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陈伯海唐诗学书系

    1.除了中华书局,针对历史古籍类书籍,还有哪些出版社值

    历史古籍类出版社很多,中华书局属执牛耳,其它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现在叫凤凰出版社)、三秦出版社、黄山书社、巴蜀书社、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等等。但在当下治愈系、网文、成功学等各类书籍的冲击下,古籍需求少了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愿意搞古籍(做古籍没什么钱啊),所以,到现在,还有名气的就是:

    1、中华书局:有点校二十四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国学文库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理学丛书系列等。

    2、上海古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类似中华书局,不过古籍参考的底本不同)、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王阳明全集简繁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唐诗学书系、历代笔记小说系列、明清小品丛刊等。

    3、凤凰出版社: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

    4、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是系列较少,算得上系列有“中国古代名家集”、中国古典文学雅藏系列,以及“红楼梦古抄本”系列,包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等。其他的单独出版的也很多,比如四大名著、《杜甫全集校注》、《聊斋志异》(简繁皆有)、《清人诗集叙录》等。

    5、浙江古籍出版社: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

    6、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

    7、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版社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

    8、其他。其他的古籍出版社在古籍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比如黄山书社、三秦出版社,以前也出版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元稹集编年笺注》、《资治通鉴》、《三言二拍》等,现在基本也没什么精品古籍了,黄山书社都开始卖儿童读物了,三秦出版社虽然也出古籍,但水平太次。

    2.文学史题目,高手进

    1唐代文人的特点在 中 国封 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乃是无数儒生寒窗苦读的主要目的。

    一些有宏图大志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想当宰相。尤其是唐初以来,由于出过不少较干练的所谓“布衣卿相”,当时一般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想当宰相的就更多。

    隋唐 统 治 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除经济方面采取措施而外,在用人方面也一反魏晋以来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通过明经、进士等常科以及其他种种名目的制科考试,选取官吏。许多宰相、大将都是科举出身,这为许多中下层地主阶级文人提供了比较宽阔的出路,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功名事业的种种幻想。

    他们生长在有为的时代,置身于能动的地位,必然要激起强烈的从政需求,即使遭受阻力,也无碍于他们把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去奋力追求既定的目标。“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的响亮呼声,正充分表达了他们极汲于用世的坚强信念。

    这跟六朝世族文人的耻谈国事,寒门士子的缄口难言相比,无疑昭示着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唐代 文 人 的热切于从政,也是宋以后人所不可比拟的。

    诚然,宋以后的文人多数仍出身于中小地主,由科举进身的大门同样为他们敞开着,甚且录取的面比唐人更宽,当官后的棒禄更为优厚。从表面看,他们在仕途上的境遇或许还胜过了唐人,但有一个显著的差别,便是时代条件起了变化。

    北宋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转人下坡,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内优外患的煎迫,朋党相争的加剧,专制主义的强化,思想禁锢的繁密,而且愈到后来愈形严重。

    这一切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给他们的政治活动投上阴影。在这种情形下,虽有一部分正直、勇敢的士人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从事政治革新,更多的人却不由自主地由“兼济”转向“独善”,由社会遁人书斋,以空谈性理之学为修身治国之本,至于“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日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陈亮《送吴允成运干序》)。

    这样的人仕从政,实际上只剩下一个躯壳,而丢失了它的灵魂。相形之下,唐人置身于门阀统治和专制统治前后两重压制的间隙时期,能以上升、变革的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凭借,可谓得天独厚。

    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政治活动领域得以高度发扬,决非出于偶然。从政 的追 求,促成了唐代文人以功业自许的怀抱。

    “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曾以“材足以动俗,智足以济时”(《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自负,杨炯有“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出塞》)的述志,卢照邻著《五悲文》感慨不遇,骆宾王参与徐敬业讨武则天的军事活动。继起的陈子昂更不愿以文人自限,屡次上书论事和从军出征,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被誉为“其立言措意,在王霸大略而已”(卢藏用(陈氏别传》)。

    盛唐诗人中,这种精神更为高扬。史称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旧唐书?高适传》)岑参任谏官时也“频上封章,指述权位”(杜确《岑嘉州集序》),并以“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行军二首》之二)的诗句自嘲。

    李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在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理想和杜甫“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承丈二十二韵)的抱负,更是人们熟知的。即使是一些不以政治功业心见称于世的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在那个时代精神感召之下,也都有过“忘身辞凤网,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垂相》)的向往。

    这样一种普遍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而为歌吟,就产生了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理想精神、英雄性格与浪漫气息,形成那种明朗、高亢、奔放、激越的时代之音、阳刚之美。从政 的 追 求,还养成唐代文人对事务的关心。

    在他们功业自许的怀抱中,除包含一己的功名利禄外,也常富于“拯物济世”的精神。寒士阶层由于本身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生活境遇的困顿,有可能稍稍接近普通的人民群众,较真切地了解风俗民情。

    加以他们正处在封建制度自我更新的特殊历史阶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旧的矛盾趋于缓解,新的矛盾尚未严重到不可调和,这也使他们比较敢于正视现实,致力于揭露和抨击社会的弊病。唐代文人这种关心事务的作风,同样在他们的诗歌作品里得到明晰的反映。

    体察民虞、讽喻时政,象一根红线贯穿于唐诗发展的全过程。尤其进人唐中叶社会变乱、危机四伏的背景下,从杜甫、元结到元和前后的一批诗人,更是有意识地将笔触伸向病态社会的不同角落,对朝政、边患、强藩、内乱、宦官、朋党以及吏治、司法、赋役、工商、礼教、婚姻各类社会题材,都作了比较深人的开掘和揭示,在诗歌史上亦属罕见。

    比之六朝文人诗作大多拘限于玄言、山水、宫体以及宋以后诗中日益风行的炫弄才学、翻造文字、模拟求似的习气,其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更是高出一筹。早在 李 唐 王朝开基创业伊始,那产生山水田园诗人的归田隐逸之风就已经开始了它的滥筋。

    初唐诗人王。

    3.中华书局的跟大师学国学,哪些值得推荐

    历史古籍类很多,中华书局属执牛耳,其它还有人民文学、上海古籍、江苏古籍(现在叫凤凰)、三秦、黄山书社、巴蜀书社、浙江古籍、浙江人民美术、天津古籍等等。但在当下治愈系、网文、成功学等各类书籍的冲击下,古籍需求少了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愿意搞古籍(做古籍没什么钱啊),所以,到现在,还有名气的就是:

    1、中华书局:有点校二十四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国学文库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理学丛书系列等。

    2、上海古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类似中华书局,不过古籍参考的底本不同)、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王阳明全集简繁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唐诗学书系、历代笔记小说系列、明清小品丛刊等。

    3、凤凰: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

    4、人民文学:也是系列较少,算得上系列有“中国古代名家集”、中国古典文学雅藏系列,以及“红楼梦古抄本”系列,包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等。其他的单独出版的也很多,比如四大名著、《杜甫全集校注》、《聊斋志异》(简繁皆有)、《清人诗集叙录》等。

    5、浙江古籍: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

    6、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

    7、浙江人民美术: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

    8、其他。其他的古籍在古籍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比如黄山书社、三秦,以前也出版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元稹集编年笺注》、《资治通鉴》、《三言二拍》等,现在基本也没什么精品古籍了,黄山书社都开始卖儿童读物了,三秦虽然也出古籍,但水平太次。

    4.李白咏侠诗对后世的影响

    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关于侠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侠大约产生在春秋战国的乱世时期,少数拥有武力的人受雇于某个人或集团,以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因而《韩非子 五蠹》说:"侠以武犯禁",这也是现存文献中关于"侠"这一名称的最早记载.侠拥有强大的武力,必然经常触犯国家的法律,对正常的统治秩序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统治者对侠客们是引以为忌的.随着春秋战国乱世的结束,侠也渐渐地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到了汉初,社会上侠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了,但当时侠的活动与以前已有所不同,著名的大侠如朱家,剧孟,郭解等都发展成为隐隐与国家政权对抗的地方豪强势力,《史记 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这种地方武装必然对封建统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所以汉武帝大一统之后,对豪侠势力坚决打击,之后真正的侠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侠客们仗义疏财,重诺轻生,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精神与文人士大夫宣泄抑郁不平之气,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共鸣,侠及侠的精神在后世文人笔下得到了礼赞.汉魏六朝时期,侠开始进入了诗歌领域,游侠成为乐府诗的重要主题,由此产生了大量歌咏侠客及侠行的咏侠诗,到了唐代咏侠诗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汪聚应先生全面搜集整理了《全唐诗》,唐人史料,笔记和传奇小说中的咏侠诗,得出唐人的咏侠诗有四百多首.[ 1 ]特别是盛唐时期,几乎每一位盛唐诗人都有咏侠诗作,其中以李白最为突出,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少任侠,曾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是一位充满侠气的诗人,本文拟从内容和思想两个方面来谈谈李白的咏侠诗,并进而探讨李白咏侠诗的特点. 一,李白咏侠诗的主要内容 李白的诗作中反映游侠生活,歌颂侠义精神以及抒发个人侠义情怀的咏侠诗将近二十首,主要是乐府诗,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歌咏古代知名侠士 李白一生以侠客自诩,许多古代的知名侠士一直是他歌咏的对象.他渴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靠自己的侠行建功立业,名垂后世.如《侠客行》就歌颂了候嬴,朱亥两位侠士的义举,"将炙啖朱亥,持觞劝候嬴",[ 2 ]诗人一直渴望能够像他们一样,"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候,朱两人在诗人笔下更是光耀千古.《结袜子》赞扬了侠士高渐离和专诸,歌颂了他们"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在众多古代侠士中,李白最推崇的是鲁仲连,在《古风》第十首中,诗人盛赞了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士: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 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鲁仲连这种立功而却赏,不因"千金赠"动心的高尚品质和"顾向平原笑"这种平交王候的心态深深打动着诗人,"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是以鲁仲连为自己努力的对象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鲁仲连那样在建功立业之后悄然隐退,不事王侯.这类咏侠诗都是诗人对古代侠士们的直接赞美,它们深深地寄托了诗人的任侠情怀.从这几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古代侠士们的英雄事迹和高贵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他深切地渴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通过自己的侠行壮举来建功立业. (二)肯定侠士的个人复仇行为 侠客行为和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复仇,侠在最初就是受雇于别人以自己的武力为雇主复仇的.自古以来,对复仇行为就有一定程度上的肯定,"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3 ](P138)到了唐代,任侠精神再度高涨,侠行侠风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尚武好勇的气息,复仇行为也为社会所肯定,甚至法律对个人的复仇行为还有较为宽容的一面,[ 4 ](P76)在李白的咏侠诗中也有肯定个人复仇行为的作品,如《秦女休行》就描写了一个女子"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的故事,虽然这位女子因杀人而触犯了法律,但最终还是"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以个人武力强行复仇而触犯法律结果被赦免,可见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是对个人复仇行为的肯定与赞扬."何惭聂政姐,万古共惊嗟"诗人用当年刺客聂政的姐姐作对比,用惊叹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对这位复仇女子的深深敬佩.《东海有勇妇》描写了一位为夫报仇的女子,"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该女子"十步两跳跃,三呼一交兵"杀掉了仇人,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被处决,相反"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惊风俗,流芳播沧瀛",这位勇敢的妇女因此而流芳千古. (三)描写游侠生活,赞颂侠义精神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侠意识空前活跃的时代.当时社会上游侠活动盛行,而且游侠的范围也更广了,那些"东郊斗鸡","南皮射雉"(陈子良《游侠篇》)的公子王孙和无赖恶少被人们同真正的侠士混为一谈了.[ 5 ](P52)李白的咏侠诗中有很多就是描写这类游侠的生活,赞颂他们的侠义精神的.如《白马篇》描写了一位武艺高强,"杀人如剪草,剧孟同遨游"的侠士,他能"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5.唐诗的发展 论文

    一 唐诗与唐以后的诗 研究唐诗,原本是范畴明确边界清晰的,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都是有关唐一代诗歌的研究,视野完整或者说对象完整,论述也完整。

    我曾经说过,做唐诗研究“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与宋诗的纠缠”。但做宋诗研究的人与唐诗的纠缠太多、太深的缘故,孤立地谈唐诗似乎也就缺乏一个比较的视角。

    因此最注重唐诗学科建设意义的《唐诗学引论》首篇“正本篇”中也不得不先要提到“宗唐宗宋”的历史争议,也要就唐宋诗比较的学术意见中引出自己的思考。钱钟书《谈艺录》开篇第一节就是“诗分唐宋”,明确提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他有一段很著名的话称:“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态性分之殊。

    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

    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钱先生这段话概念很清楚:唐诗不必出于唐人,即唐人写的未必就是唐诗;宋诗不必出于宋人,即宋人写的也未必就是宋诗。

    ——唐诗宋诗应以审美质性来划分,即以“体态性分”来判别,所谓“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所谓“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个诗学审美意见影响极大,流播极广,将唐诗的时代概念打破了,或者说打通了,然而它也只是诗学理论上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审美见解(德国的席勒与清代的吴雷发均有类似的意见),“美学”上固然有突破的意义,而在“历史”上的雷池却仍无法跨越。

    ——唐诗仍有它天然的、不可移易的历史规定性。我们看钱先生的《宋诗选注》,就没有选收一首唐朝人的诗歌,尽管他谈过杜甫、韩愈、白居易、孟郊都写出过真正的“宋诗”,开出宋调之先河。

    严格意义上的“唐诗”,无疑即见于《全唐诗》与《全唐诗》的各种“补编”(包括《全唐诗逸》、《补全唐诗》、《补全唐诗拾遗》、《全唐诗补逸》、《全唐诗续补遗》和《全唐诗续拾》等)里的诗——全唐的诗的数目亡佚的无疑要大大超过存世的,在辨识上似乎也应撇去《全唐诗》始作俑收录在这些书里的五代诗。从唐人孙翌第一部编选唐诗的《正声集》开始,《南薰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才调集》等著名的“唐人选唐诗”以来,历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元好问《唐诗鼓吹》、高。

    6.谁有两首现代诗歌,两首古代诗歌

    依心

    夜色布满了这座城市

    漫天的黄昏被晚风吹进潮湿的心

    轻轻柔柔地掠过脸膛

    没有你的一天结束了

    四年你的一天或许才开始

    迷离的灯火下,翻阅的书,手机的信息。.

    丝丝缕缕的气息提示:

    你曾深深的驻扎过

    更提醒我从此会没有了你

    听一遍你喜欢的歌

    记忆里,那些或泣或笑的约定

    再也没有存在的理由

    在这一片天空里

    花正红,叶正繁

    那又如何

    唯有顺着夜的轨迹

    试图找到我贪念的你

    然而,留给我的

    只是辗转难眠的孤单

    和着丝丝缕缕的思念

    守候

    城市忘记了秋雨的气息

    感觉不到丝毫秋的味道

    忽来忽去的人在匆忙

    落叶打在头上

    哦,我需要这样的提醒吗

    清楚地了解那个保存在心的人

    或许正被那个他静静的保护

    可是,那一切都是真的吗

    那个城市不正弥漫着你的气息

    那味道连远方的我都能深深拥抱

    其实,从来就没有特别的想你

    因为,根本不曾忘记

    所以,犯不上多此一举的提起

    数着日月轮换

    看着花开花谢

    你会回来的啦

    只是,你不在身边的时光

    守候成了我唯一的名字

    遥想

    风吹芭蕉低,

    雨打石阶长。

    彻夜无梦想,

    孤灯涩泪尝。

    往日多少意,

    落在冻水上。

    兆年瓦上霜,

    或见梅花香。

    石涛

    千山无鸟踪,

    孤松立石丛。

    三尺冰来封,

    春绿存心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