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李白赞扬大海的诗词

    1. 赞美大海的诗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6.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8.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 关于李白描写大海的古诗有哪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被誉为“诗仙”。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而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3. 赞扬大海诗句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6.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8.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4. 1、赞颂大海的诗句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1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2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 赞美大海的古诗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 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 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 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 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

    6. 找关于赞颂大海的古诗

    描写大海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将进酒》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东汉 曹操《观沧海》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 苏轼 《临江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7. 赞美大海的古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汉 曹操《观沧海》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译文: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扩展资料

    大海(英文:Seyt and ockjuukus;The ocean;The sea 法文:Mer)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海其实是在地球史上第一次火山爆发时由于水蒸气太多而形成了云,之后又下了几千年的暴雨,汇成了大海。

    、海水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

    参考资料:大海-搜狗百科

    8. 赞美大海诗句

    赞美大海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