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宋徽宗诗词作品

    1.寻觅宋徽宗所作诗词

    宋徽宗所作诗词: 1、<燕山亭>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

    和梦也、有时不做。 2、<小重山> 罗绮生香娇上春。

    金莲开陵海,艳都城。 宝舆回望翠峰青。

    东风鼓,吹下半天星。 万井贺升平。

    行歌花满路,月随人。 龙楼一点玉灯明。

    箫韶远,高宴在蓬瀛。 3、<念奴娇>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

    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跳九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

    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4、<金莲绕凤楼> 绛烛朱笼相随映。

    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

    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

    景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

    搴珠帘、望尧瞻舜。 5、<醉落魄>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

    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人物简介: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2.寻觅宋徽宗所作诗词

    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

    1100-1125年在位。 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 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 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 黑龙江依兰)。

    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 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

    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平生著作极多,都 散佚无存。

    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 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醉落魄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燕山亭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小重山 罗绮生香娇上春。金莲开陵海,艳都城。

    宝舆回望翠峰青。东风鼓,吹下半天星。

    万井贺升平。行歌花满路,月随人。

    龙楼一点玉灯明。箫韶远,高宴在蓬瀛。

    念奴娇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 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跳九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 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金莲绕凤楼 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搴珠帘、望尧瞻舜。

    探春令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 杏花笑吐禾犹浅。

    又还是、春将半。 清歌妙舞从头按。

    等芳时开宴。 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

    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聒龙谣 紫阙苕嶢,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

    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

    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 瑶阶迥。

    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 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 从宸游,前后争趋,向金銮殿。

    满庭芳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 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

    十万钩陈灿锦,钓台外、罗绮缤纷。 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 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从兹庆,都俞赓载,千岁乐昌辰。

    声声慢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迥。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沉沉洞天向,冕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声声慢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 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

    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 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娙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 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

    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 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临江仙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 淮波寒重雨疏疏。

    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3.求南宋徽宗的三部作品名

    诗词作品

    <;醉落魄>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燕山亭>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小重山>

    罗绮生香娇上春。金莲开陵海,艳都城。

    宝舆回望翠峰青。东风鼓,吹下半天星。

    万井贺升平。行歌花满路,月随人。

    龙楼一点玉灯明。箫韶远,高宴在蓬瀛。

    画作 《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

    书法 《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

    4.宋徽宗为李师师写过哪些诗

    香消玉殒知何处——宋徽宗与李师师

    文人皇帝自有文人气,与李师师的风流韵事为后人流传。

    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闷闷不乐,时有高俅、杨戬在旁陪侍,高俅见了,便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何事不可为!正可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未免老大徒伤。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当排遣愁怀,力寻欢乐,以免辜负年华。”正说着,忽然一阵风飘过管弦之声。徽宗说:“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这样快乐。朕欲出观市廛景至,恨无其由。”杨戬立即说:“这个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样。我等装成仆从,自后窄门出去私行,就可以畅观市廛风景了。”就这样徽宗被两个奸里引出皇宫。一路穿大街、过小巷,但见到处是歌台舞榭,酒市花楼,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兴,天色将暮的时候,来到金环巷。这里的风趣又与他处不同,户户家家,帘儿底笑语喧哗,门儿里萧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来高俅常常在这里出入,尤其认得名妓李师师,特地把徽宗引来。有诗一首形容李师师的美貌: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成人。据说她生下来不曾哭过,一直到三岁的时候,按照当时的习俗,他父亲把她寄名到佛寺,佛寺老僧为她摩顶时,才突然放声大哭,声音高吭嘹亮,声震屋瓦,那老憎合什赞道:“这小小女孩真是个佛门弟子!”当时一般人都把佛门弟子叫做“师”,“师师”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抚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就连山东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及时雨宋江也不远万里,冒死潜入汴京,为的是一亲芳泽,事后还在墙壁上留词纪兴: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奴?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绞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草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想万极,醉乡一夜头白。

    李师师当时名声日高,寻常人难得一见。宋徽宗被高俅领来,听说要见名妓李师师,开始还说:“这恐未便。”在高、杨二人信誓旦旦地担保绝不会走露风声后,立即说:“既没甚妨碍,朕就进去一游,只是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识破机关。”高俅领命立即引徽宗入内,李师师早已迎了上来,徽宗见到师师暗暗地喝一声采,李师师瞧着高俅对她微微一笑。徽宗三人各报一个假名,李师师原就与高俅相识,这时不由一愣,她原还以为是高球来玩,后来见高球在另一人面前居然还卑躬媚笑,她何等心灵性巧,立刻就知道那人来头更大,那一份精神劲儿立即改变方向。宋徽宗看着李师师轻佻微逗、眉目传情,早已忘记了自己是皇帝,便与李师师百般调笑起来。高、杨两人乘机从旁鼓助兴致,渐渐地谑浪笑傲,绝无禁忌,高、杨二人知趣退出。徽宗见二人退出,便抱起李师师人踩上床,李师师明知他是位大贵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宋徽宗但觉味道新鲜,欢娱无比。李师师有一种怪癖,凡是到她这里来,只要略通文墨,便得留诗词一首。

    她见宋徽宗雍容华贵,雅致非常,当然不会放过。宋徽宗诗词、书画无不冠绝古今,这时又正在兴头上,欣然命笔,用他那独一无二的“瘦金体”书法写道: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5.赵佶主要作品,作名,简介(简短),风格作品

    赵佶(1082-1135),北宋徽宗皇帝,在位二十五年,(1082-1135)。在他主政时期,奸臣当道,穷奢极欲,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踏来。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与儿子一起沦为亡国之君,最后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赵佶是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终日潜心迷恋于书法和绘画,无心坐在龙椅上处理庞大的大宋政事,他先是启用当时的足球明星高俅,封他为殿帅府太尉,接着又重用蔡京、童贯之类,把一切朝政都交由这几个人处理。而他则狠抓文化艺术事业,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给画家以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创作优秀的作品,像米芾、张择端等一代大师遂应运而生。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将御府所藏历代书画辑编成《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 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的推动和倡导,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研,堪称一代大家。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赵佶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其特点是瘦直挺拔,侧锋如兰竹,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所谓“如屈铁断金”。这种书体,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传世书帖有《草书千字文》、《闰中秋月诗帖》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