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ppt

    一、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它是驱动人们去完成某件事情,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出发点。

    一般情况下,动机越强,由动机所支配的行为便越发坚定,且表现出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

    而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外露在“兴趣”上。

    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以“趣”激“趣”

    鉴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趣味”的事物尤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潜在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设计巧妙且富有趣味的教学过程。

    我创设了“小导游介绍草原美丽风光与风土人情”,“写草原广告词”等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这一学习情境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激发儿童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去感悟草原的美,最后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介绍草原,使学生的兴趣一直延续下去。

    “趣”得实在,“趣”得巧妙。

    2、以“新”激“趣”

    研究表明,新鲜新奇事物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激活其“兴奋点”,少年儿童尤甚。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一句话充分阐明了“新鲜、新奇”诱发学生积极的效用。

    不难想象,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课堂怎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呢?故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新激趣,时常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就强调课堂“有趣”、“有效”。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游戏》时,我就让学生一边做着有趣的游戏(掰手腕),一边享受习作的乐趣(在语言实际运用中表达真情实感)。

    因为“新”,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完全地释放,敢于大胆的想。

    因为“新”,使儿童在快快乐乐的心境中习作。

    3、以“情”激“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只有以真诚、强烈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以情动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许多知名语文教育专家也提出“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教师的感情投入,没有感情就不能提高教学艺术。”“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要用教师的情感打动学生,这是解决教学艺术的重大前提。”“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魅力通过有声的语言传递到学生的心中。”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

    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学生虽然有接收能力,但并不一定乐意接受,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诗文都是以情铸成的,教师讲课时要情注其中,文字就不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以力量的东西了。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让学生阅读、思考,学生的心田才必定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才会更足,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事情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是以教师的情感表现深刻与否为基本条件的。

    忽视情感的传递熏陶作用,教师无情的教、学生冷漠的学,会大大降低教学的质量。

    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由此看来,教师情感投入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注入到教学中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着力引导学生积累、创新

    从教育发展的阶段来说,传统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这从2000多年前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叶。

    随着西方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教育已走向“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阶段。

    信息产业、知识经济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思维。

    于是“创新”便显得日益迫切,也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但“创新”是要有基础的,是要在原有的积累上进行的。

    离开了基础,我们的创新便成了空中楼阁。

    所以,分析两者关系应该是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更应重视这一点。

    1、积累语言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厚积”才能“薄发”,我们经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学,重视积累势在必行。

    (1)多读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系统。

    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

    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

    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

    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

    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

    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

    例如于永正老师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就将第一课时几乎全花在读上,读通,读懂,读会,读好。

    (2)说写结合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机制。

    语言文字的训练要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落实到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上。

    我执教《猫》这一课时,在教学刚满月小猫的可爱与淘气以后,运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小猫的淘气可爱、生机勃勃的多幅动态画面,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只小猫,将文章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讲述,这样,学生目睹动态的图像,耳听动听的声音,兴味盎然、声情并茂地表现出小猫的惹人喜爱,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可谓绝妙之笔。

    又如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在充分认识了内洞外洞及孔隙的特点后,教者不是就此结束全课,而是设计了这样的说写训练,“我们跟着叶爷爷玩了半天,现在就要和他老人家分手了,你不想和他说几句吗?”启发学生或赞美双龙洞,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感谢叶爷爷,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供我们学习,简述学到了什么;或告诉叶爷爷,我们的家长也有美景,我也要把家乡的美景写出来,先说后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归纳中心再不是索然无味的了。

    诚然,积累语言并非只有这些,其他的诸如多欣赏精彩片段,课外让学生多做读书笔记等均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

    2、引导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会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古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质疑的重要价值。

    的确,在“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质疑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

    A、保证质疑的时间。

    质疑既然如此重要,切不可走过场,所以,应该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B、处理好质疑的时机。

    一般上语文课堂质疑或是课始从题目处质疑;或是课中针对内容理解方面的质疑;或是课后查漏补缺性质的质疑。

    比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我们不妨让学生从课题处质疑:“怀念什么?”“秋天的怀念是什么意思?”再如学习《挑山工》一课,我们不妨抓重点句“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他。”让学生质疑:“这个它指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抓住了这些问题,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C、教给质疑的方法。

    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发问。

    所以引导学生从“不”问”到“敢问”再到“会问”还涉及到一个方法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些方法有:①从题目处质疑;②抓重点词句、关键语句质疑;③从课文中看似矛盾处质疑;④从文章前后联系上质疑;⑤从文章重复处质疑⑥从标点处质疑等等。

    总之,质疑是凸现“创新、自主”的最好手段。

    当然,质疑后要析疑、解疑。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有补益。

    (2)让学生会辩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辩论(讨论)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儿童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在辩论中主动,在辩论中创新,在辩论中提高。

    A、辩在重难点。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组织学生辩论,可起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作用。

    比如《凡卡》一课,文章最后写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凡卡做了个甜蜜的梦。

    这是作者一种委婉的写法,暗示凡卡的希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是“含泪的微笑”。

    学生不易懂。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分歧:一方认为爷爷收到了信,另一方认为爷爷收不到信,组织学生辩论,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说明。

    结果学生联系当时社会背景,联系凡卡写信封等情况来说明。

    更有一学生说:“即使爷爷收到信,也不会带他走,因为爷爷当初就是养不活凡卡,把他送到城里来的。”另一学生马上补充:“是的,这个结尾有力证明了当时社会中穷人命运的悲惨,今天我们却......”思路一经打开如泉涌......

    B、辩在疑问处。

    在课文之中看似疑问的地方组织学生辩论。

    比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第二部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陈赓说,‘我受骗了!’小红军真是骗陈赓吗?”学生在辩论时明确正是因为这个“骗”显示小红军的倔强的性格,显示他宁死也不连累别人的高尚品质。

    “骗”字不但用得准,而且用得巧。

    C、辩在恰当时。

    辩论毕竟属于一种较为高级的口头表达、思维训练的活动。

    教学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宁缺勿滥”,万万不可盲目乱用。

    三、让学生学会合作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但在引导学生在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时,有人将合作学习理解为课堂上讨论学习,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

    合作学习不仅指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探讨,也包括学生在课后与伙伴、老师、家长、同学等的交流,学生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应该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应该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如我在进行“保护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的话题作文中,首先课前把学生分组,对当地水资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A组考察当地河流情况。

    同学们发现,水面上漂浮着泡沫、塑料袋等白色漂浮物,一股股浓烈的气味相当刺鼻,河边居民区垃圾成堆。

    B组去当地环保部门采访有关的负责人,通过访谈找出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政府对此的举措。

    C组对河水受污染的危害状况进行生物实验。

    学生把五只玻璃鱼缸里分别盛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后分别倒入一小勺农药、洗衣粉、工业废水、洗洁精、洗发精,再把五条金鱼放入不同的鱼缸中,观察金鱼的存活时间。

    课上,我让学生结合调查资料,提出问题,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然后让学生针对“在环保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献计献策。

    最后学生根据调查、采访、实验、讨论、探究的情况组织成文。

    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

    要如此必然就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学习。

    一节课,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应当是这样的:保持良好的心境进入课堂;在深入学习当中,由于教师的引导得法可能会产生高昂的情绪;在此状态之下,教师、教材、学生一切完全默契,学生的情绪就会变为激情,此时,课堂上就会爆发出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在此作用下,学生学习就进入了一种“自能”的状态。

    换言之,就是“入情入境”。

    1、营造平等的参与环境

    教师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信息渠道能够保持畅通。

    教学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绿色平衡”。

    爱因斯坦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训练、夸大的权威和沽名钓誉的教育高明多少倍。

    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语文课堂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

    这样才会真正让语文课堂变成“任鸟飞”的天堂,“凭鱼跃”的大海。

    2、满足成功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期望”存在的价值。

    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期望,学生自己满怀信心,期望才有可能传递、接受、生效,在这期间成功的“情绪”体验起到了关键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擅于创设成功机会的“最佳区域”,使师生的相互期望形成合力,转为“成功”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师生就会把成功的体验与学习的愉快等同,从而去追求成功的体验,进而强化学习动机。

    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教到“我仿佛听到爸爸在呼唤和平!和平!和平!”一句时,让学生感情朗读,但学生感情平淡。

    此时,老师仍不慌不忙,创设情境。

    以录像再现“维和英雄遗体归来的场面”的情景,再让大家谈谈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

    他的牺牲是为了什么,儿子此时是什么心情?学生这才“柳暗花明”大有豁然开朗的味道,领悟到“这句话写出了一个维和战士对和平的渴望,作为儿子,怎能不理解父亲的心愿。”这样充分理解后学生再读,效果大不一样。

    上例中,老师针对难点,并不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先思后释,先放后收,先扶后放。

    遵循认知“最近发展区”的规律,结果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

    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也体味到了突破难点后的兴奋,教与学达成了默契。

    随着新课程的广泛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采取对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