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告老还乡的诗词

    1.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是什么朝的人,告老还乡时写的一首诗,诗中什么

    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回乡偶书》全诗及注解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 求老年人退休,告老还乡类似的词语,谢谢了,

    1、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北史·韦孝宽传》:“孝宽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唐白居易《不致仕》诗:“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2、致事:即“致仕”。《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

    3、乞养: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清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状》:“先生乃决意去,遂乞养归里。”

    4、乞归养:即“乞养”。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梁文庄公之兄启心,字守存,入翰林后,即乞归养。”

    5、乞骸骨:简作“乞骸”。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后汉书·张衡传》:“上书乞骸骨。”《明史·钱习礼传》:“复上章乞骸骨,乃得归。”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彭宣见莽专权,乞骸。”唐权德舆《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复警。”

    6、请骸骨: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汉书·陈平传》:“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四·肃愍忠诚爱才》:“吾友沈知府南金尝曰:‘吾伯在京时,每劝公安逸。公曰:“尝疏请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报朝廷耳!”’”

    7、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新唐书·裴寂传》:“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明史·刘之纶传》:“乞削臣今官,赐骸骨。”

    8、匄(gài)骸骨:谓官吏请求辞官。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然余以病匄骸骨,傥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3. 英雄少年转眼间告老还乡是什么歌的歌词

    全对应该是: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为弦,哪人能弹。

    这是明朝才子解缙所对。 解缙在少年时就不畏强权,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的才华,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有意当众奚落他。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李家人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

    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解缙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担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酒过三巡,李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