比喻文才高超。

    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这一首是诗人回忆在长安时与友人同游?陂的情形。首联记游踪,即从长安出发,经过昆吾、御宿两地,再沿紫阁峰北面的山路而达于?陂。

    颔联以“鹦鹉粒”写?陂物产之丰,以“凤凰枝”写?陂景色之美。颈联记?陂泛舟中的盛事。

    结尾以当年才华横溢反衬今日才思枯竭,总结全诗,言外有无穷感慨。 在众多的杜诗选本中,对该组诗结构、用事、诗法、词句训诂、歧义断定,各家举证等方面,既详尽丰富,又有独到见解的,以萧涤非先生《杜甫诗选注》最佳。

    即前三首由现实(夔州)走向回忆(思长安),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由回忆(思长安)回到现实(夔州),详长安而略夔州。萧先生还认为从第五首起,都是前六句说长安、说过去,末二句才回到夔州,回到现在,都应在第六句分。

    该诗所独具的“夔州--长安”的心理时空结构,前人已看出来了。浦起龙说,“首章八诗之纲领”,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他特别着眼于该章的“他日”、“故园”,认为后七首云云……都在这四字中包举无遗。典型的是第二首,首联标明“夔府--京华”,以下诸句便在二地往返推移、流转:听猿--夔州,奉使--忆京;画省--忆京,山楼--夔州。

    末两句回归现实中漂泊的家园,而精神归属的家园北斗下的京华,是诗人生命皈依所在。作者这种心理时空焦点的两地流转,非常灵活自由,如第六章首句“瞿唐峡口曲江头”,竟超越了“万里风烟”,把夔州、长安两地对接起来,变万里为比邻,这种流转宛如现代意识流。

    这种两地流转的心理时空结构,最早可溯源到《诗经?东山》。该诗从第二章起,在结构上每章以作为背景的实景开端(前4),中间是写想象、幻景(从第二章想象中家乡战乱后荒凉,到妻子具象(三章)再到第四章新婚场景),结尾又回到现实,以抒情结束。

    时间上展现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绾合家乡、征途两地。这一切,都是征人心理活动的产物。

    所谓意识流者,古已有之,并非舶来物,而《秋兴八首》用得最巧妙,最具独创性罢了。 结构是具体的,而诗中透出对中华气象的体悟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他是在陵夷时以大手笔写大繁华,写一个已经失落却还未完全冷却,也并不遥远的盛唐繁华梦。诸如“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的皇家气象;“珠帘绣柱”、“锦缆牙樯”的壮丽图景;“佳人拾翠”、“仙侣同舟”的太平景象,既历历在目,又是一场幻梦。

    而眼前现实却是皇舆播迁、侯门易主、衣冠变幻。在盛衰遽变中他隐隐感到唐王朝根基动摇,感到历史的荒谬、人生价值的颠倒。

    “自古帝王州”也保持不了永久的繁华。自己当年虽曾“彩笔昔曾干气象”,如今却孤独到“江湖满地一渔翁”。

    在“每依北斗望京华”的苦恋、“日日江楼坐翠微”的反思之余,只能细细咀嚼昔日的风光,在盛衰今昔的巨大背景和心理反差中,只能“白头吟望苦低垂”而已。在这场幻梦中,老杜不仅对唐王朝盛衰引起哲理性思考,更感到人生变幻无常,价值颠倒,荣华难恃。

    全诗结尾“苦低垂”三字值得玩味,此中体悟应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生命体验尽在不言中了。写律诗一般的都脱不了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套,但这一首描写?陂景物,一直到了末句:“白头吟望苦低垂”才用转笔作结。

    这种写法,在唐宋诗人所作绝句中偶亦有之。但是在律诗里则很少见。

    杜甫能辗转格律之中而不为其所拘。

    6.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诗是什么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如若满意望采纳

    唐诗杜甫秋兴八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