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1.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爱国诗词

    郭沫若《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艾青的诗也可以,你可以上网搜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

    2.硬笔书法格子写什么诗词112个格子

    正文共计112字:霜叶飞 谁能留得年华住。

    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籁,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

    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

    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还共乐一岁,见景长是欢聚。

    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并、尊前笑语。

    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

    俄顷飞琼,化成寰宇。透碧霄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变霜秋。

    叹人生、杳似萍浮。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余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州。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江楼。加词牌名共计112字: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龙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张炎 柳黄未结。放嫩晴、销尽断桥残雪。

    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轻车几度新堤晓,想如今、燕莺犹说。

    纵艳游、得似当年,早是旧情都别。 重到翻疑梦醒,弄泉试照影,惊见华发。

    却笑归来,石老云荒,身世飘然一叶。闭门约住青山色,自容与、吟窗清绝。

    怕夜寒吹到梅花,休卷半帘明月。疏影 陈允平 千峰玉立,送孤云伴我,罗村清宿。

    拂晓凭虎,春碧生寒,夜单瘦倚筇竹。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成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绿。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疏影 张炎 雪空四野,照归心万里,千峰独立。

    身与天游,一洗襟怀,海镜倒涌秋白。相逢懒问盈亏事,但脉脉、此情何极。

    是几番、飞盖追随,桂底露衣香湿。 闲款楼台夜色。

    料水光未许,人世先得。影里分明,认得山河,一笑乱山横碧。

    乾坤许大须容我,浑忘了、醉乡犹客。待倩谁、招下清风,共结风寒三益疏影 张翥 山阴赋客。

    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缥缈仙姝,飞下琼台,淡泞东风颜色。

    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想像、暝烟低隔。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老树枯苔,玉晕冰围,满幅寒香狼籍。

    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怕有人、误认寒花,欲点晓来妆额。

    3.适合写硬笔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

    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

    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

    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

    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

    4.田英章七言诗楷书作品

    田英章七言诗楷书作品: 1. 2. 3、 4. 5、 田英章的欧楷功力相当深厚,从技法上讲,是谈得上推陈出新的,卓然成一大家。

    在当代书坛一片哀嚎声中,毫无争议是欧楷第一,这个地位没有谁可以撼动。这是客观事实,不可否认。

    扩展资料: 田英章,字存青,又字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历任《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法定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日本国际书画艺术家联盟副理事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