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枉凝眉

    1.《枉凝眉》赏析

    整体赏析

    此曲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写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预示着林黛玉将泪尽天亡的结局。“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霞宫神瑛侍者。

    他们前世有缘,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爱,曾经反复试探彼此的心事,并有过表白。宝玉对黛玉始终呵护有加,但他们美好的爱情,如镜花水月一般,无法成为现实。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实现了她“还泪”的诺言。

    这支曲也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是宝玉的心声,如实地写了宝玉在钗、黛关系上的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他不断地在内心的天平上街量着两个人,在动荡中不断加以比较、选择。所以有“一个是……一个是……”这样的反复咏唱。

    但是随着他对二人了解的深化,宝玉的爱心日益向着黛玉倾斜了。所以曲子的结尾三句,他的爱心部集中到了黛玉身上,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读者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听到宝玉俯伏于黛玉灵前嚎啕哭诉,真诚地向黛玉坦露自己内心的全部隐衷。

    扩展资料:

    《枉凝眉》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一支曲子,是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泪尽而逝。这首曲子借助于“谈情”而“谈政”,表现作者的衰贬和爱憎。

    尽管作者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枉凝眉》中尖锐地提出问题以后,因无力作出正确的回答而陷于苦闷;尽管作者由于对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估计不足,看不到摆脱毁灭命运的政治出路, 因而把封建叛逆者的歌颂变成了凄凉的挽歌,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枉凝眉(小说《红楼梦》词曲)

    2.枉凝眉配什么诗歌朗诵好

    最难的就是根据音乐找朗诵文本的。

    反反复复的听了几遍,真找不到合适的诗歌。根据风格最后我帮你选了周梦蝶的诗歌。因为古典诗歌太短,第一个就排除了。郑愁予的《赋别》、《佛外缘》也可以试试。下面是具体文本:

    《菩提树下》

    作者: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

    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

    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兰。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

    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了几个春天?

    又坐熟了几个夏天?

    当你来时

    雪是雪,你是你

    一宿之后

    雪即非雪,你亦非你

    直到零下十度的今夜

    当第一颗流星暗然重明

    你乃惊见:

    雪还是雪,你还是你

    虽然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唯草色的凝碧

    PS:按照音乐的长度,内容等契合度这首是比较合适的了。如果楼主还是不满意的话请搜索【周梦蝶的诗】,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的!

    3.急求红楼梦《终身误》,《枉凝眉》中诗句所暗示的故事情节,最好是

    《终身误》原词: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释义: (1)金玉良姻: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小说中曾写薛宝钗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上面所錾的两句吉利话与贾宝玉出生时衔来的那块通灵玉上“癞僧所镌的篆文”,“是一对儿”。

    薛姨妈也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所以又特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

    (2)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的对立面,指贾宝玉和林黛玉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的爱情。作者虚构宝、黛生前有一段旧缘和盟约:绛珠草为酬报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惠,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两句与宝玉曾在梦中喊骂“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三十六回)的话相似,但“俺只念木石前盟”应是摹写宝玉婚后所说的话。 (3)“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爱情。

    雪,“薛”的谐音,指薛宝钗,兼喻其冷。作者以“山中高士”比宝钗,也对她的自命清高、矫情做作有一定的讽刺。

    (4)“世外”句:“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这里暗寓其死,亦即所谓“已登仙籍”。姝,美女。

    林,指林黛玉。 (5)齐眉举案:《后汉书·梁鸿传》中记载的故事,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

    后因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这里指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

    宝玉对这样的生活始终不满,所以说“到底意难平”。案,有足的小食盘。

    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着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在小说中都被画上了癞僧的神符,载入了警幻的仙册。这样,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便都成了早已注定了的命运。

    这一方面固然有作者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在封建宗法社会中,要违背封建秩序、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的利益,去寻求一种建立在共同理想、志趣基础上的自由爱情,是极其困难的。因此,眼泪还债的悲剧也像金玉相配的“喜事”那样有它的必然性。

    然而,封建压迫可以强制人处于他本来不愿意处的地位,可以使软弱的抗争归于失败,但不可能消除已经觉悟到现实环境不合理的人的更加强烈的反叛。没有爱情的“金玉良姻”,无法消除贾宝玉心灵上的巨大创痛、使他忘却精神上的真正伴侣,也无法调和他与薛宝钗之间两种思想性格的本质冲突。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结果终至于贾宝玉万念俱灰,弃家为僧;薛宝钗空闺独守,抱恨终身。

    所谓“金玉良姻”,实际是“金玉成空”!作品中表现了曹雪芹的思想倾向和他对封建传统观念大胆的、深刻的批判精神。 《枉凝眉》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枉凝眉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释义: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

    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注释 1.阆苑(lang yuan 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

    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 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

    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

    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 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 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

    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 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后人所删。

    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