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行楷书钢笔诗词

    1. 适合写硬笔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

    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

    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

    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

    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

    2. 有什么适合练习硬笔钢楷的诗

    1、李白行路难三首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2、白居易的长恨歌3、辛弃疾诗精选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玉楼春·何人半夜推山去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鹊桥仙·松冈避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贺新郎·甚矣吾衰矣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贺新郎·绿树听鹈鹅永遇乐·千古江山硬笔主要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文字书写技巧。

    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软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3. 硬笔书法格子写什么诗词112个格子

    正文共计112字:

    霜叶飞

    谁能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籁,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还共乐一岁,见景长是欢聚。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并、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

    透碧霄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变霜秋。叹人生、杳似萍浮。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艳歌粲发,谁传余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州。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江楼。

    加词牌名共计112字: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龙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张炎

    柳黄未结。放嫩晴、销尽断桥残雪。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轻车几度新堤晓,想如今、燕莺犹说。纵艳游、得似当年,早是旧情都别。

    重到翻疑梦醒,弄泉试照影,惊见华发。却笑归来,石老云荒,身世飘然一叶。闭门约住青山色,自容与、吟窗清绝。怕夜寒吹到梅花,休卷半帘明月。

    疏影 陈允平

    千峰玉立,送孤云伴我,罗村清宿。拂晓凭虎,春碧生寒,夜单瘦倚筇竹。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成南北。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绿。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疏影 张炎

    雪空四野,照归心万里,千峰独立。身与天游,一洗襟怀,海镜倒涌秋白。相逢懒问盈亏事,但脉脉、此情何极。是几番、飞盖追随,桂底露衣香湿。

    闲款楼台夜色。料水光未许,人世先得。影里分明,认得山河,一笑乱山横碧。乾坤许大须容我,浑忘了、醉乡犹客。待倩谁、招下清风,共结风寒三益

    疏影 张翥

    山阴赋客。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缥缈仙姝,飞下琼台,淡泞东风颜色。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想像、暝烟低隔。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老树枯苔,玉晕冰围,满幅寒香狼籍。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怕有人、误认寒花,欲点晓来妆额。

    4. 钢笔书法格式—古诗

    书法可以自己画格来写的。

    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横写的话格式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空两格写,有标点,写完落款即可。

    落款根据最后一行剩余空白的多少,剩下的多就接写在最后一行,剩下的少就另外起一行。落款就写诗作者诗题目,再写书写者的名字和书写的年份月份,如:李白诗将进酒王羲之书于壬申年初夏。

    竖写的话,一般是顶格,从右到左进行书写,一般不用标点,落款格式参照横写的。一般情况下,楷书用方格写,隶书、行书、草书用用竖格写,这些都可以自己画的。

    最后建议在网上找一些名家作品,参考一下人家的布局。

    5. 参加硬笔楷书书法比赛能写哪些古诗词作品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苏轼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三月七起,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食荔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饮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龙吟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出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南乡子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