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大中华诗词学会成立感赋

    一、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成立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暨诗词研究与创作座谈会2011年9月7日下午在京举行。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在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交流情感、享受艺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推动中华诗词的传承、繁荣和发展,将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诗词研究院要以推崇大家、发现和培育新人为己任,成为凝聚诗词人才的重要纽带;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以创作精品、弘扬经典为己任,成为繁荣诗词创作的重要平台;带头倡导正确的诗词评论新风,坚持尊重艺术、尊重作者、尊重读者,坚持客观公正、宽容平等、百家争鸣,成为引领诗词评论的重要窗口;把组织研究放在突出位置上,深入研究中华诗词的艺术规律,成为推动诗词研究的重要基地;广泛收集历代和当代有关中华诗词的诗作、诗集、诗评、诗注、诗论、诗史、诗刊、诗报等,成为收集诗词资料的重要文库。

    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一要坚持精品立院。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不图虚名、但求实效。二要坚持创新兴院。在诗词创作和研究上,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好地继承,才能永葆中华诗词的生命力;在办院机制上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特别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学术研究组织机制。三要坚持严谨治院。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气,尊重规律、尊重艺术,力戒浮躁、潜心研究,形成活跃、宽容的学术氛围。四要坚持团结强院。要开门办院,加强同中华诗词学会以及其他诗词、曲赋、楹联社团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新体诗、歌词、民歌、儿歌、散文诗等诗体的诗人联系与合作,并与音乐、吟诵、书法、绘画联姻,努力让中华诗词传播得更加广泛,更加具有感染力、震撼力 。

    二、中华诗词学会的介绍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5月31日,是由民政部注册登记,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国家级学会;1是以促进中华传统诗词发展,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机构。主办的会刊《中华诗词》杂志月刊,现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诗歌杂志。

    三、古典

    [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对于一个诗词的爱好者来说,能填出词、作出诗无疑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我始终认为,在一定范围的基础上,某些束缚是可以抛开的。一辆火车发明出来之后,自第一辆到现在的火车,形貌已经大不一样;飞机如今也已经有了隐形的。

    所以我认为,诗词,也可以改变旧体的模式。诗词再怎么重要,也不能老停留在几百年前吧?我也相信,时隔几百年,也不可能再出一个苏东坡,也绝不会有第二个柳永。

    事实上,发展的定律是不进则退,经过千年的引证,诗词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会比汉子更博大精深更有内涵,但可惜的是,偏是本国人,却似乎不屑自己的文字。

    在文化的前进之中,倒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事情,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傻事。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依然还在发生。

    就我个人愚见,如果有人用旧体写出一部足可与《三国演义》抗衡的小说出来,我也不会承认这部书的价值与辉煌。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做到的事情,你几百年之后再重复一遍,还在那洋洋得意,我实在觉的那是很可耻的。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

    《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我不知道这个消息会令多少人咬牙切齿,但无疑也有很多人感到欣慰。

    前后差不多等了一百几十年,才有新韵的概念出来,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但有这个概念总比没有好。

    其实也有人大叹生不逢时,因为许多古代的文人不拘一格的纵横无忌的用法也得到了今人的认可,抛却所有的格律模式,甚至韵体,依旧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是现代人,你也这样的话,就会被批判为不懂装懂,会为人不屑。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点滑头的话,你当会说:“屁,老子写的是杂诗。”可是,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沉默,然后退避。

    沉默,退避,这是普遍的现象。牧狼人先生曾与我说过这样的事情,某君“指评”他的诗是不懂装懂,我听了当即火冒三丈:“告诉他,你写的是七古、杂诗。”

    也许牧狼人的诗写的的确不好,但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弄个辉煌出来的。李白写了多少诗?全是佳作吗?在我不按格律之时弄出过许多词,很多人置评时也是不屑之极,后有位朋友一针见血为我辩白:去掉词牌名,就是他妈的诗。

    我当时要不是隔着个电脑,真想拥抱一下此君。这,才是真正的懂、也明白诗词之人。

    但是,这样的人太少。旧体诗,没有什么不好,就我认为,所谓的旧体、新体、律诗、杂诗等等乱七八糟的,完全是凭个人喜好。

    我喜欢吃辣椒,但浙江台州人不能吃辣,难道我能说他不懂吃?他喜欢吃海鲜,但是我几乎不碰这些东西,难道你能说我不懂吃?可笑至极的是,大多数人给的面子却是以自己的面子再给还自己。《中华诗词》说道: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

    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

    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我们认为,声韵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简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试行,还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希望这个《简表》能够对广大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诗坛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使用新声韵的好诗,这是我们公布这个简表的根本目的。

    我虽然对旁人的看法不予置评,也不加理会,对其他人的规范、讲究也漠不关心,不过见《中华诗词》能说出以上的理念出来,却也忍不住有点点头示意之意。这个理念是好的,至少可以将一些现代人从古代拉回来,重新做回现代人。

    其实我在想,臧克家的《有的人》有没有讲究什么?某些人回答:那是诗歌,读后感《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那诗歌是不是诗呢?既然要跟我辩论古典,那我就跟你辩论古典。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

    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

    四、中国诗词大会作文800

    201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

    一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以罕见的魅力把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吸引到电视机前,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也在荧屏内外掀起了一波波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更多的人在领略到诗词之美、诗词之趣的同时,纷纷感到自己诗词知识的匮乏,惊呼“好想再学一遍古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古典诗词,作为中文特有的一种文体,不仅是“六艺之一,群经之始”,也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必备的文化技能,更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靓丽瑰宝。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百年来,那些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诸如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当今时代,会作古体诗词的人已是凤毛麟角,用网络流行语篡改恶搞古诗词的却屡见不鲜。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也没给古诗词留下多少空间,默写古诗词在高考中只占6分比例。在此“指挥棒”下面,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落入“工具理性”陷阱之中。但不管怎样,中国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从来就没有停歇过。近年来,一些被“损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正在得以逐步修复。

    五、我想学会作诗

    小妹我现在是陕西诗词学会的会员,也将要加入中华诗词学会了。我写诗有一段时间了,写得不太好,经验谈不上,有点心得愿与同道人分享。

    我认为,学诗要多读多练。所谓常读书心中有本,勤写作笔下生花。多读就要多读经典之作,一是培养感觉,二是积累词汇典故,三是学习别人的创作方法。多练,就是要多写。刚开始时不必要在乎格律,写就是了,写得越多越好,但是必须要押韵、字数必须要准确。等写了一段时间,再去看诗词的格律方面的书籍。或者是边写边看格律也行。至于书籍,最经典是王力的《诗词格律》、孔汝煌老师的《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也是不错的教材。

    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六、中华诗词学会历任会长是谁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5月31日,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文学类学会, 是以促进中华传统诗词发展,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机构。

    其主办的会刊《中华诗词》杂志月刊,现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诗歌杂志。

    第一任会长:钱昌照

    第二任会长:周谷城

    第三任会长:孙轶青

    名誉会长:臧克家

    常务副会长: 郑伯农

    顾问:马凯张岳琦郑欣淼欧阳鹤张结杨金亭梁东周笃文段天顺

    副会长:丁国成宣奉华 赵京战 晨崧雍文华王亚平 钟振振赵焱森张福有

    星 汉 刘麒子 杨逸明武正国

    秘书长:王德虎

    会长助理: 李文朝

    副秘书长:李一信

    培训中心主任:李树喜

    七、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成立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暨诗词研究与创作座谈会2011年9月7日下午在京举行。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在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交流情感、享受艺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推动中华诗词的传承、繁荣和发展,将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诗词研究院要以推崇大家、发现和培育新人为己任,成为凝聚诗词人才的重要纽带;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以创作精品、弘扬经典为己任,成为繁荣诗词创作的重要平台;带头倡导正确的诗词评论新风,坚持尊重艺术、尊重作者、尊重读者,坚持客观公正、宽容平等、百家争鸣,成为引领诗词评论的重要窗口;把组织研究放在突出位置上,深入研究中华诗词的艺术规律,成为推动诗词研究的重要基地;广泛收集历代和当代有关中华诗词的诗作、诗集、诗评、诗注、诗论、诗史、诗刊、诗报等,成为收集诗词资料的重要文库。

    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一要坚持精品立院。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不图虚名、但求实效。二要坚持创新兴院。在诗词创作和研究上,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好地继承,才能永葆中华诗词的生命力;在办院机制上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特别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学术研究组织机制。三要坚持严谨治院。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气,尊重规律、尊重艺术,力戒浮躁、潜心研究,形成活跃、宽容的学术氛围。四要坚持团结强院。要开门办院,加强同中华诗词学会以及其他诗词、曲赋、楹联社团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新体诗、歌词、民歌、儿歌、散文诗等诗体的诗人联系与合作,并与音乐、吟诵、书法、绘画联姻,努力让中华诗词传播得更加广泛,更加具有感染力、震撼力 。

    八、古典

    [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对于一个诗词的爱好者来说,能填出词、作出诗无疑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我始终认为,在一定范围的基础上,某些束缚是可以抛开的。一辆火车发明出来之后,自第一辆到现在的火车,形貌已经大不一样;飞机如今也已经有了隐形的。

    所以我认为,诗词,也可以改变旧体的模式。诗词再怎么重要,也不能老停留在几百年前吧?我也相信,时隔几百年,也不可能再出一个苏东坡,也绝不会有第二个柳永。

    事实上,发展的定律是不进则退,经过千年的引证,诗词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会比汉子更博大精深更有内涵,但可惜的是,偏是本国人,却似乎不屑自己的文字。

    在文化的前进之中,倒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事情,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傻事。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依然还在发生。

    就我个人愚见,如果有人用旧体写出一部足可与《三国演义》抗衡的小说出来,我也不会承认这部书的价值与辉煌。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做到的事情,你几百年之后再重复一遍,还在那洋洋得意,我实在觉的那是很可耻的。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

    《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我不知道这个消息会令多少人咬牙切齿,但无疑也有很多人感到欣慰。

    前后差不多等了一百几十年,才有新韵的概念出来,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但有这个概念总比没有好。

    其实也有人大叹生不逢时,因为许多古代的文人不拘一格的纵横无忌的用法也得到了今人的认可,抛却所有的格律模式,甚至韵体,依旧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是现代人,你也这样的话,就会被批判为不懂装懂,会为人不屑。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点滑头的话,你当会说:“屁,老子写的是杂诗。”可是,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沉默,然后退避。

    沉默,退避,这是普遍的现象。牧狼人先生曾与我说过这样的事情,某君“指评”他的诗是不懂装懂,我听了当即火冒三丈:“告诉他,你写的是七古、杂诗。”

    也许牧狼人的诗写的的确不好,但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弄个辉煌出来的。李白写了多少诗?全是佳作吗?在我不按格律之时弄出过许多词,很多人置评时也是不屑之极,后有位朋友一针见血为我辩白:去掉词牌名,就是他妈的诗。

    我当时要不是隔着个电脑,真想拥抱一下此君。这,才是真正的懂、也明白诗词之人。

    但是,这样的人太少。旧体诗,没有什么不好,就我认为,所谓的旧体、新体、律诗、杂诗等等乱七八糟的,完全是凭个人喜好。

    我喜欢吃辣椒,但浙江台州人不能吃辣,难道我能说他不懂吃?他喜欢吃海鲜,但是我几乎不碰这些东西,难道你能说我不懂吃?可笑至极的是,大多数人给的面子却是以自己的面子再给还自己。《中华诗词》说道: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

    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

    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我们认为,声韵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简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试行,还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希望这个《简表》能够对广大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诗坛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使用新声韵的好诗,这是我们公布这个简表的根本目的。

    我虽然对旁人的看法不予置评,也不加理会,对其他人的规范、讲究也漠不关心,不过见《中华诗词》能说出以上的理念出来,却也忍不住有点点头示意之意。这个理念是好的,至少可以将一些现代人从古代拉回来,重新做回现代人。

    其实我在想,臧克家的《有的人》有没有讲究什么?某些人回答:那是诗歌,读后感《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那诗歌是不是诗呢?既然要跟我辩论古典,那我就跟你辩论古典。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

    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