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蒙台梭利的人物生平
1.求学历程
蒙特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
蒙特梭利虽是独生女,但父母并不溺爱她,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
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玛丽亚从孩提时代起,她的自尊心就非常强烈。
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权威,不尊重,不关心。
有一次这位老师曾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玛丽亚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
在安科纳上小学时,蒙台梭利也表现出关心、帮助其他儿童的倾向,对教师轻视儿童和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反感。
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就读。
且于 1886 年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奠定了数学基础。
中学毕业后,在进入国立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十六岁(1886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
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
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
“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
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由于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再加上家人的反对,沉重的压力,无人可倾诉。
不过蒙台梭利却能愈挫愈勇,因而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26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
她深入研究和检验了伊他( Jean itard )和塞贡( Edward Seguln )的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在此期间,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2.成长阶段(1870~1886)
1870 意大利独立,八月三十一日,玛利亚·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
父亲为亚力山卓·蒙特梭利,母亲为雷奈德·史托普尼。
1875 玛利亚·蒙特梭利五岁,举家迁居罗马。
1876 玛利亚·蒙特梭利进入公立小学一年级就读。
1883~86 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
1886~90 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最喜欢的学科为数学。
1890~92 以杰出成绩就读于罗马大学。
1892~96 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
1896年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3.准备阶段(1896~1906)
蒙特梭利1896 担任罗马大学附设医院―San Giovani Hospital之助理医师。
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妇女会议上,以意大利代表身份出席会议。
1897 义务担任罗马大学精神医学科临床教学之助理医生。
1898 在社林举行之教育会议上演说,并于罗马出版此演讲文《社会的不幸与科学上的新发现》。
儿子马里欧·蒙特梭利诞生。
1899 在意大利开始为期二星期的演讲旅行,演说《新女性》与《现代慈善事业:儿童与和平》,获杰出医疗服务奖。
1900 担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1901 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1902 受邀于拿坡里教育学术会议上演讲。
1904~1908 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4.启蒙阶段(1907~1909)
1907 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不久,第二所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1908 第三所儿童之家——米兰儿童之家成立。
(依据史坦丁的说法:出版意大利版《教育人类学》)
1909 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意文版。
(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
首次师资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5.拓展阶段(1910~1952)
1910 与墨西哥的修道院为地震受灾儿童成立学校。
蒙特梭利协会于罗马成立。
1911 意大利与瑞士的公立学校经政府当局认可正式采用蒙氏教学法。
巴黎成立蒙特梭利示范学校,英国也成立学校与蒙特梭利协会。
美国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设立,为安妮乔治所创办。
辞去医师工作与大学教职而全力投入其教学方法的扩展。
1912 美国麦克劳杂志以《在美国出发为题》长篇介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学法》英译本出版。
(依据史坦丁之说法《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两册出版)
1913 第一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应麦克劳杂志之邀到美国演说,与卡内基大厅发表专题演讲。
受邀至发明家爱迪生家中做客。
1914荷兰儿童之家成立。
著作《蒙特梭利手册》出版。
克伯屈出版《检视蒙特梭利系统》严厉抨击蒙特梭利教育。
1915 于洛杉矶与圣地亚哥开设训练课程。
第三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美国旧金山开课。
由美国教育协会赞助于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演讲。
巴塞罗纳成立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
1916 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开训练课程。
1917 两册《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出版。
访问荷兰,荷兰蒙特梭利协会成立。
最后一次访问美国。
1919 首次在英国开始训练课程,为期两月。
之后,每两年前往伦敦开课一次。
1922 受意大利政府任命为学校督导。
维也纳成立儿童之家。
1923 获英国达拉莫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
1924 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开设四个月的训练课程。
莫索里尼走访各国调查蒙特梭利学校蒙氏与其相遇。
1925 获意大利政府支持,蒙特梭利教育于意大利复生。
1926 前往南美洲阿根廷演讲。
阿姆斯特丹成立蒙特梭利中学。
在瑞士日内瓦的国家联盟演讲《教育与和平》。
1929 发表《宗教教育》专文。
罗马成立师资训练学院。
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在柏林成立,第一届国际蒙特梭利会议于丹麦举行,会议主题为《新教育》。
1930 罗马开始为期六个月的训练课程。
1933 莫索里尼领导之法西斯党统治意大利,下令关闭所有蒙特梭利学校。
致使蒙氏离开意大利,转而定居西班牙。
国际训练课程也于巴塞罗纳开课。
(依据史坦丁说法:《童年的秘密》出版)
1936 西班牙内战,蒙氏转往荷兰。
《童年的秘密》出版。
模范学校与训练中心于荷兰的拉兰成立。
国际蒙特梭利协会总部由柏林迁至阿姆斯特丹。
1939 在印度开设训练课程。
《大地的儿童》、《青春期及青春期之后教育的改革》、《大学的功能》等出版。
与甘地、泰戈尔会见。
1939~1946 在印度有千名以上教师接受训练。
蒙氏对婴幼儿发展产生浓厚兴趣。
1944 以《生命的前三年》为题演讲。
于锡兰举办训练班。
1946 出版《新世界的教育》一书。
1947 应意大利政府之请回罗马重组蒙特梭利协会。
返回印度策划蒙特梭利大学,但因政治混乱而中止。
伦敦蒙特梭利中心成立。
1948 《吸收性心智》、《了解你的小孩》、《发现儿童》等著作出版。
1949 (依据史坦丁说法:《吸收性心智》出版)首次在巴基斯坦开课任教讲授。
于巴黎获颁荣誉社团会员奖章。
1949~1951 连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1950 到北欧的挪威、瑞典演讲,获阿姆斯特丹大学颁赠荣誉哲学博士。
被委任在意大利佛罗伦斯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1951 第九次也是蒙氏最后一次亲自主持的国际蒙特梭利会议在伦敦举行。
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市开设训练课程。
1952 五月六日病逝于荷兰,享年八十二岁。
扩展资料:
玛利娅·蒙特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 Ancona )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小镇。
父亲亚历山德鲁 · 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
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 1896-1898),主要是治疗智障儿童。
当时意大利把智障儿童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
室内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和操作的东西;管理人员态度恶劣,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
蒙特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
通过观察和研究,她深深感到,这种医疗方法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
从此,她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
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认真研究了法国心理学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她亲自翻译他们的著作,亲手抄写,以加深理解,伊塔和塞根是19世纪训练心理缺陷儿童的著名人物。
伊塔曾在1900年对一个早年被丢弃后在森林中长大的“野孩”进行治疗,并发表了实验报告。
塞根继承了伊塔的事业,提出“生理教育法”,主张对身体有残缺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他著有《痴呆的精神治疗、保健与教育》和《痴呆及其生理治疗方法》。
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响了蒙特梭利。
她认为这就是“科学的教育学”的先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利亚·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