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走进李清照的诗词_走进

    李清照诗句摘要

    走进李清照的诗词,走进一种刚柔并济来源: 一九文学网 发布时间: 2015-10-16 15:00:59 字体:[大][中][小] 友情提示:双击空白处可滚动文章内容。

    喜欢李清照的诗词,还是从《声声慢寻寻觅觅》开始,她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让我忍不住,总拽一片空闲时光,走进她的诗词。她前期的婉约诗,闺怨诗让我认识了一个空虚寂寞,愁惨无奈,如泣如诉的娇小女子。

    她的《如梦令》,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又让我读到她的柔美和清新可爱。但震我心弦的是读她的《渔家傲》,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写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其词气势磅礴、豪迈,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她性情中刚性、豪放不羁的一面。

    她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悲壮,直抒胸臆,将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和人格标准毫无遮掩地袒露,成为千古绝唱。

    在黎民涂炭、国仇家恨之中,她表现得相当有血性。她叹霸王,悲黍离,亦如九尺男儿之豪情。

    她如水般至善至刚,清丽深婉,激越慷慨。李清照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她身上具有的独特气质:柔情与刚性,使她脱离了一般怨妇的小家子气,成为一代大家。拽一片空闲时光,走进李清照的诗词,走进了一种刚柔并济。

    现世安稳,身为女子,没有李清照的才情,也未历经国仇家恨,但何妨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学一点柔,学一点刚,懂得刚柔并济,既能如娇花照水,也能如雄鹰展翅,将善解人意,脉脉柔情和自尊、自立、自强融于一身,于尘世间,展现女子独特的美。

    走近李清照题目的作文

    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 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

    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

    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

    从李清照对花的意象的描绘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欢乐之情;中年,抒离别之情;晚年,抒忧凄之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那么,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采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够相融合的花撷于笔下,其间的一枝、一境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风月”。这既是为了寄情写志所作的有意选择,更是人生体验、人格追求与自然之花的无意契合。

    她有一种特殊生活环境中对花事的异常敏感。梅花尚未大开,她就关注着“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梅开刚刚落英,她又怜惜“晚风庭院落梅初”(《浣溪沙》);而“昨夜风疏雨骤”(《如梦令》)更是牵系着她对花儿命运的关切。

    任何情感的形成与抒发,无不是词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出的反映。因此,“风疏雨骤”之后的“海棠花”,就不仅仅是引发作者惜春伤花情感的一种外物,在此,海棠花的生命遭遇与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意识已经融合。

    即在这“浓睡不消残酒”的背后,便有着对人生价值的现状的思考,或者对未来命运摇落的隐忧。这正与海棠花在“风疏雨骤”之后“绿肥红瘦”的那种生命状态的沟通,怜花自怜,花的生命状态成为人的命运状态的象喻。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情、辞随物而变化,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李清照独特词风的形成,固然是与其先天的性别、性格和后天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学养、才识等诸因素分不开的,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心理,敏感入微的体察、捕捉外物入词,以神工妙笔对花之意象描摹刻画,也是形成她词风独具一格的重要原因。早年的李清照,天姿聪颖、潇洒不羁,虽囿于狭小的深闺庭院,但有远大的抱负理想,这从她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可见。

    婚后,多情善感的李清照,即使与丈夫暂时的分别,在她的笔下自然写出的是伤别离的离情词。南渡以后,李清照流离至建康(南京),此时,气质非凡的李清照诗兴不减当年,还常与丈夫出门郊游觅诗句。

    宋人周辉记云:“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觅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你看她“直欲压倒须眉”。

    明诚病逝,给李清照沉重地打击,显然使她的词风随着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巨变而由前期的清丽妍媚变得凄婉幽恻。花之意象的情调也由前期的蕴含着快乐而转为浸透着悲苦。

    如她早年笔下的海棠,无论是经风雨后,变得“绿肥红瘦”,还是海棠开后的“拥红堆雪”;或写她沉醉“误入藕花深处”,或写她流连于露洗的“苹花汀草”;或笔下春深时的“梨花欲谢恐难禁”,或笔下寒食天的皎月“浸梨花”……诸花之意象,都包蕴着无穷的遐想,深含着词人的轻灵神思。把读者引进一个无限清新而又无比洁静美妙的境界。

    这在当时北宋词坛上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里仅有菊花为例。

    在李清照之前颇多咏梅诗作。屈原咏菊是为表明自己的卓尔不群,“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

    (《菊趣轩记》)而李清照人品文品深受“屈平、陶令”的影响。在追求崇高理想的情操上,在高洁而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上,他们是一致的。

    屈子“餐秋菊之落英”,陶令“东篱”下“采菊”,易安笔下的“琼肌”、“清芬酝藉”,在《多丽》词中对白菊的赏爱成为易安与屈、陶相合的契合点。菊在《漱玉词》中多半被叫做“黄花”,它往往作为词人心态和命运的象征或载体而出现。

    比如《醉花阴》中深秋生长在东篱旁的尚“有暗香盈袖”的“黄花”,只是作为女词人与丈夫因分居两地而产生的离愁和悲秋情绪的载体;到了《多丽》中“渐秋阑,雪清玉瘦”的白菊,由秋后的凋谢零落而引发出“似泪酒、纨扇题诗”的“婕妤之叹”,从而表达了女词人惟恐丈夫明诚在外有“天台之遇”的担心;而到了《声声慢》中的堆积满地“憔悴损”了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冷落哀伤的廋语。我们透过《漱玉集》中各种花之意象象征意义的捕捉,或许可探及李清照情感心态衍变的轨迹。

    做为具有东方式大家闺秀典雅风范的李清照,却因其先天秉赋异俗,才华志向超群,以及传统文化中儒家人格精神的影响,自然突破了一般闺阁女子所具有的。

    走进李清照作文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身于书香门弟的你,脑海中过早地烙下了书页的墨香,文学的滋养使你外美如花,内秀如竹。

    在那种时代,女子为文作赋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你却成就了历史的辉煌。没错,优越的身世是你前进的资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敏捷的才思与细腻的情怀,如何能够勾绘出如此俏丽的文字?少女时期的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怎叫你不显示出此等朝气蓬勃的姿态!这幅“争渡”的美景图仿佛连你的爽朗笑声也一并呈现了出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才刚经历了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齐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恬适,他留给你的,只有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留下你孤身一个独守空闺,终日伏守案台瞭望。

    等到那秋风又起,等到那大雁南飞,等到那一轮明月又悬上相思楼头,却等不到明诚的一封口信,那段风花雪月般的故事已尘封于记忆的深处……风雨中已过了几载,人事早已变迁,而明诚似乎永远地属于他脚下的那条路。华帐前,红烛下,你无意中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风雨葬送的岂是那几瓣海棠花?不,是那离碎的红颜。风吹起你脚边的落花,如同卷卷片片破碎的红颜;洪流的古乐,诠释着你灵魂的落差。

    躲进梦的深处,听花瓣唱尽繁华,唱尽梦魇,唱尽那美好的夙愿,唱断那记忆的来落。岁月荏苒,梦已逝,人犹在,却比黄花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短短几年里,国破家亡,文物散失,几次流亡,无不摧残你早已破裂得斑痕驳驳的心,这一切是一名弱女子能够承受的压力?恐怕此时的你已是空壳一具,无力欣赏那双溪的美景,无力回想路途中的颠沛流离,无力再回想曾经的悲苦亦或甜蜜,更无力再回首那日的争渡……我多想走近你,拾起那海棠花,扮靓你的红颜,携你共尝乘舟游水的风景。

    走进李清照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儿》李清照

    回答者: 薰衣草淡紫的你 - 试用期 一级 2-28 19:56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走进李清照 作文

    你好。

    走进李清照

    多少次的期盼换来的却是夫君的一声别昔,多少次的等待回来的却只是雁过

    旧识。夫君的死给你带来的是痛彻心扉,当再一次面临他的遗物时,更多的只是

    无声的泪水。

    于是,从那时起,自那一刻,你便用充满泪水的心去谱写一首又一首催人泪下的诗篇,用那满地的黄花来寄托你的思念。

    你独自守着窗儿,望着天,脑里闪着与他的画面,泪水再一次灌满你的双眼

    。就这样,一段段伤心的往事再一次浮出水面。心又痛了,可谁还来听你的诉言

    ,谁又去了解你心里的不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话语便与你永久的擦肩

    。望着属于你们的庭院,桑树已枯萎、花儿已凋谢,面对再一次的生机,你选择

    了坚强去面对。自此,在你的诗篇看过最多的就是对社会的宣言。

    也许是他的死给你的伤痛太大、太深;也许是社会的黑暗让你的灵魂再一次

    站起呐喊。当希望变成失望,当失望的泪水变成一堵墙,谁为谁付出有谁知道,墙里墙外满是忧伤。从此,我再也看不到你那幸福的笑脸,再也听不到你俯下身子清清的低唱,而代替它们的却是一首 。 。

    走进李清照

    晓风疏雨,更兼梧桐,乍暖还寒时,你争渡入我的遥盼锦书的西楼。从此,庭院深深,踏雪没心情,却把青梅嗅遍。

    你应是多美的女子?难以想出你蹴罢秋千的慵懒,难以想出你和羞倚门的回首,但这动人的画面却在我眼前舞着。露浓花瘦,薄汗透衣,淡荡春光,梦回心枕。你终日凝眸,那楼前流水可将你的爱慕与相思载上了兰舟?

    你应是多柔的女子?已觉春心动,却独抱浓愁,自是无好梦。帘垂四面,怎消得万千心事难寄?惜春春去,你也只得吟着“柔肠一寸愁千缕”独守这寂寞深闺。沉香断续玉炉寒,怎么伴得你柔情如水,又摧下千行泪?

    你应是多傲的女子?笛声三弄,情怀不似旧家时;梦闻天语,九万里风鹏正举。浓睡不消残酒,怎知绿瘦红肥?欲说还休的多少事,你也道尽了。眉头的此情,在流水飘花中下了,而心头的闲愁,你怎屑于通晓红尘?

    你应是多哀的女子?秋已尽,凝目犹长,梧桐恨得了夜来霜,你怎就只恨人归早呢?落月吟风多少事,老去无成谁怜憔悴?西风卷帘,你怎忍瘦比黄花?是人间天上浓愁,压得你离情别恨难穷吧?可你亦无法,被冷香销新梦觉,不由愁人不起。

    谢谢。

    走进李清照

    竞生繁花

    朝隐夕沉月笼辉,暮显云翳日徙影。渐渐兮兮,伊人俯栏轻点墨。拨弦轻吟寻昔音,袅袅声平,把指绕。

    ——《易安令》

    从那久远的一边,想起岁月冲刷过后的洁净声响,然后像被历史过滤,依然清澈。

    你的莞尔轻笑如三月的几剪春风不疾不徐地拂过那池幽幽碧蓝,却绵延不绝地勾起层层的涟漪。倘若,这便是小女子的矫情巧言……

    你是最唯美感性的倾城红颜。

    宋神宗元丰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你——南宋最杰出的女文学家,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官宦门第的濡染陶冶了你的学识才华,也为后世造就了一位为后人所辑的伟大词人。“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一曲《蝶恋花》将你刻画得惟妙惟肖……日起日落,大庭合院下,一娉婷女子倚着窗棂,循着窗外双飞的蝶儿……

    你的豪言壮语如严寒的秀竹,依然坚持地立于那片皑皑大地,却刚正不阿地挽住逆流的风向。倘若,这便是大丈夫的仗义执言……

    你是最不让须眉的巾帼。

    在你南渡的第二年,中国历史翻开了它极为屈辱的一页。你的丈夫——建康知府,赵明诚,弃城而逃。你一介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的逃脱而羞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首《夏日绝句》将你刻画得大气如虹……潮涨水涌,一浩然身影面对浩浩江面,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你的颠沛流离如秋分的落叶飘零地划出那道苦涩的路线,却始终如一地坚信这风起的那刻。一如坚强不息的你。倘若,这便是文学家的矢志不移……

    你是……

    你的后半生,又怎是可以用一个“悲痛欲绝”就能概括?与你有着相同志向的文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也苟同“词藻非女子事”的这种谬论。试问封建思想的黎明百姓们能接受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吗?再者,你锒铛入狱、流离失所、孤独终老……把酒独酌怕也是解不了你这满腔的愁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词《声声慢》将沧海桑田刻画得淋漓尽致……花开花落,一暮年独老,守着孤清的小院落。手中握着的依旧是一枝羊毫……

    你是悬崖上的梨花,清秀的白丽。

    你是丛林中的荆棘,涂炭的悲苦。

    你是乱世中的繁花,缤纷的绚烂。

    你是矢志不移的文学家,沧海桑田已然褪去,只剩你的本色。单纯坚强的一片透明。

    ……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诗句摘要

    走进李清照的诗词,走进一种刚柔并济

    来源: 一九文学网 发布时间: 2015-10-16 15:00:59 字体:[大][中][小]

    友情提示:双击空白处可滚动文章内容。

    喜欢李清照的诗词,还是从《声声慢寻寻觅觅》开始,她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让我忍不住,总拽一片空闲时光,走进她的诗词。

    她前期的婉约诗,闺怨诗让我认识了一个空虚寂寞,愁惨无奈,如泣如诉的娇小女子。她的《如梦令》,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又让我读到她的柔美和清新可爱。但震我心弦的是读她的《渔家傲》,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写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其词气势磅礴、豪迈,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她性情中刚性、豪放不羁的一面。她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悲壮,直抒胸臆,将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和人格标准毫无遮掩地袒露,成为千古绝唱。在黎民涂炭、国仇家恨之中,她表现得相当有血性。她叹霸王,悲黍离,亦如九尺男儿之豪情。她如水般至善至刚,清丽深婉,激越慷慨。

    李清照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她身上具有的独特气质:柔情与刚性,使她脱离了一般怨妇的小家子气,成为一代大家。

    拽一片空闲时光,走进李清照的诗词,走进了一种刚柔并济。

    现世安稳,身为女子,没有李清照的才情,也未历经国仇家恨,但何妨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学一点柔,学一点刚,懂得刚柔并济,既能如娇花照水,也能如雄鹰展翅,将善解人意,脉脉柔情和自尊、自立、自强融于一身,于尘世间,展现女子独特的美。

    走进李清照 作文

    她是令人备感温暖的女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如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是令人为之落泪的女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是令人振奋的女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想来古时少有这样的奇女子,短暂的一生经历过太平盛世的骄傲与繁华,见证过南渡的狼狈与落寞,与爱人阴阳两隔,与不爱之人同床共枕。..

    她的忧伤纯粹得无可指摘,那是生命和情感找不到归宿的纯粹的忧伤,这正是她动人之所在.

    李白好游名山,而貌似潇洒的美丽词句是仕途不顺的伪饰.看似洒脱,骨子里却有着对功名的孜孜追求.

    孟浩然的心思更可以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窥见一斑,这对显贵的阿谀令人不齿.

    李贺的诗句既是满目的鬼怪,读来偏僻晦涩,这太多的玄语更是破坏了诗的美感.

    仅仅是她,一个伟大的女性,从不曾提起俗世的斗争与纷扰,她只是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浅斟低吟着人生的感伤.

    而她的晚年更无幸福可言--与丈夫不睦,世人对她不忠的议论.这需要这样一个"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多大的勇气来面对.

    曾看过这样一幅照片:在苏丹荒凉贫瘠的土地上,一个正爬向救济站的女童无力地瘫倒在路旁,旁边一只秃鹰虎视耽耽.

    这张出自南非摄影家凯特*卡文的照片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有评论说:"这张照片展示了整个非洲大陆的人性颠覆."也有评论说卡文缺乏人道主义精神,于是,这位摄影家便纵身一跃跳入蔚蓝色的大海永恒长眠.

    同样的压力,一个现代社会的男性尚不能承受,她是忍受着怎样的苦痛,在纯粹的忧伤和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

    可敬,可悲,可叹,可怜!

    在这滚滚红尘之中,谁又不曾面临过功名的引诱,压力的逼迫,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纯粹,全身而退?

    有人终沦为俗事的奴隶,为名利多方奔走.

    有人终看透红尘,决绝如顺治出家,王国维投湖.

    有人在污流中傲然战立,在丝竹之声中浅浅吟唱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的行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