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启功怀念妻子诗词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5分)忆启功1.在启功先生诞辰10

    试题答案:小题1:A给3分,E给2分,C给1分。

    小题2:①书法造诣高:独创“启体”,名满天下。②治学领域广:涉猎广泛,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研究和创作的所有领域。

    ③学术成就大:他以讲事实,重本质,析源流的方法治学,因而在每个领域都取得极高建树。小题3:①概括了启功的主要生平,是他一生的真是写照;②诙谐幽默地表现了他为人的谦虚,对坎坷的豁达,对名利、生死的淡泊;③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缅怀和赞佩。

    小题4:①为学:建树颇丰,贡献卓越。②对人:对师长至敬,对学生关爱至切。

    无私奉献,奖掖后学。③对己:面对人生坎坷,坚强乐观。

    淡泊名利、淡对生死。④对事: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亏操守。

    2.周汝昌的人物生平

    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出生于天津咸水沽镇。

    祖父名周铜,捐过清朝“同知”,父亲周景颐,为光绪年的末科秀才。但伴随他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

    生于乱世又为一介家无藏书的村童,周汝昌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

    就连坊间妇女们的缝、连、缲、挑、纳这些针线活儿也让少年周汝昌感觉很新奇。另如弹弦唱戏,初染就能令那些个“角儿们”瞠目结舌。

    进入小学后,他接受外语之快令人称奇,原版的英文课本在他眼里毫无障碍,就读天津南开中学时,他的英文水平可与老师论伯仲。周汝昌从初中时期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觉民三年,他的“文学事业”已经发端。

    不但作诗填词,都自己摸路而行,而且开始写“文章”,竟获一个报纸发表,记得得到的报酬是一册书。初中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天津市实验中学。

    进入高中后(南开中学),此时的文学活动主要方面之一即:研习宋词。但这些刊物已不易寻检,如今仅仅觅得小词数首。

    周汝昌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39年周汝昌得知尚未被日本兵侵占的燕京大学招生,遂以英语免试资格投考该校的王牌西语系。

    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后,与诸多名家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钱钟书曾回信于周汝昌:得一英才如此,北来不为虚矣,并另有回信赞其押韵”如土委地。

    1941年4月4日,燕京大学礼堂上演的京剧《春秋配》倾倒观众,剧中小生李春发的饰演者正是学生周汝昌。周氏小生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深为梨园票友所推崇。

    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制造珍珠港事件的同时又举兵占领了燕京大学,强行把教授们从北京押往山东的集中营,学生被遣散。周汝昌回到家里,继续以书为师,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

    而此时的燕大教授阵容已远非昔日可比,曾给他讲过两次课却让他一生敬重的顾随教授也已流亡他校。于是,周汝昌开始了与顾随先生长达20年的笔墨问学。

    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老师破例请学生周汝昌吃饭,并告知其论文一字未改全票通过。

    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十分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

    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周汝昌从进入小学直到大学毕业,经历了失学、停课、逃难、沦陷,这中间被历史环境所迫而虚耗的宝贵光阴竟达11年之多。

    1940年周汝昌二十三岁时和十七岁的毛淑仁结为连理。毛淑仁表字芝仙,曾号岫眉。

    结婚那时,华北正处于日寇侵华的苦难岁月。 周汝昌在怀念妻子的文章中,对妻子的贤惠、聪颖的感激之心、赞赏之语跃然纸上,使人若感同身受,不由得生起对这位女子的敬仰。

    周汝昌在自传中曾说其一生写作多得贤妻毛淑仁的臂助,尤其是当时条件之艰辛,其功更不可泯灭。贤妻素喜书法,每写字幅,她皆能评定,得出优劣,不失毫厘。

    她不仅内助辛苦,病时还为他抄录资料,以解周汝昌目坏难读小字之困。如今,淑仁已不在了。

    六十载糟糠夫妻,患难伴侣,所历万言难述。她是一个善良仁厚的慈悲为怀者,一生劳瘁,助其为文写字,缝衣做饭。

    在危难中表现出无畏的护其申冤的高尚精神。周汝昌平生的这点学术成就,其中包涵着她的辛勤甘苦,这种无形迹的贡献,是他难以忘怀的。

    本已在诗词、书法、戏曲、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随后又步入了“研红”。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

    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去燕大图书馆周汝昌查证。

    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据周汝昌回忆,围绕《红楼梦》胡适先生曾给他7封书信,除1封遗失外,另外6封均已公之于众。1948年夏初,正在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带着讨教《甲戌本石头记》的疑问,应胡适先生之邀从西郊学校进城,拜访胡适先生。

    让周汝昌意外的是,胡适先生居然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借与他拿走细看,后又托时在燕大授课的小说专家孙楷第将自己珍藏的《四松堂集》乾隆抄本和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戚序本拿给他研究。对此,周汝昌曾不止一次感叹道:胡先生能平等对他,还对他爱护有加,其人品和学问少有人比。

    3.林俊杰《曹操》中长阪坡在哪

    长坂坡在当阳

    位于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乃三国时代赵子龙宣威之地。这里荆山余脉,东支南下所形成的冈岭地带,古曰“当阳长坂”,或曰“当阳坂”。古时此地滨临云梦泽,虽后来湖面沉积为陆,但至东汉末仍多涝地、水网纵横。所以长坂坡自古以来为我国南北交通干线必经之地,古三国时长坂坡之战发生于此。

    据史书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灭北方群雄之后,挥师南下荆州。此时割据荆州的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屯兵樊城的刘备感到形势孤危,被迫带领人马和不愿降的荆州官兵及百姓向荆州重镇江陵转移,曹操闻讯,恐其得江陵获军实成为后患,令精骑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至当阳长坂坡,两军遭遇。刘备仓猝应战,兵溃,弃妻子仓皇出逃。而担任护卫刘备眷属的赵子龙在危难中奋不顾身地与曹兵展开了一场大战,救出甘夫人及幼主刘禅而声威大震、名扬天下。地以人显,人以地重,从此长坂坡这条高无峻秀之峰、低无隐栖之谷的山岗便成了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胜地。

    明代万历十年,地主当局有识者为纪念赵子龙长坂坡大战中的功业,在此树立“长坂雄风”碑,以供世人凭吊。其碑在清代乾隆年间又做重刻,至1936年由当阳县长熊杏圃与当地驻军王禹九团长协力在这里兴建长坂坡公园,隆其观瞻,以彰先民尚武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雄风”碑被侵略者掠去。抗日胜利后,当阳县长胡次平于1947年重刻了“长坂雄风”碑,复其旧制。

    解放后,长坂坡公园经过多次修建,已成为人们休憩游览之所。1979年当阳县人民政府在此设立长坂坡公园管理处,陆续不断投资兴建、扩建、修亭、造廊、建阁、筑垣,并塑造赵子龙雕像,再现其当年雄风。1980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游览区之一,正式对外开放。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当阳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将长坂坡公园管理处更名为“长坂坡之战遗址管理处”,扩大景区管理范围,进一步落实规划与建设。而今“雄风”碑已重新整修,并着手筹建“长坂坡之战”陈列馆,向世人展示有关长坂坡之战的历史文化。同时,将当代楹联、诗词、书法名家作品和历代文人墨客咏长坂坡的留题付石镌刻,建立长坂坡碑廊,让游客观光之余,在此饱览玉粲的赋,范曾的诗,以及启功、李铎的墨宝,以体味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此外,附近的“太子桥”、“娘娘井”和“张翼德横矛处”均整修一新,这些都是长坂坡古战场的胜迹。

    4.林俊杰《曹操》中长阪坡在哪

    长坂坡在当阳 位于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乃三国时代赵子龙宣威之地。

    这里荆山余脉,东支南下所形成的冈岭地带,古曰“当阳长坂”,或曰“当阳坂”。古时此地滨临云梦泽,虽后来湖面沉积为陆,但至东汉末仍多涝地、水网纵横。

    所以长坂坡自古以来为我国南北交通干线必经之地,古三国时长坂坡之战发生于此。 据史书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灭北方群雄之后,挥师南下荆州。

    此时割据荆州的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屯兵樊城的刘备感到形势孤危,被迫带领人马和不愿降的荆州官兵及百姓向荆州重镇江陵转移,曹操闻讯,恐其得江陵获军实成为后患,令精骑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至当阳长坂坡,两军遭遇。刘备仓猝应战,兵溃,弃妻子仓皇出逃。

    而担任护卫刘备眷属的赵子龙在危难中奋不顾身地与曹兵展开了一场大战,救出甘夫人及幼主刘禅而声威大震、名扬天下。地以人显,人以地重,从此长坂坡这条高无峻秀之峰、低无隐栖之谷的山岗便成了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胜地。

    明代万历十年,地主当局有识者为纪念赵子龙长坂坡大战中的功业,在此树立“长坂雄风”碑,以供世人凭吊。其碑在清代乾隆年间又做重刻,至1936年由当阳县长熊杏圃与当地驻军王禹九团长协力在这里兴建长坂坡公园,隆其观瞻,以彰先民尚武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雄风”碑被侵略者掠去。抗日胜利后,当阳县长胡次平于1947年重刻了“长坂雄风”碑,复其旧制。

    解放后,长坂坡公园经过多次修建,已成为人们休憩游览之所。1979年当阳县人民政府在此设立长坂坡公园管理处,陆续不断投资兴建、扩建、修亭、造廊、建阁、筑垣,并塑造赵子龙雕像,再现其当年雄风。

    1980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游览区之一,正式对外开放。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当阳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将长坂坡公园管理处更名为“长坂坡之战遗址管理处”,扩大景区管理范围,进一步落实规划与建设。

    而今“雄风”碑已重新整修,并着手筹建“长坂坡之战”陈列馆,向世人展示有关长坂坡之战的历史文化。同时,将当代楹联、诗词、书法名家作品和历代文人墨客咏长坂坡的留题付石镌刻,建立长坂坡碑廊,让游客观光之余,在此饱览玉粲的赋,范曾的诗,以及启功、李铎的墨宝,以体味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此外,附近的“太子桥”、“娘娘井”和“张翼德横矛处”均整修一新,这些都是长坂坡古战场的胜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