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初中生物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做人引导,必然会造成受教育者的畸形发展。

    德育教育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其环境是无所不在的。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并不像其他有些学科一样在教材中以文字的形式显现。

    由于其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德育内容的教育。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我们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

    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德育思想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为了在生物课的

    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必须在知识教授的明晰感上下一番工夫,但也决不能脱离现实,回避现实,进入空洞说教的旋涡。

    因此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

    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必须在知识教授的明晰感上下一番工夫,但也决不能脱离现实,回避现实,进入空洞说教的旋涡。

    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生物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

    例如:讲述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要求学生在做完实验时将鼠妇放回到大自然,教育同学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身边的生物。

    学习动物运动的形成这一节时,介绍了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的含量增多,骨的弹性小,易骨折。

    告诉同学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汽车上要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

    学习细菌、真菌、病毒这节内容时,强调它们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正确思想,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行德育思想渗透

    新的生物课程改革标准确立“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思想。

    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身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教育,培养学生博爱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定的环保观念,养成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形成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

    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

    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

    三、以尊重学生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

    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前提。

    教育活动是双向的。

    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德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我们一定要从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出发,确定哪些知识点渗透哪些德育因素,也就是说要自然渗透,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不产生逆反心理。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坐在第五排的一名叫刘静的女生突然大叫一声,并迅速逃离了自己的座位。

    全班同学立即把目光投向她,气氛十分紧张,我急切的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我从书包里拿笔时摸到一种凉冰冰的活东西,像一条蛇。”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她的书包一看,原来是一只被拴住腿的青蛙,并不是蛇。

    我心理猜测一定是刘静后面的同学潘亚男搞的恶作剧,但我并没有证据,如果我当时追查,潘亚男肯定不会承认,而其他同学就是知道内情也不愿讲出来,既解决不了问题又耽误了上课,我克制住自己的怒气,轻声的说:一只青蛙一年要吃掉一万只农业害虫,应当把他放到田野里去,是那位同学放错了地方,放到了刘静同学的书包里,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要保护青蛙。

    放学以后,我找到潘亚男,先是谈到他近期的进步,鼓励他要继续努力,然后谈到班级的情况,再转到今天生物课上发生的事情,潘亚男感觉到我对他的关心、爱护和信任,主动的承认了错误,表示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愿意向刘静同学道歉并在班级作检查。

    四、加强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强化德育渗透

    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道德范例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首先必须要考虑到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把其作为教育熏陶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美的人格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如强烈的使命感;坚强的意志;果断的办事能力;明确的判断力,对真、善、美要由衷地敬仰,对假、恶、丑要愤怒鞭挞。

    生物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所以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学生。

    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

    有的学生对说理产生反感,便需从关怀入手,致力于感化,则水滴石穿,最终导致其思想的转变。

    教师要用真诚和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因素,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思想品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