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有关行胜于言事例

    1、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和妈妈住在坟场附近,他常常学上坟人做丧事。

    孟母后来把家搬到镇上,但邻居是一位屠夫,孟子经常模仿屠夫卖猪肉。

    后来孟母知道后,第三次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与学校为邻居。

    孟子又高兴的和学生们认真的读起书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很重要,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直接影响你的将来。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我们做人要与爱学习、品德高尚、善良的人交朋友。

    还要学孟子刻苦勤奋学习,像孟子那样,做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2、知与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原来名叫“陶知行”。

    后来,因为他认识到实践到重要性才改名“陶行知”。

    他带领学生观看钟表师傅修表后,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要想成功,不能光“知”,还必须“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1、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2、陶行知

    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陶行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