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梧州

    1.有关于描写梧州春夏秋冬的古诗词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2.关于梧州鸳鸯江的作文

    一、工程概况

    鸳江大桥(又称桂江三桥)位于广西梧州市区,桂江与西江丁字交叉口处,跨越桂江(图1)。主桥设计为40+175+40(m)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以抗压强度高的钢管混凝土作为拱肋,以抗拉强度高的钢绞线束作为系杆,通过边拱的重量,随着施工加载顺序逐步张拉系杆预应力束,以平衡主拱所产生的水平推<BR>;力,最终形成对拱座基础只有较小水平推力的拱桥。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巨大不平衡水平推力所增加的基础费用,从而使拱座基础变得较为轻巧,为在大江大河修建大跨度拱桥提供了理论依据。施工单位采用的竖转技术也被施工实践证明是先进、简捷、安全、经济的。

    鸳江大桥,主孔是三孔自锚式钢管砼系杆拱桥,位于桂江、西江、浔江三江交汇处。

    梧州市鸳鸯江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是连接梧州市河东与河西两城区的主要交通桥梁。大桥主桥为三孔自锚式钢管混凝土中承式系杆拱桥,引桥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桥总长695米,其中主桥长255米,引桥面宽16.5米。桥面均按四车道设计。

    大桥建于1998年1月1日,竣工于2000年4月28日。2000年6月6日大桥举行通车典礼。

    梧州历史文化长廊利用长达1.5公里的梧州市河东城区桂汇段防洪堤内壁制作,从鸳江桥底西桂江段防洪堤转角处至桂北闸口处。共有17幅大型浮雕、6个文化景观、3个水景、55幅雕刻诗词书法。表现的内容分为梧州龙文化、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刻画了梧州的历史沧桑,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表现了梧州人的奋发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其长度和大面积的浮雕群在全国极为少见,嵌于防洪堤壁上的五龙阴雕更是绝无仅有。通过游览梧州历史文化长廊便可一日读懂梧州上下4000多年文明历史。

    3.描写梧州市中心作文

    梧州的文化品牌 有人文历史积淀,有独特于世间、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就是文化品牌。

    梧州的文化品牌,自然就是舜德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宗教文化、西江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既自有特色和范畴,又彼此圆融渗透,互为表里,是梧州山水文化的组成部份和物质载体。

    舜德文化 这个品牌很重要,是梧州人文历史的根,是梧州之骄傲,是梧州历史上叫得最响的品牌。 虞舜大帝是历史传说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缔造者和传播者的虞舜大帝,南巡狩苍梧之野,给苍梧百越各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和礼乐伦理道德观念,使苍梧各族“明德”,启蒙了苍梧文化和文明,由此流布岭南。

    我们有理由说,苍梧之野是岭南文明的发祥地。 在古代,外地人一提到梧州、提到苍梧,就想到舜帝;一提到舜帝,就想到苍梧想到梧州。

    这是天下的共识,是中国文化的普遍常识,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一份珍贵记忆,一份无价的人文遗产。唐太宗有句诗称梧州为“大舜隐真之地,达人循迹之乡”,并对开国大臣李靖说过“碧桂之林,苍梧之野”云云。

    唐代一大批诗人,包括沈佺期、宋之问、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结、张籍、项斯、李商隐、李涉等,都曾以舜帝、苍梧为题材吟咏过梧州。当时或谪戍或派驻岭南的官员或文人墨客无不以到苍梧参拜舜帝陵庙为荣。

    宋代文豪苏东坡南贬海南岛,路过梧州赋诗说:“我行忽至舜所藏”;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干脆在诗中称舜帝为“苍梧君”;明清的文臣武将们驻行辕于梧州,他们咏舜帝和苍梧的诗文就更连篇累牍了。 如此一个在全国叫响几千年、连外国人也崇敬的招牌,今天被我们梧州人丢弃了,有上千年历史的舜帝庙(首见于杜甫诗,最后见于1902年英国人的报告)也废弃不顾,连重建重修的打算也没有。

    龙母文化 如今梧州百姓没有人文始祖舜这个偶像可拜了,还有个龙母娘娘,也是拜了上两千年的神圣。龙母是西江的女神,源于战国时代,比宋代福建海边的妈祖历史悠久多了。

    梧州战国时地属楚越,信巫道,杂神崇拜。大禹治水,没治过西江。

    西江不用治,有女神龙母庇护,她养了五条龙子,听话驯服,行云播雨,风调雨顺,海不扬波。连自称祖龙的秦始皇知道有个妈咪在苍梧,也想巴结。

    宋神宗更有意思,册封龙母为妃子,在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重修梧州龙母庙,诰封龙母温氏为永济夫人和灵济崇海妃,五龙亦一一赐封。 骑楼文化 骑楼是房子,西方建筑风格,骑楼连片成街区,是谓骑楼城。

    有骑楼,而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升华而为文化———骑搂文化。骑楼文化并非西方外来文化,是地道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建筑都有屋檐,屋檐是传统古典建筑的重要特征,屋檐是城市人生靠泊的港湾,风雨烈日中可让人歇息,屋檐这功能很人性,也很艺术。凉亭就是屋檐的延展和扩大,骑楼也是屋檐的延展和扩大,前者更古典但孤独,后者很现代且连接为廊!妙就妙在这廊!上为楼,下为廊,古典的屋檐在西方建筑设计师手中演变成现代化的行人通道。

    骑搂底,港湾一样的人文底蕴,水文化的深层潜意识,那才是梧州人生活的乐趣:躲雨、遮阳、歇脚、候车、聊天,摩肩接踵,熙来攘往,人气十足,伦理十足。 骑楼城遍布南洋、南亚、珠三角的城镇,是大英帝国殖民的产物,这是政治学上的说法。

    殖民的政治被人类历史丢入垃圾箱了,而文化人类学、建筑学意义上的骑楼文化艺术倒成了世界人类共同的遗产,其中梧州的规模最大、实用功能至今不衰。 宗教文化 全国宗教名山、宗教名城多得很,梧州不是要当宗教名城,但宗教确是梧州能向天下叫板的又一张品牌! 梧州是佛教东传中国的首站!梧州汉代的学者牟子,是中国首部佛教理论专着《理惑论》的作者,“佛”首先是牟子由印度方言翻译过来的;佛教无君无父、舍妻弃子的教义特别让中国百姓反感,要立足连门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便遇到很大的难题!这项把佛教中国化、传法解惑、宏观调控、包装注册、领取准生证的攻关工作必须有人去做,正是梧州人牟子。

    说到西方宗教。据《剑桥中国明代史》记载:公元1650年2月6日,南明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第二次躲到梧州苟延残喘,德国耶稣会士安德烈亚斯·科夫勒被接受洗礼的大臣介绍给永历皇室。

    皇太后和司礼太监庞天寿于是请求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给予支援,随后,安德烈亚斯给两位太后、皇后和永历太子施行了洗礼,取了教名。这是梧州最早因皇室而与西方宗教的结缘。

    梧州开埠后,外国人根据条约开始在梧州通商。随同商贸而来的就是施医、传教、办学等文化活动。

    从此,外国传教士、商人通过梧州纷纷进入广西,梧州很快就成了天主教、基督教在广西最早最大的传道基地。 ? 这是近年梧州文化人圈子提出的一个文化命题,其内涵及边际可能涵盖古苍梧以来历史和当代的人文门类、物质门类。

    如此看来,舜德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旅游建筑农耕等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哲学、道德、法律等等均包括在内。古苍梧。

    4.梧州市的市名是什么意思

    梧州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设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苍梧郡(因梧州多刺桐树,又称苍梧花,故以花名定郡名)。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

    民国10年(1921年)始称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

    汉武帝初年,曾于梧州及今广东封开县一带设广信县(属交州苍梧郡)。后来,广信以西称广西,广信以东称广东,两广因此而得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