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唐朝时候的西域究竟在哪里

    西域:

    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

    唐僧玄奘和真实的“西游记”

    西行求法并留下经行记的僧人,最著名的是唐初的玄奘。

    以其西行取经为蓝本创作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使玄奘(即唐僧、唐三藏)妇孺皆知。

    而印度当代史学家曾指出,如果没有记载玄奘西行的《大唐西域记》流传至今,就没办法重建和研究印度中古史。

    玄奘不像法显,从陆上去,从海上还,他来去都是路经西域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离境西行,贞观十八年(644),负经东归。

    路经楼兰/鄯善故地,是他在西域的最后一段行程。

    扩展资料:

    地理形势:

    地理方位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特指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格尔盆地的边缘,利用从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绿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西域地区的主要农业、生活水源。

    因而该区域的国家兴旺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部分考古学家的判断,楼兰即是由于河流改道与罗布泊的迁移而灭亡的主要原因。

    同时西域地区由于地理上的因素,国家的兴衰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自11世纪以来东亚全境气候逐渐变冷,当地气候也受到强大影响,经过该地的商贸往来更乐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来进行,令西域贸易逐渐减少,各国也因此衰落。

    根据考证,公元前17世纪西域地区已出现基本的国家形态,并大夏(今阿富汗)一带的商人进行青金石贸易。

    此外,于阗(tiān,阳声)国(今中国新疆和田县附近)出产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坟茔中所发掘,说明当地在前13世纪就已经有人定居。

    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西域地区开始逐渐繁荣,西域各国利用地处东西方交往要道的地里优势逐渐发展,在西汉管辖下各国的经济文化的道德极大发展。

    西域一带在可考历史中于前5世纪左右形成国家,并开始独立发展。

    《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已有30余国分布在西域地区,故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

    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

    至汉代,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所管辖范围则已不只36国,《汉书·西域传》亦记载在前6年~5年中西域分裂为50余国。

    东汉末年,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至晋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车师等几个大国并起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西域局势再度变化,新兴的高昌国相继击败西域诸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地跨新疆大部的强国,除少数国家外西域诸国国土西迁,为中亚地区带来了繁荣的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